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历史遗存>出土文物 >> 正文内容

文物故事 |宋龙兴寺灰陶棺

2020年04月30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宋龙兴寺灰陶棺2013年出土于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村宋龙兴寺遗址,是佛教舍利供奉制度与中国本土棺椁墓志世俗葬理念相结合的产物,2015年被甘肃省文物局鉴定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泾川县博物馆。

灰陶棺为灰陶泥质,长45cm,棺头宽24.5cm,棺尾宽20cm,高43cm。灰陶棺整体由棺盖、棺身、棺座组成,棺身和棺座连为一体。棺盖呈半圆筒形,弧形顶,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棺身为梯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前后挡上部呈圆弧形,棺身四面装饰方格纹。棺身下有台座,台座两侧各饰壶门两个,前后各饰壶门一个,壶门内雕刻花叶。与灰陶棺一同出土于宋龙兴寺地宫的宋龙兴寺铭文方砖,同为国家一级文物。

佛教传入中国前,古印度人一般将舍利置于塔上、刹中或埋入塔基,不筑造专用的宫室,瘗埋舍利的葬具用函棺、函塔或函瓶。然而,舍利塔随着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后,很快与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与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楼阁台榭,舍利的瘗埋方式与中国本土棺椁墓志世俗葬理念相结合,也发生了变化:隋之前,大都将舍利放入石函,直接埋入塔基下的夯土之中;隋代以后塔基下开始形成石室、地宫,最初的石室是在放置舍利的石函周围用砖砌成简陋的墓室,只稍稍拓宽了空间,瘗埋舍利的石函也比以前更为精致了,且有多重函、瓶;至唐代时才出现了仿墓室的地宫,由甬道、主室等构成,而函则有多重,舍利容器则发展为银椁、金棺、玉棺等。宋龙兴寺灰陶棺正是经过了隋唐舍利瘗埋方式与中国本土棺椁墓志世俗葬理念相结合发展成熟的产物,没有了隋唐及之前多重函、银椁、金棺、玉棺等繁琐奢侈的葬具和容器,却又不失中国本土传统棺椁墓志铭的葬制传统。

灰陶棺的故事要从7年前说起。2013年初,当地村民在修建道路时,在现在大云寺东侧偶然发现一处佛教造像窖藏,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发掘,先后在这一区域共发现窖藏坑两个,共出土石、陶、泥等造像200余件,年代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时期,其中就包括灰陶棺及与灰陶棺一同出土的铭文砖、香灰盏等文物,铭文砖记载了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龙兴寺曼殊院高僧云江、智明同收诸佛舍利2000余粒并佛牙佛骨,瘗葬于本院文殊菩萨殿内。后考古工作人员在灰陶棺中清理出佛骨、佛牙、琉璃瓶等物,其中1个琉璃瓶破裂,清理出散落舍利1777粒,而巧合的是发现舍利的2013年距离瘗埋舍利的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正好1000年,可谓“千年一现”,也是继1964年大云寺地宫舍利、1969年宝宁寺舍利出土后泾川第三次出土舍利,再次显示出泾川地区佛教兴盛,传承有序,地位重要。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