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经济建设 >> 正文内容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泾川县7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9年09月28日 来源:甘肃日报 点击数:

砥砺奋进 筑梦前行 聚力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泾川

——泾川县7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大云寺。

70年风雨兼程,70年众志成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省政府、平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泾川人民凭着“与时俱进,敢为人先,持之以恒,团结奋战”的“泾川精神”,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70年砥砺奋进,70年筑梦前行。

如今的泾川,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干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泾川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筑牢生态屏障 建设绿色家园

泾川县城大景。

飞云坡头退耕还林生态林。

初秋时节,走进甘肃东大门泾川县,仿佛走进一个绿色的王国。沟壑间、山坡上、原野中到处都是满眼的绿色,人在景中,景在画中。就是这样一个生态绿色“氧吧”,谁也不会想到建国前森林覆盖率不足1%,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西北的狂风每年要从泾川的土地上剥走6毫米的黄土。

要想改变环境,只有种树。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今天,在历届泾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发展生态林业的重大决策,把林业建设始终置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咬定青山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不懈开展造林绿化“接力赛”。

特别是近年来,泾川县围绕实施全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项目,全力推进林业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坚持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参与植树造林的良好氛围。2002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泾川人的自豪》为题对泾川县生态林业建设给予全方位的报道,泾川县因此走出甘肃、走向全国。

至目前,泾川县林业用地面积110.8万亩,公益林补偿面积85.71万亩。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33.19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不足1%提高到了现在的47.33%,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先后荣获“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

党的政策惠民 泾川乡村巨变

丰收的红富士苹果。

玉都鼎恵矮化密植果园。

2006年、2009年泾川县先后被省委确定为全省一轮、二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要求,泾川县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大胆探索。

经过两轮新农村建设,泾川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塬区果品、山区草畜、川区果菜的产业布局充分释放了泾川的农业潜力,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农民生活极大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鼓擂响,泾川同全国全省一道立下脱贫攻坚的军令状,精准扶贫战役向农村的最后贫困死角发起冲锋。泾川县积极抢抓被列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的重大机遇,紧盯四大特困片带,精心实施“一号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富民产业,集中实施易地搬迁、整村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饮水等项目。全县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1.87万减少到3.79万,贫困面由37.48%缩小到8.23%。

同时,泾川县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机遇,初步探索出了产业支撑型、文化引领型、商贸带动型、生态民俗型、旅游观光型、田园体验型等“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模式,高标准建成城关凤凰、泾明白家、汭丰郑家沟、王村完颜等107个规划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环境整洁的美丽乡村。2019年4月29日,甘肃省政府正式批准泾川县退出贫困县。

如今的泾川,桑田沃野、异彩纷呈,瓜果蔬菜、苍翠葱茏,小康住宅、宏伟华丽,新型农民、笑逐颜开,美丽乡村日新月异,气象万千。

做大做强产业 实现强县富民

蔬菜园区。

红牛养殖场。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支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泾川县以市场为导向,以提质为目标,全力推动三产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从20世纪60年代的66.3∶9.3∶24.4调整到2018年的39.4∶18.5∶42.1。

特别是近年来,泾川县依托“平凉红牛”品牌优势,按照“龙头带动、大户联建、散户跟进、农合组织创办”的思路,累计建成养牛场58个,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5.98万头和3.21万头,全县牛产业增加值达到5630万元。蔬菜产业以泾汭河、红河、黑梁河川区贫困村为重点,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蔬菜规模、种植品种、生产技术、流通销售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县建成日光温室782座,塑料大棚7725座,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4.22万亩,总产量6.75万吨,总产值8100万元。

工业经济方面,全力加快煤炭、石油等资源开发,初步形成了食品饮料、轻纺建材、机械制造、能源化工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2017年全县工业企业达到9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2.9亿元,是1978年的58倍。

文化旅游方面,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优势,深入挖掘景点内涵,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扩大大云寺、王母宫、南石窟寺、田家沟等重点旅游景区规模,全力推进城关凤凰、泾明白家、汭丰郑家沟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成功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科学规划建设 提升城市品位

农村新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公里的柏油路横贯泾川县城东西,一端是县城最高的建筑政府大楼,一端是城关公社最热闹的马路集市。乡里来赶集的人,坐着一天一趟的班车颠簸到车站,在集市上交易自家的农产品。米面粮油和日常用品,还有稀罕的鲜肉。

1978年以后,整修县城解放路、泾崇路和泾灵路,柏油罩面主街道。1984年扩建完成了安定街、农林路、新建街、北新街并配套排污管道。1998年开始大规模改造和扩建,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7217人。建成了“十路四街”道路网络、“一带两区”道路和县城中心广场,县城的框架基本形成。2002年开始,启动建设城东住宅小区,为县城向东发展奠定了基础。2006年4月,根据《泾川县城总体规划》规划面积4.71平方公里,计划城北新区以商贸旅游、行政办公、文教科研为主导。同年,启动实施县城北扩(城北新区)。2010年底,县城内绿地总面积达到119.247万平方米,绿地率为21.7%,人均公共绿地5.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3.25%,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4平方米,泾川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

近年来,集中实施县城“北扩、东进、西延”工程,精心实施重点街路改造、南滨河景观大道、水源地重建、天然气输配、集中供热、人行天桥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世纪花园、星鼎花园等商住小区,城北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城东开发取得突破,城西改造提升全面拉开,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面积扩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0多倍,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4.98%,初步形成了以泾河为轴线,南北对称,合二为一的县城新格局。

推进社会事业 释放改革红利

天纤棉业生产车间。

过去的泾川农村教室多为土木结构,下雨天屋顶漏水,学生们就移动桌子避雨。冬天的教室四壁透风,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旧报纸包起麦草和废塑料,塞在屋檐下的椽眼里挡风。窗户上没玻璃,把高粱秸秆划成蔑,绷展塑料纸用鞋钉钉住。墙壁粗糙,泥片斑斑驳驳……一只灯泡像葫芦一样吊在空中,光线昏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泾川县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教育事业方面,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先后建成职教中心、泾川三中、泾川四中、第三小学、第五幼儿园等学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学前教育实现了全覆盖。医疗卫生方面,全县建成县级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机构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日常消费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老三件”到20世纪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新三件”,再到新世纪手机、电脑、汽车走入更多家庭。教育、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比重逐年上升,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向富余安康的历史性跨越。

泾川,这座曾经的西出长安第一重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确定了自己的新坐标——为人民营造更公平的发展环境,建设更美丽的宜居家园,普及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筑牢更全面的社会保障。

揆诸现实,前路在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泾川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继续以人民群众所愿所需为导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乘风破浪,笃实前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