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龙王村里产业兴

2017年05月17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走进泾川县汭丰镇龙王村,处处是热火朝天的育苗、种菜场面,让人感受到村民发展蔬菜产业的热情。

设施大棚蔬菜是这个村最具特色的亮点产业,也是农民群众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记者跟随村支书王文军来到汭河边上的蔬菜产业园,路两边今年新栽的树苗泛起了点点绿芽,一排排钢架大棚在阳光下闪着银白色的光芒,栽苗子的、浇水的、施肥的、拉运蔬菜的菜农在棚里棚外忙活着。

“走,到我的棚里看看。”王文军说。记者走进他的钢架菜棚,满眼都是绿油油的辣椒苗,三四个妇女正在栽辣椒苗。王文军说这些人是他雇来帮忙的,这棚辣椒他用有机基质育的苗,预计6月份能上市,收入现在还估计不来。前几天,他种的2棚西红柿,每棚卖了4200多元,收入还不错。

听说张玉成不但是村上的种菜大户,而且还是一位种菜能手,夫妻俩一共务了16个大棚,有西瓜、甜瓜、油菜、香菜、萝卜等。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给西瓜苗施肥。说起种西瓜来张玉成头头是道:西瓜苗子长出来后要至少留两个枝头,等到每一个头上出来7片叶子时才开始长瓜。一棚西瓜差不多510个苗,产量2500多公斤。每个棚投入七八百元,能收入6000多元。他还说,咱们本地的西瓜好吃,因为西瓜长到十成才摘,是自然熟到的,外地瓜长到七成就摘了,经过长途运输,慢慢放熟了,所以不好吃。

“那你种西瓜肯定有自己独到的经验。”记者问他。

“我种过6年西瓜,悟出了不少道道。”张玉成说,要种好西瓜主要是育好苗,而育苗的关键就是要掌握好大棚的温度。一个营养盘里有120个苗子,育得好成活率在98%。虽然在大棚里,但西瓜苗要吃小灶,要给苗盘另外搭一个80厘米高的小拱棚,晚上用棉被盖上,早上要揭开,让苗盘见光,每天还要喷一次水。等苗子长好了,气候正常再移出来种到地里。

从张玉成的大棚里出来,记者又来到张玉祥的菜棚,他笑着说:“全村唯有我种了1棚茄子,务了1000多株苗。这几天茄子上市了,价钱不错,我每天拉到菜市场销售,卖得还可以,到现在已收入3000多元了。”

“村上去年成立了龙王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发挥专业组织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作用,为龙王村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比如说合作社给菜农推广配方施肥、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菜的科技含量。龙王村目前有日光温室10座,钢架结构大拱棚56座,引进新优蔬菜品种15种,带动发展露地蔬菜200亩,人均0.2亩。”王文军说。

包村的汭丰镇副镇长张小虎介绍,围绕助农增收这一核心目标,他们和帮扶队员将蔬菜种植列入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在发展蔬菜产业中,大力推广种植生产关键技术,通过补助菜苗和肥料、土地入股等方式,鼓励贫困户发展蔬菜产业,日光温室棚均收入3万多元、大中拱棚棚均收入1万多元,蔬菜产业实实在在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