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鏖战贫困 — 泾川县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2015年07月17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引言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是希望的颜色。

  13年前的7月13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发《泾川人的自豪──记“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甘肃省泾川县》,全面反映了泾川县33万人民发扬“与时俱进、敢为人先、持之以恒、团结奋战”的泾川精神,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使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不足1%发展到39.1%。泾川人民绿化山川的业绩在《人民日报》刊出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启动,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扶贫方式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泾川人民继续发扬“与时俱进、敢为人先、持之以恒、团结奋战”的泾川精神,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赞歌。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制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这为下一步的扶贫攻坚战做出了部署,发出了动员令。

  泾川县的扶贫方式也从“大水漫灌”转向“精确滴灌”,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避免了“花架子”,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点子”。

  近日,记者走进泾川县的部分贫困村,通过采访大山深处贫困村民的感受,探寻这一新举措带来的新变化。

高崖新村

  7月10日凌晨3点,李金洲起床吃过饭后,赶往清真寺做礼拜。

  一个半小时的礼拜后,天已经亮了。他喊上同村的3个村民,驱车到邻县装饲草。“照看牛场的长期工和平时的临时工,我都在本村找。乡里乡亲的,能帮就帮一把。”

  李金洲的这一举动,正是泾川县借助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一载体,开展“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活动带来的连锁效应。

  泾川,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和其他贫困县一样,随着双联行动的开展,在泾川县农村,帮扶单位带来了资金和项目,联户干部带来了技术和思路,加快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但是,省市县乡四级干部的参与,覆盖了泾川县12.4%的特困户。怎样通过双联行动,让更多的农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得到帮助呢?

  泾川县注意到这样一个群体——从农村摸爬滚打出来的党员致富户、产业富裕户、协会带头人、民营企业家。

  “这些致富能人不但熟悉农村,还拥有着一套致富经,对身边农户情况又深入了解,帮扶就能有的放矢。”泾川县委书记李全中说。

  结合这些人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心理需求,泾川县动员号召他们在采取自愿的基础上,参与到双联行动中来,与困难党员、贫困农户、增收产业、特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在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帮助特困户脱贫、推动共同致富中实现人生价值,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双联行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在太平乡三星村,从开始的80多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60多头牛的李金洲,主动攀上了3个“穷亲戚”,鼓励他们放开手脚,跟着他干。以前只知道种地的村民兰爱保,在李金洲的帮助下,建起了牛棚,开始走上了致富路。

  “买牛犊时,老李帮着看品种、讲价钱;平日养牛时,技术上帮着操心;卖牛时,又帮着看市场行情。”兰爱保清楚地记得,前一阵子,他的8头牛,养了4个月零20天,净赚了2万多元。

  今年夏收时,连续几天的阴雨天,给小麦收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已收和未收的小麦出现发霉、长芽。

  李金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群众找到李金洲,让他一斤六毛钱收去。李金洲只说了一句话,“七毛钱,有多少要多少。”没几天,牛场旁边的仓库堆满了尽是发霉、长芽的麦子。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在“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的基础上,泾川县充分发挥农村“先富人群”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一个党员致富户帮助一个困难党员、一个产业富裕户扶持一个贫困农户、一个协会带头人壮大一项增收产业、一个民营企业家帮扶一个特困农户”为主题的“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活动,探索完善全社会参与双联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双联行动向纵深发展。

  对此,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泾川县‘四个一’互帮互助等形式,是帮扶实践中总结出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民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反应总是慢半拍。

  去年,李金洲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20多户养牛户加入抱团闯市场,免费提供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

  帮扶户肖万生最初只有2头牛。“牛养得瘦不说,也不懂市场行情,以前我就对养牛没信心。”李金洲领着他到外地搞贩运,了解牛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扶持政策,坚定他养牛的信心。“现在,我养了8头牛,年底卖上2头,就是2万元,今年就能脱掉贫困户的‘帽子’了。”

  泾川县通过把更多同一愿望、同一产业的群众吸收到专业合作组织中来,将致富能手与群众结成“帮带致富链”,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帮带,不仅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而且使单枪匹马的农民融合到产业链、流通链、要素链等各个环节,使农民由“风险增收”变成“保险增收”。

  “帮扶他人,提升自己”。借着建立合作社,李金洲说,在短期的资金瓶颈问题得到解决后,将带动村里的养牛产业规模进一步做大。

  这——就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动诠释。

  “康局长的情重得很!”见到韩广春,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

  今年60岁的韩广春,是高平镇渠刘村人。

  位于梁河川区的渠刘村,光热、水资源丰富。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地多人少,农业耕作条件优越,在以粮为纲的时期,是经济发展好的村子,不愁吃穿。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受交通条件、劳动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面的信息进不来,特色产业发展缓慢,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发展不突出。

  包括昔日有着粮仓之称的黑梁河流域以及泾汭河面山、红河流域和北部干旱山塬区,如今成为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其中黑梁河流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86户1.65万人,贫困面达66.47%。

  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泾川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可谓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

  令人庆幸的是:党和政府没有忘记这里,也没有忘记韩广春。

  双联中,作为张榜公示后的贫困户,韩广春成为省人社厅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康纯梅的联系户。

  走进韩广春的家,一台九十年代的长虹电视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包括这个沙发,都是康局长送给我的。”

  在韩广春心里,有一本时刻铭记在心头的帮扶账本:给儿子张罗介绍对象;儿子结婚捎来2000元;孙子满月送来衣服;孙子感冒住院送来1000元……“你说说,这都是给我救急啊。康局长尽管不是我亲戚,可比亲人还亲啊!”

  不仅是韩广春,在高平镇的上梁、下梁、渠刘和茜家沟4个村,省人社厅的帮扶干部职工围着农民转,帮着农民干,已成美谈佳话。

  “我们这4个村都连在一起,在大山沟里,路难走,道路不畅。省里的干部不怕路难走,来和咱结穷亲,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上梁村村主任梁永强说。2011年这4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2000元。

  如今,“铺上了这条路,我们卖菜再也不怕下雨天……”、“衬砌了渠道,蔬菜棚里浇水省事多了。”在近一天的走访里,记者随处都能听到村民说起帮扶带来的变化。

  梁小成生平第一次贷了8万元,建起日光温室,种上了西红柿和甜瓜。“种的甜瓜和西红柿去年后季卖了5000多元,今年市场行情好,2万元没问题。”通过帮扶,4个村发展蔬菜大棚100多座。

  村民韩云科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虽说电焊工干了几年,但没有技能证书,一个月也就挣个2千多元。省人社厅在高平镇举办技能培训班,当场培训、当场鉴定、当场发证。“群众积极性很高,一下子就有400多人报名参加。”高平镇纪委书记吕永亮说。现如今,拿上技能证书的韩云科,在银川的建筑工地上,一个月挣到4千多元。

  这一变化,是省人社厅实施的培训一人、输出一人、收入增加一万元的“三个一”措施带来的明显效应。

  可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才能避免“花架子”,找到脱贫的“金点子”。

  “在省人社厅的帮扶下,村子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化了路、通了自来水、建成了提灌站,还有蔬菜大棚……还是党和政府好啊。”渠刘村村支书韩勤昌很是感慨。

  群众都说党和政府好,这是扶贫干部的行动换来的,也是他们的心愿。千奖万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没有比这更令人欣慰的了。

  今年,韩广春的4亩麦子在家门口的水泥路上晾晒了一天就干了。“现在麦场都不用了,这是我们感受最深刻的方便。”

  联村单位的倾心帮扶,也让大伙看到了致富的信心,铆足劲奔小康。“领导这么帮扶我们,我们再不往前发展,以后还怎么见人啊!”韩广春说。

  通过省人社厅的双联帮扶,2014年,4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均达到18%以上。

  在泾川,随着扶贫攻坚行动的扎实推进,全县有31个村摘掉了贫困“帽子”,15.04万人实现了脱贫,贫困面由2011年的37.5%下降到2014年底的15.14%,小康实现程度由48.21%提高到53.45%。

  这——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力的重要体现。

  活了大半辈子,白广文终于撤离了祖祖辈辈居住在半山腰的窑洞。“一家八口人挤在窑洞里,干啥都要爬坡上山,艰辛得很。”

  白广文是泾明乡白家村人。1974年,就在白广文居住的山脚下出土了距今2到5万年的人类头盖骨,比北京山顶洞人早2到3万年,被中国科学院人类研究所命名为“泾川人”,亦称“泾川少女”;出土的地方——牛角沟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怀揣这样国宝的文物,躺在历史长河中沉睡的白家村,依然贫穷落后。

  村里的年轻人厌倦故土,背井离乡,长期在外打工漂泊,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一些村庄出现了女出嫁、儿入赘、门挂锁、院撂荒的萧条、荒凉、没落、颓废景象。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个世界难题。

  一个地区的贫困,一定有着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独特的地理区位,绝不是给些钱物、立些项目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

  一句话:标本兼治,本列首位。

  这是扶贫的坐标。

  如今,在扶贫开发的机遇中,这里成了令人陶醉的乡村花园,成了脱贫致富、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标杆。

  幢幢新房掩映在秀林丛中,水泥道路四通八达,田地平整而成片,其间密布着机耕道和排灌渠。

  道路两旁新建的长城墙古意十足,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在出土“泾川少女”的牛角沟沟口,广场上游人正在嬉戏打闹。沟口鱼塘池水清澈见底,不时有游客惊喜喊道“又钓了一条!”

  在村上采访时,正巧碰上搞贫困户调研摸底的乡党委书记朱银柱。说起村上的变化和发展,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是近两年实施一事一议和整村推进项目后,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精准扶贫就是要“一村一品”培育产业。白家村依托牛角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度假村。村里规划新建6个主题采摘园,已在河两面栽植桃树、核桃树、樱桃树等1000多株,对现有的400亩果园全部落实了标准化管理,去年秋季又高标准新建果园600亩。全村人均土地面积仅有1.7亩,但人均果园已达1.5亩。

  找准坐标,扶贫方能有的放矢。

  在泾川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培育富民产业、增加群众收入作为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盯果菜畜三大产业,推进适宜区全覆盖。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3714元增加到2014年的5480元,全县72.9%的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实现了稳定增收。

  围绕发展乡村旅游,白家村美丽乡村建设加速推进。村上在撂荒地、空闲地就势建成了2处休闲活动场地,硬化了村道、配套渠系,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在广场旁一处农家乐里,主人王海春正在忙着招呼庆阳来的客人。

  因距离长庆桥高速出口只有5公里,交通便捷,山川秀美,长流水不断,吸引了宁夏、陕西、四川等地的客人前来观光游玩。

  “今年五一,来这里的游客都挤爆了。平时生意也不错。”这更加坚定了王海春发展的信心。

  一些群众看到商机后,就地点在自家里搞起了农家乐,有做手工面、饸饹面的,也有卖油糕等农家风味小吃的。农忙时节下地劳动,闲了在家招揽客人,两头不误。“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不断纵深推进,乡上今年争取实施的项目资金达到了3737.6万元。我们有信心将白家村打造成户户创业、家家优美、处处和谐,宜游宜居的新农村。”朱银柱说。

  在农家乐的旁边,11孔窑洞正在加紧建设。“到时候,来的游客就有地方住,能留住人了。”村支书白宁安说。

  推进扶贫项目向贫困乡倾斜、向贫困村覆盖,助推贫困乡村的大发展。泾川县被纳入六盘山特困片区之后,省市累计安排各类扶贫资金8950万元。县上统筹整合乡村公路、安全饮水、异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3.6亿元,有效解决了贫困乡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等问题,一些贫困乡村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今年,泾川县将新增财力的20%和财政滞留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前所未有。

  我们期待,沿着精准扶贫的路子,借助各方合力的推动,泾川县2016整县脱贫、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将会是一个渐行渐近的美好现实。

  这——就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铮铮誓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