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您现在的位置:泾川网行风>>公告公示>>正文内容

大云寺启建“盂兰盆供”法会公告

广大居士、信众:

  大云寺定于农历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公历8月19日至21日)启建“盂兰盆供”法会三日。

  大云寺诚望:十方善男信女,施主檀越,光临坛场,共襄胜举。

  泾川县大云寺 谨启

  二〇一三年八月一日

  佛历二五五七年六月廿五日

  大云寺启建“盂兰盆供”法会缘起

  舍利重光逢盛世,泾州佛事今又兴。泾川大云寺坐落在出土三批佛舍利的古泾州城,在北周宝宁寺、隋代大兴国寺、唐代大云寺、宋代龙兴寺的遗址上复修。

  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改建北周宝宁寺为大兴国寺,并建舍利塔,用石函在地宫供养14枚佛祖舍利。公元690年,唐代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又改建隋大兴国寺为大云寺,颁诏制金棺、银椁、铜匣、石函、琉璃瓶组成五层套函盛装14枚佛祖舍利,并在隋代石函四周刻题铭文。于公元694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安奉于大云寺地宫。后改大云寺为龙兴寺,沿袭至明代。明洪武3年(1370年),毁于洪水。

  1964年,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农民在平田整地时发现了唐塔地宫,佛祖舍利惊现,被称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便是泾川大云寺遗址第一批出土佛祖舍利。1971年,郭沫若先生亲自鉴定了大云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银椁,评定为国宝级文物。《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定位,大云寺地宫和石函中的金棺银椁铜匣,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引入佛教,是佛教汉化的标志,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重大变革,在佛教考古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69年,在今大云寺西南方向一华里处的北周宝宁寺遗址出土慧明比丘造佛舍利石函及十余枚佛舍利。这便是泾川大云寺遗址第二批出土佛舍利。

  2012年12月,在今大云寺西南墙角又出土了280余件(组)佛像窖藏文物。2013年元月,在窖藏佛像东侧出土宋龙兴寺陶棺,内盛诸佛舍利2000余粒并佛牙及佛骨,出土的砖刻铭文记载,佛舍利由龙兴寺僧人云江、智明于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农历五月十二日)葬于文殊菩萨殿内。这便是泾川大云寺遗址第三批出土佛舍利。这次举世罕见的佛教文物及圣物历史之久、数量之多、品位之高都堪为世界之最,充分见证了古代泾川作为长安门户、京畿之地及西北佛教活动中心的历史地位。

  2013年6月19日(农历五月十二日),宋龙兴寺佛舍利安奉整一千年之日,大云寺隆重举办大云寺落成暨佛舍利安奉法会,将宋龙兴寺2000余粒佛舍利安奉在大云寺地宫之中。本次法会由平凉市佛教协会主办,泾川县佛教协会、大云寺管委会承办。法会还宣布礼聘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崆峒山佛教全山住持妙林大和尚兼任大云寺住持。此次法会盛况空前,海众云集、法喜充满,反响强烈。

  为了大开弘法利生之门,再现佛门昔日辉煌,大云寺启建“盂兰盆供”(据碑记载,早在武则天时代,大云寺即以农历七月十五日法会供养佛祖舍利为每年定例)。特定于农历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阳历8月19日至21日)启建“盂兰盆”法会三日。前两日礼诵《金光明经》,祈请护世四王,持国安邦;疆土永固、风调雨顺、人民安乐。十五日上午恭诵《盂兰盆经》,敬设盂兰盆供,超拔七世父母、历代先亡,俱生净土、同登彼岸。下午设放三大师瑜伽焰口荐亡祈福并圆满结坛。

  愿此法会之功德回向:世界和平、天泰地宁,灾障除灭,祸患不生;历劫直至现在遇难亡者脱苦超升、早生净土、生者重建家园、福慧双增、工作顺利、事业成就;常遇善缘、不逢八难;并祈宗风再振,道场兴隆、佛日增辉、正法久住。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发布人:泾川县大云寺 | 发布时间:2013-08-02  | 点击数:  
用户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