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乔玲红“求职”记

2025年07月24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3年前,身为四个孩子母亲的乔玲红,心头压着沉甸甸的愧疚——为了生计外出务工,常年缺席孩子的成长。她只能在电话里叮嘱,在夜深时思念。

仲夏时节,走进汭丰镇鸣龙服装厂宽敞明亮的车间,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乔玲红坐在缝纫机前,神情专注,指尖翻飞。

甘肃鸣龙腾飞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中午时分,她利落地收拾好工具,笑着说:“该回家给孩子们做饭了!”

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让她既能照料家庭起居,又能凭手艺增加家里的收入。这份改变的力量,正源于天津武清援建的厂房里,东西部协作播下的种子,精准浇灌着像乔玲红这样的留守妇女“顾家又增收”的希望之花。

“我每天中午要回去给孩子做饭,把他送到学校后,我再来上班,家庭和工作两不误。”乔玲红一脸幸福地说,“前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镇上鸣龙服装厂招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应聘,没想到可以在家门口上班,真的太高兴了。”

如今的乔玲红凭借自己过硬的缝纫技术已成为该厂的“扛把子”,她的月工资从开始的3000元拿到了现在的12000元,成了厂里的“明星”,也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乔玲红口中的鸣龙服装厂,其发展得益于东西部协作的春风。2019年,随着东西部协作工作的深入开展,泾川县通过“春风行动”招商引资在汭丰镇引入甘肃鸣龙腾飞服饰有限公司。

甘肃鸣龙腾飞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校服

公司负责人谭鸣龙介绍说,“六年以来,我们吸纳留守妇女约260人,考虑到她们需要照顾孩子、老人和农忙,我们实行灵活的工作时间,早上送走孩子即可上班,中午孩子快放学时回家做饭,送完孩子再回来工作,忙时晚上也加班。我们在城区还设了两个加工点,方便那些需要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不便出门但又想赚钱的妇女。”

据了解,甘肃鸣龙腾飞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服装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服装企业,公司采取“政府+企业+车间+农户”的运营模式,主要生产学生校服、运动服、工装服,日产量300余件,年产量达10万件。目前,镇内53名妇女与车间签订了劳务合同。公司实行“弹性管理”和按劳分配的计件工资制,月工资最高可达1.2万元,最低约3700元,有效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做到了照顾家庭、农业生产与务工增收“三不误”。

工人正包装生产的校服

乡村要振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东西协作帮扶以来,武清区和泾川县联合举办“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网络云招聘”3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武清区落实帮扶资金1524.06万元,建成就业车间6个,开展技能培训0.5万人次,输转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8万人次。

一针一线,缝出幸福图景;一趟一岗,铺就致富通途。津甘东西部协作,以就业帮扶为针、岗位输送为线,精准穿引泾川大地。这跨越山海的携手,正托举千家安稳,为乡村振兴编织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