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见成效

2014年01月15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近年来,泾川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在促进教育公平、增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等探出了新路子,高考成绩连续稳居全市前列,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一是强化政府责任,统筹义教均衡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坚持每年召开一至两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和议教会,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陇上教育强县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政策措施,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联系学校制度。增加教育投入。依法落实义务教育经费,2010至2012年,县财政用于教育的资金投入达到8.84亿元,预算内教育拨款年均增长率达到17.5%,占财政支出30%以上。从2013年开始,在原有每年“5个20万”的基础上,每年安排“3个100万”教育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支持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措办民生实事。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事业;在争资立项、工程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尽心竭力为教育办实事;在调整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供应时,优先保障教育用地;在确定人员编制时,对专任教师及工勤人员缺编情况及时进行补充,有效保证师资队伍数量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二是加强教育管理,促进质量持续提升。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学校现代化管理制度,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全面推行“双500分”教育教学综合考核,努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坚持从狠抓教学常规制度的落实入手,建立了完整的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和督导制度。发挥教育督导职能。全面落实好《教育督导条例》,狠抓督学队伍建设,发挥督导职能,提高督导效益。完善督学责任区建设,建立四级督导体系,积极开展开展专项督导、随访督导和综合督导,教育督导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和常态化。努力提升教学质量。2013年全县高考重点本科上线278人,上线率9.9%,普通本科及以上上线 754人,上线率26.8%,高考上线人数、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全县初中毕业会考五科合格率70%;小学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达到75%以上,全县各级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取得进步。

  三是推进人事改革,师资配置趋于优化。狠抓教师配备。通过公开招考、外部引进、大学生支教等途径,累计补充教师1615名,教师队伍数量不断壮大;通过差额推荐、初始提名、竞争上岗等方式,积极开展公开选拔任用校长试点,探索校长任期目标责任机制,校长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突出教师培训。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切实加强教师培养,采取外出学习、挂职轮训、远程培养、置换培养、交流任教、举办论坛等多种方式,累计培训教师3.2万人(次)、中小学校长和教育管理人员800多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强化教师管理。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全面推行以竞争上岗、优绩先聘、高职低聘、脱岗待聘、解聘分流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全员聘任制度,先后有89名中小学教师落聘分流。促进均衡发展。积极推行教师动态管理,通过“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挂职”等双向互动方式,加大优质师资城乡交流,有效促进了师资配置的基本均衡。建立偏远山区学校初中毕业生升入优质高中的名额分配和保送制度,维护教育公平,引导学生合理择校,促进生源均衡。

  四是实施均衡发展工程,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投入资金2.4亿元,实施校舍维修改造项目80个,全县乡(镇)中学、中心小学新建改造面达到94.1%,村级小学新建改造面达到53.8%。重点实施了特教学校、泾川三中、泾川四中等一批重大项目,累计新建校舍建筑面积14.07万平方米。实施教学器材配套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新建标准理、生、化实验室78个,小学科学标准化实验室85个,配备音体美器材653280件(套)、图书27.2万册,装配各类教学仪器设备232多件(套),升级改造理、生、化、地实验室113个,新建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33个,装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56个,各类学校音乐、体育、美术教学器材及卫生器材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统一采取企业配餐供应方式,采用“牛奶+鸡蛋+副食品”的捆绑供应模式,全县204所(含教学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28625名学生全部享受了营养加餐。实施校车安全工程。加强对重点路段和校园周边道路的巡查,从严从重整治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非法运营车辆运送学生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采取依托公共客运购买校车服务的方式,为太平中学、黑河小学以及泾川四中的303名农村寄宿生开通周末接送专线,县级财政补贴校车运营专项经费4.38万元。

  五是加大控辍保学,切实提高两基水平。依法控辍。采取广播、电视、专题培训等形式,切实加大《义务教育法》宣传,让每一名家长明确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是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严格就业准入,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对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得进行待业登记,不得提供就业条件;加大劳动监察,对非法招收童工的企业,严肃给予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2012年至今共劝返外出打工儿童少年139人。行政控辍。每学期开学时,对未按时报名入校的学生,采取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办法,组织乡村干部逐个进行劝返,2011年共劝返辍学学生233人。扶贫控辍。对因灾、因病等原因造成辍学的儿童少年,通过民政、卫生部门给予及时救助,安排团委、妇联等组织发动社会捐助,近三年对623名学生落实了大病救助和社会资助,落实救助、资助资金21.8万元。情感控辍。对单亲学生、留守儿童,学校、村组定期家访,亲戚、邻居主动联系,多方加强情感沟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这些学生能够留得住、学得好,有效预防了辍学现象发生,两基各项指标持续保持在国检标准之上。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