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果务出好“钱”景
“彩虹果园务得好,猪养得好。”在泾川县玉都镇李胡村,说起村委委员、妇代会主任程彩虹,大家伙赞不绝口。
在李胡村,程彩虹是打破“栽果树不如种庄稼”这一陈旧观念、大面积栽植果树的第一人。早在2004年玉都镇李胡村实施第一批果园规模化建设时,“大部分群众认识不到位、保粮思想严重,普遍存在栽了果树断了口粮的后顾之忧,甚至出现不配合、抵抗果树栽植。”村支书王天银告诉记者,当时的工作很难开展。
而在程彩虹看来,“靠着几亩地,辛辛苦苦忙一年,到头来收入不了几个钱,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相信政府的决策。”她顶着家人的反对,将家里6亩地全部栽上了苹果树。“果树刚栽上,镇上指导在果园套种了洋芋,收入不但没有减而且比往年还高一些。”几年后,她家的果园丰产,“平均一亩收入都在一万多元呢!”靠果树富起来的程彩虹,修起了小康屋,购置了新家具,这让村里人格外羡慕。
左邻右舍纷纷找程彩虹“取经”,请教务果的收入和种植技术。程彩虹总会不厌其烦地给每一个来找她的人算收入账:“一年种庄稼,一亩平均收入800元。果树栽进去种不了庄稼,但在挂果前能套种豆子、洋芋,每年一亩收入还是能保持在800元左右。挂果后技术跟得上、务做得好,一亩收入1万元是不成问题的。”
“一个人富起来不算富,大家富起来我才高兴。”在程彩虹的带动下,通过几年努力,如今的李胡村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果园、户户有产业的发展目标,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
跟别的村子一样,李胡村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外出务工,产业管理缺组织、果园管护缺劳力,程彩虹充分发挥妇代会主任职责,成立了留守妇女互助组,由她担任组长,并制定互助小组工作日程表,分组、逐户、逐阶段开展果树的修剪、施肥,套袋等日常管理工作。
“这几年大伙也都接受了,村上果园发展的势头很好,销路更不用愁。”王天银说。记者了解到,2010年村上牵头成立了李胡村金元果品合作社,程彩虹和村委会一班人一起努力,衔接客商,签订合同,为果品销售提供信息和出路。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