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历史遗存>古遗址 >> 正文内容

泾州古城西城墙有关问题的再调查

2012年08月12日 来源:原创 点击数:

  2012年7月27日,国家文物局、铁路部门来人对西平铁路穿越泾州古城问题进行调查。据悉,有专家认为:泾州古城城墙遗迹明显,为古城遗址无疑。但对挖坏古城西城墙的事实持否定态度,认为铁路施工中挖开的豁口夯土层不明显,这一段没有城墙遗迹。为此我应泾川县广电文体局邀请于2012年7月30日上午赴古城西墙铁路施工现场再次进行考察,同行者有文体局李晓金局长、县博物馆史义民馆长、副馆长及馆员数人。

  首先对施工现场做了仔细的观察,并在史义民馆长的带领下对现场南北城墙遗址进行了观察,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西城墙从施工现场以北开始向南延申二百余米,连续不断。很早以前就有众多农户倚城墙修建庄基,在这些庄基的院落、窑洞中均有夯土层暴露。虽在修建庄基时有所破坏,但仍可以看出城墙连贯系统的整体。有一农户的一孔窑洞已经穿透了城墙。从这个断面上看城墙为上窄下宽,坡降约10:1。结合院内残迹看城墙的厚度在五至八米以上。夯土层的厚度大多数为10厘米左右,最薄的8厘米,最厚的达15厘米。土质很不一,多为常见的黄土,有些含较多的钙质结核(料姜石),有些含较多的灰土。

  二、施工中在西城墙墙体上使用大型挖掘工具开挖一个宽约10多米的豁口,豁口中的这段城墙已被基本挖光。大量的城墙土堆起了一条长约100多米,宽约10米、厚约 1—2米的土梁(铁路路基)。没有运走的余土中仍有很多夯土土块,最大的一块宽约60厘米,厚约40厘米,一部分埋于土中,出露的一面平如棹面,上面布满夯窝,明显为园头夯打成。一块长约40、宽约30、厚约10厘米的土块,成板块状,两面平整,一面布满下凹的夯窝,一面为突起的夯窝印模。夯窝直径约8厘米,可以看出园夯的实际大小约15厘米左右。有些土块,自然裂开,可看到三、四个夯层。这众多的夯土块依然散落在施工现场的土堆中。

  三、豁口以北被挖坏的城墙上夯土层依然清晰可见,黄土夯层由于土质相同,层次不太分明,但很多条细小的水平裂纹仍然显示夯土的本来面目。如果沿着裂缝清理都可以修出平整的夯层平面。

  现场呈现的各种迹象表明:

  1、古城西墙是一条连续的较为完整的城墙,由于筑墙时取土环境的不同,土质有所差别。由于供土情况的差别,夯层厚度也不完全一致。这些在古代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较落后的情况下是很正常的。夯层明显与否,与夯层暴露在表面的时间有直接关系,暴露早的经风吹日晒、雨淋、层与层结合处被浸蚀风化而凹陷,看起来清晰可见。新挖开的层与层之间结合比较紧密,看起来不太清晰,这是很自然的。

  2、施工开挖的豁口正是古城西城墙的墙体。开挖处城墙夯土已基本挖完,墙土已被垫成路基。余土中的夯土块是城墙的一部分。施工挖断城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3、有人说这一段是天然土崖。天然黄土,一般无明显的层理结构,在较厚的黄土层中可以看到棱柱状的垂直节理,不可能呈水平层理。其实分辩夯土层与天然土层对于考古工作者应该说是常识性的问题,我觉得没有争论的必要。

  淤泥层是每发现一场大的洪水后,低洼的地方积留下较多的含泥沙的水沉淀后形成水平面状的沉积物。其主要成份是细沙和粉沙,底部有的有很薄的一层小沙粒,它和夯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在大面积的地层中存在淤泥层,说明在那个时期发生过一次很大的洪水灾害。2006年12月,陇东学院张多勇教授考察水泉寺泾州古城的过程中,就在距西城50多米的地方发现一处“高6.14米的文化层剖面、发现有五个文化层有水形成纹理的土层和磨园的卵石分开”,说明“水泉寺遗址先先后后五次被洪水淹没。今见西城墙外明显高于城内5---7米、一定为洪水逐年淤积,使西城外的地势逐年增高所致。”如果把城墙夯土当作淤泥,那就是说每一层夯土代表一次大的水患,我没有数过有多少夯层,如果平均按12厘米厚计算,7米高的墙就应有约60个夯层,一层代表一次水患,就是60多次水患。从仰韶文化时期到近代5000年时间发生五次大水患,每千年一次都令人发悚,如果把城墙算成汉代,那么在2000年间发生60多次水患,平均30多年一次那还了的。那泾州古城还能在历史上存在下来吗?

  淤泥层和夯土层的区别也应属常识性问题,应该没有争论的必要。

  建议,文物主管部门、把施工现场上从“土崖”上挖下的“土块”收藏一部分,陈列在博物馆的展厅中,供现在和以后人进行鉴别观赏评论。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