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名胜景点>其它名胜景点 >> 正文内容

北石窟寺:麦田里的佛像

2012年02月19日 来源:甘肃网 点击数:

  北石窟寺因与其南45公里处同时代开凿的泾川南石窟寺相对应而得名,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的覆钟山下,蒲河与茹河交汇处之东岸二级阶地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兴盛于唐宋,清末废弃,从创建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甘肃东部早期最大的一座佛教石窟遗存。寺院坐东面西,平面南北长150米,东西宽40米。有窟龛的黄砂岩崖体高20米,南北长120米。除此而外,北石窟寺还包括其南1.5公里处的石崖东台石窟、花鸨崖石窟、石道坡石窟和其北1.5公里处的楼底村石窟(简称北一号窟),南北延续3公里。现存有编号的窟龛308个。

  北石窟寺在陇东辽阔的董志塬西面。董志塬有着全世界最厚的黄土层。

  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京官出身的泾州刺史奚康生为逢迎出生于临泾的虔诚佛事的胡太后开凿佛窟北石窟寺。

  覆钟山相传为周穆王登临之山。周穆王是位颇富传奇色彩的帝王,《列子·周穆王》记载:“穆王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瑶,王和之,其辞哀焉。”穆天子让造父驾车,诸侯国进献八匹神马,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

  泾川瑶池不远,西王母已率众仙女来迎了吧。设宴款待,两人诗词相和。“其辞哀焉”,依依惜别之情可闻。《史记》则说穆天子“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北石窟寺前面,茹河与蒲河交汇,从崖下哗哗流过,仿佛项间的一根银链子。窟群骤然出现,背后群山环抱,气象雄伟。

  说起陇东石窟就不能不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奚康生,从北魏永平二年(509)开始,奚康生在所管辖的泾州同时开凿了南北石窟。

  “奚康生,河南洛阳人。其祖先为代人,世为部落大人。”奚康生家族本姓达奚,北魏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姓氏改革,于是达奚氏变成了奚氏,籍贯也相应地变成了中原洛阳。

  奚康生年少时就以勇猛著称,能开十石强弓。梁将徐济率军犯境,奚康生击擒之。梁将听说他能开强弓,特地做了长8尺的两把大弓和粗如长笛的箭送给他。奚康生当众用其平射,尚有余力,观者都很惊异。射箭中的平射有效射程非常近,使对手猝不及防,甚至连盾挡都来不及。

  奚康生十几岁便开始从军,一直做到封疆大吏,担任过泾州、相州等四州刺史,是一位战功赫赫的武将。 奚康生在泾州大规模开凿佛窟,此时是公元509年4月。四月八日是浴佛节,也是祭青苗日。挑选这样一个日子,真是不容易。周祖不窋在董志塬教民稼穑,种下第一麦粒。唱戏宰牲祭祀,四月初八,人们敲锣打鼓去麦田祭青苗。队伍由挂在长竿上的幡和纸鸢前导,人们手执白色小三角旗,绕田游走。传说中麦王诞辰日的青苗祭实质上是一种集体驱虫仪式。麦苗青青,北石窟寺雕凿的声音传得很远。

  北石窟寺规模最大的165窟就是奚康生所开凿。方形窟门,开明窗,窟里住着七位佛,分别是毗婆尸、尸弃、毗舍浮、拘留孙、俱那含牟尼、迦叶、释迦牟尼,修炼时念诵七佛名号,“观七佛者当勤精进”。七位佛均为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直鼻厚唇,长颈窄肩,形体修长。佛内着僧祇支,胸前束带打结,外着袈裟,下着裙,衣纹细细密密,石窟门开处吹一股风来衣袂便会随风飘动。

  西壁南侧靠近窟门,普贤菩萨骑白象而来。白象听佛经长大,温和顺从。菩萨身后,一尊弟子双手捧如意宝珠,半跪着侍奉。菩萨用如意降智慧,白象且停下脚步吧。

  西壁北侧靠近窟门处雕阿修罗王。阿修罗梵文翻译过来叫“无端正”。无端正自然长相丑陋,且好斗。三头四臂的阿修罗一手擎日,一手举月,一手持金刚杵,一手握降摩杵。忙碌的阿修罗非神、非鬼、非人。阿修罗不可一世的气势排山倒海而来,更像一位无往而不胜的将军。

  可惜窟顶部四周转角处和四壁的浮雕多已风化。尚能看清西南壁角上方雕刻有飞天,俨然一壮汉乘凉的模样,飞天一路飞到唐朝,将军解甲,四野安定,方有了千娇百媚。

  丝带飘飘,北石窟寺唐朝造像窟龛最多,有198个,窟顶,飞天挽了衣袂,正绕窟而飞。佛慢慢变得丰腴,盛世的佛和人都有着富足的美。

  北魏开窟共34个,其中165窟便为北魏时期所开,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尊天王像。护法天王身着铠甲,面容威严,佛经中的天王是重要的护法神,守护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位尚且可安天下,何况有四位乎?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