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旅游文化 >> 正文内容

留住濒于消散的平凉民间记忆

2011年05月11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pic_20.jpg

   “今天的年轻人,还记得多少首自己家乡的民歌呢?还记得多少个爷爷奶奶曾百听不厌的民间故事呢?”这是一位平凉文化工作者的追问。正是为了抢救遗存和散落在民间甚至行将湮没的大量民间文化精品,使平凉民间文化得到保护传承并发扬光大,也是为了把一些将要失去的记忆、工艺技术和技法保存下来,传给后人,由平凉市文化出版局组织力量编纂出版《平凉民间文化瑰宝》一书。

   留住濒于消散的民间记忆

   ———《平凉民间文化瑰宝》出版前后

   50万字的《平凉民间文化瑰宝》,近日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在平凉文化史上,这是把民间文化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进行整理编纂,标志着由劳动大众创造和发展起来、活跃在平凉民间的民间文化,登上了平凉文化艺术的“殿堂”,成为了平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凝结文化人的理想和智慧

   《平凉民间文化瑰宝》一书是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由市文化出版局组织专门力量、历时两年编纂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方面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工程。

   全书主要分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方言、传统戏剧、曲艺、竞技与游艺、民俗、民间饮食、传统手工技艺、生活常识、传统医药等12大类83项500多个小项,约50万字,并配300余幅照片,全面反映了平凉民间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平凉历史悠久,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为了使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全面系统地保护传承、发扬光大,平凉市文化出版局组织力量,从2005年开始,对全市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县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数据库。面对博大的文化遗产史料,市文化出版局决定编辑、出版《平凉民间文化瑰宝》,本着“求同存异、保持其知识性、增强其趣味性和艺术性”的原则,从2009年普查形成的一百多万字的非遗资料中综合整理,筛选提炼,反复修改,几易其稿,于今年3月完稿。编写过程中,还参考了20世纪80年代编写的《十大文艺集成》和各县区地方志及近年编写的《平凉史话全集》。

   编纂工作得到了平凉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市委书记马世忠,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先后对编纂的基本原则、框架结构、辑录内容等作出了重要批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奉真,副市长曹复兴、李生发等也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编纂工作同时得到了国家文化部有关领导以及省文化厅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欣然为该书题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国家非遗保护中心专家刘锡诚为该书作序,省文化厅厅长邵明为该书题词,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梁世俊为该书的编纂提供了帮助。

   民间文化流传在民间,代代口传心授,人在艺在,人亡艺亡,如不尽快挖掘整理,一旦失传,其损失将永远无法弥补。参与编纂的有关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足迹遍及乡村及城市厂矿,进行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记录、整理、研究,收集了超过100万字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珍贵的手抄本、资料本及录音、图片资料。这部精美的图书凝结了他们的理想、情感和汗水。这之中,有的人为收集资料,一趟趟往返于城市和乡村;有的人在采风的山道上腿部受伤;有的人身患疾病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有的人为给消失了的民间技艺配上插图,不断地揣摩,不断地求教,直到所绘的插图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为了让该书更趋厚重和完美,还多次举办研讨会,召集有关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两年的努力,这部全面反映我市戏曲、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状况的图书,终于问世,向平凉人民献上了一份厚礼。

   无形遗产成为有形财富

   平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是平凉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最古老而又最鲜活的文艺形式,是平凉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结晶,是平凉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平凉民间文化如何衍生发展起来的?有哪些样式和种类?现在的状况如何……翻开厚重的《平凉民间文化瑰宝》,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

   “民间文学”这一章节里荟萃了流传在平凉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寓言、歌谣、谚语等,共358篇(首);“民间美术”章节里记录了每种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美术的绘制、制作方法,每个种类均配有精美的插图;“民间舞蹈”章节里不仅记录了每个舞蹈节目(或舞种)的动作、音乐、场记、服饰、道具,还涵盖了每个舞蹈的历史演变、风格特色、有关传说等所有相关内容……

   这是一个繁杂而浩大的工程,它第一次将平凉地区几千年来散落在民间的无形的精神遗产,变为有形的文化财富,为研究平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系统、丰富、可靠的资料;它第一次全面地反映了平凉数千年优秀民俗文化成果,深刻地揭示了民俗文化的发展规律、审美观念、欣赏习俗,为繁荣文艺创作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如刘锡诚在序中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华夏文明演进的记录,也是向世界展示地域文化新貌的名片。《平凉民间文化瑰宝》的出版,不仅是西北高原民族融合中形成的陇文化的一大成果,也必将对继续传承、弘扬和宣传平凉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些口传心授世代相袭的民族文化瑰宝,永远伴随着平凉美丽的身影,在世界多元文化的百花园中独放异彩。”

   相关链接

   平凉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自2005年启动以来,有一些重点项目已经初见成效。2005年至2010年,平凉市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个,其中有华亭曲子戏、泾河西王母信俗、庄浪高抬;成功申报省级保护项目21个,即平凉春官说诗、平凉剪纸、平凉纸织画、崆峒派武术、春官歌演唱、崆峒笑谈、李天套中医骨伤治疗技艺、灵台灯盏头戏,皇甫谧针灸术、灵台木偶戏、灵台唢呐、崇信陇东民歌、山梁走唱、顶灯说唱、华亭打乐架、安口陶瓷制作技艺、庄浪马尾编荷包、南湖曲子戏、静宁阿阳民歌、打花鞭、静宁烧鸡制作技艺。康和等35人被公布为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编辑出版了《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平凉小曲子戏》剧种志、《华亭曲子戏》剧种志、《庄浪南湖眉户》、《灵台灯盏头》、《崆峒笑谈戏本》、《崇信民歌》、《平凉民间文化瑰宝》等“非遗”史料14部,发行1.5万余册。抢救和保护民间民俗文化,成为专家和民众相结合的文化行动。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