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省媒聚焦】古风乡韵白家村

2024年11月30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因出土“泾川人”化石而闻名,该村以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展示为核心,将古人类遗产与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群山叠翠,云系山腰。初冬,一批批的研学团队走进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家村牛角沟遗址,探寻5万年前“泾川少女”的秘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白家村牛角沟一带发现的一个人类头盖骨,揭开了一段神秘的历史。后经鉴定,这个头盖骨是约5万年前的蒙古人种,女性,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阶段的化石,是泾河流域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泾川人”,证明早在5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牛角沟遗址展馆内,导游忙得不亦乐乎,兴致昂扬地给游客讲述“泾川人”发掘的过程。

徜徉在白家村内,如画的风光与朴拙的牛角沟遗址展馆、白家民俗农耕馆一同迎接八方来客,一泓碧水串起文旅康养区、小康民俗住宅区、特色小吃区、生态养生园、产业发展园、亲水游乐园、生态采摘园等文旅项目。定位鲜明、特色突出、培育到位,白家村依托古人类遗产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精心塑造着“山水白家”文旅品牌,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稳步走出自己的“长红”文旅路。

牛角沟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理白宁安说:“发展乡村旅游,要不断打造新亮点、新景点、新看点,持续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具有陇东风情的窑洞里品罐罐茶、看茶艺表演、写书法;在林下的农旅蔬菜产业园观光、采摘……该公司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康养”发展模式,推动森林康养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科普研学、大健康产业等有效结合,满足市民康养体验需求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凭借人文资源和自然禀赋,白家村还举办了中国·泾川李商隐诗歌研讨暨第七届蟠桃诗会诗歌创作采风活动,“畅游醉美乡村·悦动山水白家”“筑梦和美乡村·舞动健康生活”等系列乡村旅游主题活动,为乡村旅游发展聚拢了“人气”“财气”。“在抖音上看到有牛角沟这个地方,我们带着老人和小朋友过来游玩,进来之后有山有水,老人心情舒畅,小朋友也玩得挺好,体验感特别棒,这里真像是梦里乡村,希望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来。”来自庆阳市西峰区的游客李来来说。

文旅融合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村容村貌的“大变样”。松柏、雪松、金叶复叶槭等苗木肆意生长,让村庄愈显清新美丽;碧波池边上围起篱笆围栏,点缀得当、古朴美观;户户门前满目金黄,玉米囤连在一起,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个有山有水、有景有韵的文旅融合示范村庄正在崛起,一幕幕“有颜值、有产业、有福祉”的生活场景正在上演——山水白家村,逐梦新的未来。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