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名胜景点>王母宫景区 >> 正文内容

张怀群:泾川回山西王母大殿与瑶池金母殿的关系

2016年04月08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泾川回山西王母大殿与瑶池金母殿的关系

  妇孺老幼,高层布衣,农民工和博士后,2009年来到西王母祖庙,都下意识爆出一声询问:

  “一座山上怎么有两座西王母庙?”

  “一山有两神?“

  “一神有两面?”

  “一家有两个母亲?”

  “瑶池金母不就是西王母?西王母不就是王母娘娘!”

  西王母叫瑶池金母,是一回事,怎么还单独修瑶池金母庙?

  经理会的同仁,特别是我,不等众人问,就要回答。

  学者、实习生、田野调查的大学生们,问得很有学术味:

  “西王母和瑶池金母是什么关系?”

  我答:

  “源与流的关系!”

  “……”

  “西王母是源,瑶池金母是流。”

  “源远而流长。”

  “西王母早得多,在三皇五帝之先。回山西王母祖庙,在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就有了。瑶池金母迟一些,泾川回山是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9年)记载有金母庙的”。

  当时,泾川是直隶州,甘肃省在全省开展了地理普查,实际是乡村、人口、林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乡镇建设、学校、水利、旅游景区的普查,还有庙宇、古建筑、古文化遗产现状的普查。现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的《甘肃省泾州直隶州地理调查表》中,赫然记载着普查成果,这是省府主持的一项官方调查,构架很简单,用表格形式,调查结果只有48页,是知州杨炳荣亲自主持审定报送的。该表记载:纸坊湾庄,庄东有瑶池金母庙。纸坊湾出土过造纸作坊工具和遗址,清代以前,是存在了上千年的造纸作坊,因此叫纸坊湾。现在50岁以上的泾川人熟知该村名,当地人无人不知。该村又叫瑶池沟,上世纪70年代叫延风村,延风之名至今耳熟能详。90年代,复原了瑶池村名,再未沿用纸坊湾。

  杨炳荣奉甘肃省令,对泾州地理(城乡街道、镇、村名、方向位置、村镇距离、户数、人口、寺院宫庙、桥、水井、古树、泉、学校等)做了全面调查,以全省统一格式,在一张表上填写,逐页盖“泾州直隶州”方印之后呈甘肃省。这是一次难得的社会调查,也是泾川历史上最全面的一次官方地理调查,实际是社会调查,其中的镇名,村名,可谓泾川古代地名大全,承载者泾川厚重的历史人文和自然信息,而村名、镇名的大部分至今仍在使用,一部分略改后也在使用。按各村相邻的方向位置,大体还能推论出当年的村在今日行政区划中的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而对寺庙宫观逐一登记之后,其规模是很大的,足以证明泾川是西王母(道教)、佛教圣地之一。

  记载原文是:“纸坊湾庄(在州西北杨柳湾正北),村内有五圣祠一宇,庄东有瑶池金母殿一宇,井二口,回山一座,内有无量殿、文昌宫、高媒寺各一宇。”

  纸坊湾庄东有瑶池金母庙,庄东应在今瑶池内,庄在瑶池之南山麓,沟以北是庙产,无居民居住,现在汭河川道和半山的人家,都是近几十年依河道增地和山上庙地而修造农舍的。

  2007年6月,泾川来了甘肃省图书馆的六、七位年轻人,他们运作“流动书站”的送书下乡工程,对业绩优秀的县图书馆,免费提供几万册图书。在此活动中,我把已出版的十几部图书捆扎起来赠送给甘肃省图书馆。在吃饭当中,向一英俊的小伙子问:
“省图书馆里有《泾州直隶州地理调查表》,能给我一份复印件吗?”

  知道这部文献的信息块10年了,总无空闲去省图书馆亲眼一阅,小伙子立即回答:“好像有,是杨炳荣的吗?”

  “是!”

  他们回到省城不久,就把该书复印出来,直接寄给我。原来这是用墨线打格,用小楷毛笔一格一格填写内容,其字就是价值很高的书法。我估计,调查表当时最多写了三份,呈省上一份,州存一份,知州存一份。但现在只有省上这一份了。地方志上找不到任何痕迹。

  有了瑶池金母庙存在过的历史记载,对瑶池金母的考证就有了物质依据,心中是踏实的。瑶池金母,目前正兴盛于台湾,相当的西王母庙,都叫慈惠堂,也叫金母庙、金母宫、圣母宫,宫内塑像,多是金母,全称瑶池金母。

  从1990年起,台胞来泾川寻根,是泾川碑刻记载称西王母,大陆专家、官方文献称学名西王母,台湾同胞来到泾川也就随口称西王母,在台湾实际上称母娘,金母。

  西王母庙、瑶池金母庙同时存在台湾宝岛的城镇街巷、村落、家庭,既在闹市街道的米店、修车店之邻,也在名山之上,更在现代多层高楼民居的某一层的客厅里,金母信仰无处不在。

  西王母渊源很远,其中包含西王母的神格,也就是她承担的为民造福的职责,可以说,她掌握着人间全部的福祸,“司天之厉及五残”,“有五刑残杀之气”,从字面上看,很恐怖、森严、冷清,还有寒意、寒气,更有不圆满,有刑律之意等,加上虎齿豹尾、蓬发戴胜、善啸、半人半兽的形象,西王母离民生太远了,离温馨、热梦、艺术、男女痴情水火不相容。实质是,西王母掌管着善与恶的准则,上天给地面安排的非常天气,比如罕见的冰雹、霜冻、大雪、暴雨、狂风之类,还有干旱;瘟疫是不能根绝的大灾,古代说有的地方人全死于瘟疫,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洪水、猛兽,出没无常,是远古人类过不了的大劫。文明发轫,社会秩序初创,人中间少不了有恶人、坏人,作恶多端,杀人放火,奸淫盗窃,骗钱害命的人是按人口比例存在的。刑法就自然产生,严惩恶人,才有善的土壤,善良人才有幸福。

  面对如此原始的生存环境,人们对大自然是不可捉摸的,只能敬畏,敬而远之,但突然发生在身边的天灾谁也无法避免。日积成月,月积成年,年积成上百年,经历、实践和规律,被记忆力过人者和智慧过人者用脑子记了下来,他们发现,风调雨顺多,干旱洪水之年少,是有规律的。当人们善良忠厚,勤劳生产,就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太平日子能过上好多年。物余生闲,闲生罪恶,不仁不义的人出现,就产生小恶,到大恶,到一个部落杀戮其他部落,占地盘,当酋长,霸占民女,太平日子被蹂躏,这时往往伴随着暴雨、暴雪。当极端气候肆虐之后,人们平顺了,平心了,生活又逐渐复原到美满。但在局部地域,小气候不正常,极端气候时而光临,爆发无法医治的病,称瘟疫,一小地方的人不治而亡,瘟疫一日传染百里,很快蔓延到大片地域。面对瘟疫,人们束手无策,避之不及,整村落、整部落的人落荒而逃。

  谁能掌握这个规律呢?是西王母。西王母穿戴着虎齿豹尾的面具、章服,也就是大巫师的行头。早期原始部落首领治理国土与民生,靠巫术,巫术能断善恶之界,能奖惩,能预测,最现实的实用价值还是能治理人的心境,让人们的大脑保持冷静、清醒,培植定力,不要慌乱。镇定之下,疼痛可以减轻,这就是精神决定人的行动,意志关系生存方式选择。人要生存,劳动是根本,凡勤劳的人,身体健壮,发育全面,聪明优秀;作恶的人打乱了生活规律,身体出现大的问题,遇上自然灾害和瘟疫,肯定免疫力低,抵抗力差,首当其冲是瘟疫的惩罚者。而遗传基因是早就存在的,勤劳善良人家遗传着圆满的基因,一代比一代优秀;恶劣品质之人遗传着劣迹劣行,一代比一代糟糕,直到无人丁延续。如此原始的生活秩序,周而复始,左右着生命秩序。

  道教出现后,用其学说解释世界万物和人的生命起因,是阴阳二气化生万物,阴包含夜晚、月亮、女性,有孕育、生长、新陈代谢、恢复体能、再生产等内容;阳包含白昼、太阳、男子,有播种、生产、收割、创造、再生产等内容。阴阳二气是生命哲学的代名词,是人生之谶。这是把大自然很朴素地划分为两大板块,人和万事万物永远在阴阳交替之中生产、生长、休息,这就是生与死、死与生、弱与强、小与大的循环。西王母在阴阳五行中,位居西方,白虎是西方方位和民族图腾符号,在金木水火土中属金,实是主掌西华至妙之气;东王公主掌东,属木,龙是东部方位和民族图腾符号,东王公主掌东华至真之气。

  阴阳二气,至真、至妙之气,西王母、东王公之气。阴阳二气,自然力的代名词。说到生命、生活,能具体到空气,现在仅说空气中的氧气,当你捏紧鼻子,闭上嘴巴,五分钟不到,人会窒息死亡。而说水是生命之源、之本,但人三天不喝一滴水,不至于毙命。那么,气真正是从有了人类到人类登上月球的历史长河中,生命最不可须臾离开的。而生命的基因,靠五谷补充能量而延续,没有氧气,五谷是不可生长的,人生下地,沐浴着阳光,饱吸氧气,弱小成强大。

  西王母不仅主宰生命的出现与消失,对洪水、猛兽、瘟疫、疾病还有掌控之力,顶礼膜拜自然力的代表西王母,按道家经典讲的道理去做人,就是崇敬了西王母,就有大富大贵,因为不违反自然规律和生命秩序。反之,走向衰败,如此而已。

  道教兴起之前,西王母主掌着一切生杀大权。道教兴起之后,西王母主掌着一半乾坤,即一半自然力,一半生命,其魅力更为清晰。

  而气候变暖,环境恶化之后,表现是阳盛阴衰,阳光太多,干旱太多,暴风太多,生态缺少绿色,和风细雨渐少,干旱不可抗拒,沙尘暴如期而至,人们对西王母代表的自然力更加推崇至至高无上了。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