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问道崆峒】黄土地上的四合院——泾川地坑窑洞

2015年07月29日 来源:新华网甘肃频道 点击数:

  在中国西北陇东黄土高原,千百年被黄土风沙冲刷而形成的沟壑区,在蜿蜒广袤的泾河流域,有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人们普遍采用远古时期穴居的生存方式,并逐渐演变成黄土地文化的一部分生存场景。

  它古老质朴,它隐秘安全,它经济实惠,它冬暖夏凉,它成为黄土地文化的奇葩。让人羡慕,让人留恋,更让人着迷,它带着不可忘记的历史走来,它带着智慧和文明延续,是黄土地人民创造的窑洞文化一部分,被誉为千年的文化符号,黄土地上的四合院,受到海内外人们的关注。

  它就是黄土窑,它就是黄土地之摇篮:地坑四合院。黄土窑洞有各种形式,有明庄,有半明半暗,有地坑窑洞。这些窑洞千百年来庇护着黄土地上的人们休养生息,生老病死,世代沿续。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落伍,但是我们有必要认识它,记录它,传承它。

  今天我们走进最具有典型特征的地坑窑洞,用镜头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地坑窑洞全貌

   1.穴居之根

  远古时代的西王母发祥地泾川县,华夏母系氏族社会,人们普遍崇尚穴居,安全又经济,所以延续下来就是后来的窑洞。

  泾川地处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千百年来聪明智慧的人民群众,充分利用黄土高原土层厚土质坚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依山开穴,庄心置宅,取土为墙,建成了既安全又经济实惠的地坑窑洞。黄土窑建筑具有工序简单,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耐久防震、安全隐蔽等优点,尤其地坑窑洞是黄土窑在窑洞中的佼佼者,独显黄土穴居的优势,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但是,由于现代科技文明的进步,这种居住形式终因费时费力,行动不便等劣势被砖瓦,楼房等代替,但其独特的魅力又值得我们研究,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历史遗产的精彩篇章。

  地坑窑洞尤其反映了先民穴居的特点,生产力低下而价格低廉的优势。据考证窑洞的发现要追溯到远古农耕时期,距今约5000年历史。一度是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比较普遍的一种民居形式。

  在平原地带,无山崖的情况下,就地取材,于平地开一长方大坑,长宽各数十米,深约六米以上,占地3分左右一般三面开窑,窑洞一般高在四米左右宽3.5到4.5米之间,一面开一斜上巷道,成为人上下出入之路,俗称“洞子”或“夯道”。虽然没有建筑师,但这种建筑非常科学,为了防止下雨,水灌入窑洞,在地坑院中间都挖有一至两个渗坑,一般有七八米深,井口直径一米左右,底层铺有50公分厚的炉渣,供存渗雨水之用,顶上用柴草覆盖,防止儿童玩耍跌入。为了防止地炕院四周的积水流入院内,四周都砌有栏马墙,栏马墙的另一个作用是防止有儿童掉人地坑院内。为了防止雨水渗漏,窑顶还要在雨天后碾压平整同时村民们还可当作晾晒粮食的“场”,夏天碾麦晒麦都在上面,这种庄子多为原区建筑,相对来说整庄整地,易遭水灾,但优势是不易发现,且相对建房造价低廉,容易被人接受且结实耐用。现代社会受砖混结构的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地坑院被闲置、废弃,留存的越来越少,主要是一些家庭较为困难的农户或残疾老人还在居住。其好处是冬暖夏凉,造价相对较低,缺点是阴凉潮湿,通风不畅,采光差,出入不便,卫生条件受限。

  地坑式窑洞与地面连接的地方打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轱辘圆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也是一个发明创造。

  窑洞内场景

  2.功能齐备

  地坑窑洞的功能不同,自然用途不一。

  窑洞一般是单数,正面子是三只或五只,加上两侧的窑洞就是5到7只。中窑一般是最中央的窑洞,是厨窑,正对门洞,这是家里妇女儿童一般住宿的地方,不是内亲不会让你进入,“锅头连炕,烟筒朝上”,这是对厨窑的最佳写照。做饭和烧炕在一道工序里完成,既经济又实惠。右边的窑洞是客窑,它的功能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客厅,平常是老人或者家长居住的,来客时一般用来接待客人住宿或宴请客人的窑洞。所以它的陈设一般都要豪华一些,干净一些,讲究一些。某种程度代表一个家庭的就是面貌,一个家庭的贫穷富裕程度,在这里凸现无疑。有什么值钱的家什一般在这里摆放,有什么好的东西在这里展出。卫生环境这里是最好的,也是主人准备的客房,如果你要住宿一定是这里。左边的窑洞是下一代年轻人住的,再有就是偏窑或是装粮食的窑洞,或是放农具的窑洞,一般在比较偏的方向,最不起眼或者在对面更隐秘的窑洞就是茅厕了。再有就是一个牲口窑,用来养耕牛的。农民家庭没有多少家什,简单而一目了然。过来过去不是一把粮食,就是一些农具,或者一些衣物,坛坛罐罐,都不值钱,因为贫穷所以家底就这么个情况,最值钱就是有个缝纫机或者自行车、摩托,一般都是秃子头上啬明摆着呢。没有遮拦的必要。这些都体现了陇东人的朴实和憨厚的个性,没有粉饰,没有遮拦,没有伪装,活得随意,活的坦荡。形成了陇东人满足现状的农耕文化穴居的生存特征。

  地坑窑洞场景

  3.生活场景

  窑洞内的农民

  有位诗人这样说:吃在睡的地方,睡在吃的地方。就是说的窑洞。

  从生到死,陇东人都在这里度过。

  一声啼哭,诞生了一个生命。生命的印记从此和黄土窑有了血肉联系。不管你将来能走出多远,或者永远在黄土地生存,黄土窑是你最大最可靠最忠实的保护伞。

  一首古乐响,一个新的家庭在黄土窑组建。红色的窗花是祝福,也是希冀,生活的甜蜜从此开启,不管生活如何艰辛,黄土地的接力棒从此传递。黄土窑是港湾,也是驿站,黄土窑都是见证者。

  两杆喇叭如泣如诉,哀哀怨怨,白天不懂夜的黑,白天白地,一个活生生的人完成了他的使命,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黄土窑,是否情愿,黄土窑永远是他的牵挂,所以年头节余,在门口都要施舍饭菜,燃起香火,让回家的先人进门歇歇脚,看看家,他才放心离去。黄土地生活的人最重情义,也最孝道。

  过年是农人最看重的节日。从腊八一过就开始盘算年怎么过?先说扫窑,要把每个窑洞彻底打扫一遍,然后磨面,做豆腐,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杀猪、宰羊,去集市采购年货,一个丰盛的年在心中酝酿。(写对联,请门神,做饭的生活场景。一家人在一起过年的场景,穿新衣、散年钱、磕头、敬酒、猜拳等。

  娶媳妇,过白事的场景。

  迎客、送客的场景。

  孩子上学、放学回家、做作业的镜头。

  女人做针线、缝缝补补的镜头。

  在院里干农活、铡草、喂牲口、担水、喂鸡等生活场景。)

  农民在窑洞内用风箱做饭

  院子虽小,容得天地;窑洞不大,装得下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这就是一个质朴、地道的农家生活。

  那么到底挖这样一个地坑庄子需要多少工序和价钱呢?我们找到了一位过去曾经挖过窑洞的老窑匠,请他给我们说说:

  先要选好地形,请阴阳先生用罗盘定位,焚香敬神,讨个吉利,选定黄道吉日才能动工。

  然后组织人力挖掘。当然安全一定要注意的。

  窑洞挖好后,要等窑孔个个都干到,然后才能安门窗,选好日子搬进去。当然敬神是必不可少的。

  周围群众亲戚朋友都要来攘院,庆祝喜迁新居,热闹劲就像过事一样对待。

  从此,一个崭新的农家生活就立刻拉开序幕。一个崭新的庄子就屹立在村子里,成为一个农庄的成员。

  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城市化的推进,窑洞文化已逐渐走向衰落,地炕窑洞将会成为历史,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永久的记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