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古今之缘 >> 正文内容

贾兰坡院士在平凉泾川

2015年06月02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1974年10月6日中午时分,我正在泾川泾明公社后河村和农民一起劳动(那时我正在那里当驻队干部),突然副支书史有连急忽忽地跑来对我说,公社来人了,要我马上回公社去!看他着急的样子好像事情很紧急。我便直接从地里跑到公路上,然后快步向西(公社方向)走去。后河离公社二十多里路,那时每天早上只有一倘西峰到平凉的往返班车,错过时节,再无车可乘,步行最少也得两个多小时。那时候后河队里只有一辆自行车,从没有给人借过,所以步行是最好的办法,当时也没有手表,走到几时算几时。以往我们都是步行的,不过有事须提前通知,有时公社通知笫二天早七点开会,较远的队干部就要在鸡叫前后起床上路,迟到了要挨批判。这次突然要我立即赶回公社实在是强人所难。

  我只能加快步伐往前奔,紧一阵.慢一阵,才走到蔡家咀己经气喘心跳,汗流夹背,前面还有多一半的路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走完。正在着急,迎面来的一辆绿色吉普车突然在我身边停下,车上下来一位公社干事和我的老朋友张映文,他们赶紧把我拉上车调头就跑,张映文给我简单介绍了情况,我才放下心来。不多时到了公社门口,只见很多穿着非凡的人们在那里等候。公社书记韩鸿玉见我下车大声笑着迎上前来说,你把啥宝贝拾下了,引来了这么多的领导!张映文给我逐一介绍了所有来人。其中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卫奇教授,省文化厅文物处汪毅处长.省博物馆吴怡汝馆长.省考古队张学正队长,省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谢骏义.平凉地区文化处陈邦杰处长和文物干部张映文。我一听这些头衔真有些手足无措,手抖心跳,再加上满身汗水和破旧的衣鞋活像一个贫穷的农夫,和这些人一一握手,真不知心里是什么滋味。简短的寒喧之后,来人们急着要看我捡到的宝物,我便打开宿舍的门,从办公桌下的地上拿出三块破石头来,交给张映文,这时大家一齐聚拢在他身边,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宝贝?公社的几位领导一看异口同声的说;”我当是什么宝贝,原来是几块破石头!”接着哈哈大笑。只有那些文物部门的人默不着声,等待贾老和卫奇的反映。贾老把其中一块较大的石头拿在手中边看边指着上面的疤痕对卫奇说;”非常典型,人工打击痕迹非常清楚!还有这层厚厚的钙质结核层(石皮),应该是旧石器没有问题!”接着又看了另外两个石片,都认为是人工打制的石器。贾老问;”你是怎么认出它们是石器的?”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书上看的!”便脱口而出。贾老笑了笑说;”这些石头都不是自然破碎的,是人有意打出来的!这是石头和石器的根本区别。”其实我也正是这样检回这些石头的,贾老要我领他们去看捡到石器的地点,公社领导非常支持,便决定从公社门前过河,到苏家河再想办法去白家大队。谁知昨天刚下过一场暴雨,河水暴涨,大水退去后,河滩到处都是淤泥,车子刚到河边就被陷在了淤泥中,公社领导叫来了农机站的拖拉机方才把吉普车拖出烂泥坑,后来只好沿公路到吊堡子,然后淌水过河,不能下水的叫了农民背过河去,我当时也背了一人过了河,步行约一里路便到了白家东沟,在沟口不远处的沙砾层中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我找到了一枚三趾马牙,贾老认为地层比较古老不是出石器的地层,我便带他们到东沟东岸的牛角沟出石器的灰绿黄色地层出露的地方,贾老仔细察看后很肯定地说;这里应该是出石器的地层,今后多关注这个地方,有可能发现更多的石器,还有发现人类化石的可能。他还仔察看了周围的地形地貌,脸上不时留露出微笑,他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将来一定会有重大发现。经过一个多小时考察完毕,又沿着来路返回公社。这时己是下午三点左右,人们已经精疲力尽,饥肠漉漉。那时公社没有饭店和食堂,公社机关只有一个大灶,每人按定量交粮票和火食费才能吃上饭,为了不使上面来的人感到寒掺,公社领导早作了准备,让人到下面的大队里拉了一只羊,做了平凉人比较喜欢吃的羊肉泡馍,据后耒来知情人透露,上面来的人对这顿饭很满意,那时生活困难时期虽己经过去,但要吃到这样新鲜的羊肉还是很难遇到的。

贾兰坡院士

  当天他们返回平凉,我应邀随车同行,在地区文化馆借宿一晚,次曰10月7曰地委宣传部给张映文和我各发了一张到地委礼堂听报告的票,上午9时准时入场,当时的礼堂不太大,里面摆满了能坐四五人的木质长条靠背椅,前排几张条桌,桌上铺着绿色毛毯,放几个茶杯。听众己来了不少,我们找了一个稍靠前面的位置坐了下来,不一会坐位己满,贾老在地区领导的倍同下进入会场,陈邦杰简要介绍了贾老的情况和这次来平凉的目的,然后由贾老作报告,由于那时没有扩音设备,没有主席台,稍后一点的人连贾老看也看不见,也听不清楚。当时第一排坐的人很少,我们就跑到第一排的边上坐下,这样一来即能听清也能看见。贾老从什么是旧石器讲起,讲了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意义及世界和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概况。在讲到这次来甘肃的目的时他说;”关于甘肃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除了1920年桑志华在庆阳县北发现有一块石核及几件石片外,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并未见到这方面的文章发表,仍以桑志华地点为代表,可以说在祖国的大西北部,在旧石器遗址分布图上是一片空白。甘肃地区之所以重要,为文化向西,向北交流起着桥梁的作用。最近在庆阳地区除了桑志华的地点外,又发现了四处地点,所发现的材料,远远超过了过去。并且在泾川县泾河左岸郝白大队东沟的沟口上和平凉县以西崆峒公社泾河上游崆峒山的路边台地上,刘玉林.张映文.王毅同志都曾找到了打制石器,这说明了在这一带旧石器时代遗物是相当丰富的,无论是对古生物的研究或旧石器时代考古都是值得进一步工作的地方”。贾老的讲话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我们鼓舞很大,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笫二次见贾老是1982年10月17日,我拿着后来被定为”泾川人”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和被定为”平凉古菱齿象”的象牙化石去北京见贾老的,那天贾老正好在办公室里,他看到我送来的标本非常高兴,当我自我介绍后,贾老马上站起来和我握手说,好多年不见了,听说你搞的很不错,我绩不小。他仔细看了头骨标本后说;就是它,就是人化石!马上叫来工作人员把化石拿去重新粘结修复,又当着卫奇的面安排了研究事宜,最后让卫奇领我到各研究室去参观。这次我亲眼看到了”元谋人”牙齿和和县猿人头盖骨化石,并得到允许拿到手中进行了观察这是我一生中又一次最大的幸运。次曰我去了周口店参观了”北京猿人”出土地”北京猿人洞”和那里陈列的全国各地发现的人类化石复制品。这次北京之行使我在人类科学的殿堂里扫视了一番,开阔了视野增长了不少见识,使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

  贾兰坡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笫三世界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藉院士(称为三院士)。他在地质学.古生物学.考古学.古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他的平凉之行对平凉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后所取得的各项成绩都与贾老的关怀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我们怀念贾老,贾老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