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泾川
视频
图片
导航
搜索
时事
社会
写艺
特产
名吃
时尚
娱乐
财经
房产
供求
商家
职场
教育
笑话
民俗文化
公告
留言
IT 技术
软件
论坛
泾州名胜
历史遗存
招商推介
友情连接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欢迎您:游客!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风格
恢复默认设置
|
展区
文件集浏览
图片集浏览
Flash浏览
音乐集浏览
电影集浏览
|
搜索
泾川论坛
→
娱乐休闲
→
灌水专区
→ “要员”为何退下来后才敢“直言”?
新的主题
投票帖
交易帖
小字报
下一主题 >>
<< 上一主题
共有
7762
人关注过本帖
树形
打印
复制链接
主题:“要员”为何退下来后才敢“直言”?
hola.ng
小
大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
161
积分:1296
威望:
355
精华:0
注册:
2006/7/1 16:27:04
“要员”为何退下来后才敢“直言”?
Post By:2006/8/25 10:43:34 [
显示全部帖子
]
8月11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就党政干部任期、交流、回避等三项规定中一些人们关心的问题,专访了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其中,张全景说:“我有一个看法,现在中国政治上的一大弊端是官多为患”。并例举,“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个乃至上千个地厅级干部,一个县几十个县级干部,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过。更何况一个省、市除省长、市长外,还有八九个副职,每个人再配上秘书,个别的还有助理。解放初期,一般就是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县长,或加一个副职,甚至没有副职,现在讲克服官僚主义,减少事务,减少应酬,就这么一种体制,怎么克服,怎么减少?现在这么多人既增加了开支成本,又滋长了官僚主义。”
采访中,张原部长对记者的提问,回答得可谓中肯,亦可谓语重心长。应该说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几个法规性文件,再次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制度保证,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视角。但是,如何扭转“官多为患”局面,如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应该还是任重而道远。正如张原部长所言,事实上,由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构筑的制度基本上是健全的,但如果束之高阁,就成了一纸空文。比如选拔干部的条例、规定都有,但是落实不好。现在有些地方的“一把手”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经常用的一个词是“当班长”,其实这是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书记要当好‘班长’,这只是一个比方”。现在把后面的“比方”忘了。现在的许多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干部问题。
从张原部长的这一番“直言”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6月12日说过的话,教育本来就是公共产品,中国绝对不能按照市场经济办教育,“发展教育只能靠政府,政府就得花钱”。但是,令人深思的是,我们的那些政府“要员”们在当初在任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说出这一番番振聋发聩的“直言”来?为什么大权在握的时候不说,而到了退下来后才“直言不讳”呢?难道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还是其他什么问题?作为小老百姓的我们,是无法妄自猜度的。但至少暴露了一点,党内敢于“实话实说”的同志实在是太少了,“说真话”、“办实事”的氛围实在是太淡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应该说,党内的很多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而是这么多年来由于抓落实的力度不够,使得很多原本是浅层次的问题逐渐变成了一个个难以革除的“毒瘤”。加之,我们的很多“官员”有着一种“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使得惩处变得越来越弱,使得问题变得越来越深,也为“破冰”改革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障碍。
当前,党内缺少的不是健全的制度,而是健全的干部;缺少的不是“破冰”的机器,而是“破冰”的勇气;缺少的不是说大话、说狠话的官员,而是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氛围;可怕的不是存在问题,而是不敢正面问题乃至解决问题。
与其退下来后才说,为何不在任时就说;与其问题出来了再“亡羊补牢”,为何不谋划在先,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愿,我们的每一位同志在为两位老领导的“直言”叫好的同时,能够对照并反省自己,“我说实话了吗?我办实事了吗?”
下一主题 >>
<< 上一主题
关于我们 |
RSS2.0
|
Xhtml无图版
|
Xslt无图版
|
网友留言
|
网址收录
|
网站首页
www.0933.biz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2
0933
.Biz
hola_ng@139.com 本站通用名:网行风 页面执行时间 00.15625 秒, 6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