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论坛泾川专区人文泾川 → ──泾川佛教文化圣地遗产录


  共有5865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泾川佛教文化圣地遗产录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1234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89 积分:5566 威望:1349 精华:2 注册:2006/6/24 8:32:38
──泾川佛教文化圣地遗产录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25 10:33:53 [只看该作者]

一、 定 位<DIV>  泾川一县出土了北周、大周两个朝代的两个舍利塔基、两批佛舍利、两套石函、铜匣,一套金棺银椁,全中国罕见,可谓“世界之最”。
    泾川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石窟寺和王母宫石窟寺为代表的泾河川百里石窟长廊,窟龛达512个(黑、红、河川还待普查),其占地面积超过了敦煌。其中400多个禅窟、僧房窟、仓库窟、僧房窟附设禅窟,与敦煌北区窟类同。
    百里石窟长廊中,有400多个兰若(僧房窟)形成群落,极为珍稀,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之地的见证,也有“石窟之祖”的价值。
    泾川存有“南石窟寺之碑”、“敕赐嵩显禅寺碑记”(拓片)等北魏二碑,其书法价值有世无第二之地位。
    有“镇海寺忽必烈圣旨八思巴文碑”,八思巴是西藏归于中国凉州会谈的西藏代表萨班之侄,也是会谈的见证人,其用所创八思巴文字所书圣旨与碑刻幸存泾川,是各族人民大团结、宗教信仰自由和健康进步的标志,其地位亦天下无二。
    有西秦文昭王父子所藏的鎏金铜佛和“归义侯印”,既是鲜卑族信仰佛教的见证,也是泾川出土的最早的佛教遗存。
    有12位帝王旨意诏令泾川弘布佛教文化,即西秦文昭王父子藏鎏金铜佛;北魏宣武帝为追思舅姑诏封高猛及长乐公主,高氏感报建寺宣武帝敕赐嵩显禅寺;北魏孝明帝、灵太后助南石窟、王母宫石窟开建并在竣工后回故乡朝拜省亲;隋文帝杨坚下《立舍利塔诏》在全国建12座舍利塔,泾州大兴国寺塔为其一,并给泾州分发佛舍利;武则天敕令建造泾州大云寺发现隋藏舍利遂造金银棺及塔供奉;唐宣宗李忱敕建高公佛堂;宋赵匡胤过泾州龙马寺;宋真宗赵恒敕建解脱禅院;元世祖忽必烈颁圣旨保护泾州镇海寺;元成宗铁木尔敕建水泉禅寺;明孝宗朱佑樘敕建水泉禅寺。
    有10位泾州(古泾州、安定辖域)籍高僧载入《高僧传》。
    有十六国时著名僧人、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弟子僧肇、仲道温、竺佛念驻泾州的历史。
    有大云寺地宫、镇海寺、嵩显寺、宝宁寺等32处寺院遗址,有南石窟顶北魏浮雕塔、王母宫石窟北魏白象驮3塔、罗汉洞石窟浮雕塔;有金大安铁钟(万余斤)及铭文载弘益大师及泾州僧正、僧判、主僧、会道院主僧、库主僧、讲经论和沙门等僧侣主要轨制及法名法号。
    有郭沫若、柬埔寨宾努亲王、宋平、耿飚、钱伟长等名人视察、鉴定泾川佛教遗存的史实。
    有泾川“金银棺”30多年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珍贵文物在数十个国家展出的记录。
    有《魏书》、《北史》、《资治通鉴》、《金石萃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泾川佛教遗存的记载评价:泾川金银棺出土是1964年中国考古大事之一,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并以泾川舍利棺为代表性塔基精印彩图。
    泾川佛教文化遗存总量达1500多处(件),其历史之久、规模之大、品位之高足以证明泾川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地”之一,是国内罕见的佛教文化圣地。
二、遗 产
    (一)佛舍利(2个舍利塔基2批佛舍利)
   1.北周比丘舍利函(铜匣1,石函1,舍利颇多,1969 年出土于水泉寺毗邻的兰家山村的宝宁寺遗址,该舍利塔基名“比丘舍利函”,比大云寺函早100多年,北周遗物,与大云寺函形状大体相同,匣、椁、棺均为铜质)。
    2.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金棺、银椁、铜匣、石函、琉璃瓶各1,舍利14粒,1964年
出土于城关镇水泉寺村)。
    (二)泾河川百里石窟长廊
  百里石窟长廊西起泾川县城西北魏王母宫石窟寺,东至泾明乡东北盖郭村太山寺石窟寺之间,凡百里泾河两岸石崖,现存窟龛512个,其占地面积、石窟数量、佛寺规模,均已超过敦煌。现存石窟寺5处(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寺、罗汉洞石窟寺、丈八寺、太山寺);有造像的窟龛35个;有造像436尊; 普查论文1篇(2万余字 );丈量、勘查形成的绘图1本;石窟位置及窟内造像、壁画、雕塑彩绘、窟群内自然景观照片 233幅;绘制窟群山势走向风景图卷7.22m,重点遗存有:
    1.北魏南石窟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泾川温泉以北,北魏永平三年(510)奚康生为胡太后庆功而造,西至温泉开发区上蒋家沟村凤凰沟,东至丈八寺石窟寺,东西距离约20里,大小石窟龛196个,精华洞窟有以7米高的7身立佛造像为主体的001号7佛大窟,004号“华严三圣”窟,141号、210号中心园柱“支提”窟。
    2.王母宫石窟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母宫山下,北魏建造(与胡太后有关),古有“千佛洞”之称;以中心塔柱分三层开龛造像和4白象驮4塔为特点,保存较好。
    3.罗汉洞石窟寺,西至霍家沟口千佛嘴,东至韩家沟,东西距离约4里,254个大小窟中,以“千佛嘴”与清霄洞为最,该洞内外尚存高大造像石胎和洞内残存壁画、泥塑彩绘高浮雕壁塑、壁题等,356号─405号,253─280号的诸多窟龛设计奇巧、选址险要、结构复杂且神秘,如自然“小麦积山”。
    4.丈八寺石窟寺,两个窟群,以“丈八大佛窟”为主的10个窟和其水沟内的7个僧房窟连为一体。现存一丈八尺高大佛和二身协侍菩萨造像等。
    5.太山寺石窟寺,西至白家大桥西侧,东至泾明宋家旧石器遗址西端,东西距离约20里,43个洞窟,重点洞窟有最西端的210号7佛窟和东端252号18罗汉窟及个别僧房窟。
    6.倒吊金(经)塔石窟群:有早期造像窟和支提窟(中心圆柱,即倒吊金(经)塔)为特征。开凿年代待考。
    7.400多个僧房窟(兰若)群落分列长廊中,其设计巧妙,结构合理,以二、三个至几十个不等为一群落,内部互通,有较严密防御功能,个别除居室外,还有水井、仓库、经堂、走廊、壁橱、东司(卫生间)等。此为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中最具独有特色和价值的遗存;有专家说,敦煌有此遗存,此外极罕见,开凿年代待考。
    8.中心圆柱窟:125号和192号中心圆柱窟,疑是西印度佛教初期造窟中创造的“支提窟”(即塔庙、塔堂窟 )在泾川的再现,它不同于新疆克孜尔和河西等地的中心圆柱造像窟。
佛教创立初期,并不造做佛像,僧尼们以脚印、莲花、菩提树、佛塔为偶象,遵循释迦的教诲,只信奉教义,认为佛是神圣的和超人的,佛的形象不是一般人可随意造做的,随意造做佛像,是对佛的不敬和渎犯。泾川泾河北岸的两个中心圆柱窟,可能就是佛教初入泾川时,依照西印度以佛塔为偶象的无造像的“支提窟”。以此两处“支提窟”为中心,逐渐在其周围开凿了许多较小的兰若(僧房窟、即毗诃罗窟)。这种符合佛教石窟形制的建筑,对后来佛教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的建制,莫不发端于此。
    9.南石窟寺西200米,半山腰雕凿一头戴宝冠的大佛头,是一处明显的半途而废之工程。
    10.罗汉洞杏树湾、吃水泉等地的秘密洞窟群,有上下层之分的竖井式洞窟,内部互通,都具有严密的防御和攻击功能。
    11.蒋家桥头近60个僧房窟,与上述第10条中洞窟有同工异曲之妙,且此处的洞窟较第10条中洞窟规模更大、更规范。
    12.因河床淤积,现埋于泾河河床淤泥下的洞窟,初步推测有几十个。
    13.境内距泾河川道10公里的黑河川道有石窟数十个,尚未普查。另有红河川、讷丰川
和全县沟崖下是否有窟,还待普查。
   (三)佛教寺院
   1.百里石窟长廊中的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寺、丈八寺石窟寺、罗汉洞石窟寺、太山寺石窟寺。
    2.古安定城和今城区至清代有上寺(准提寺),下寺(毗卢寺),城南高峰寺有北魏嵩显禅寺、唐高公佛堂,山脚下有萧寺(嵩麓寺)、准提庵、永庆寺、观音阁,泾河北岸有水泉禅寺(即镇海寺、华严海印寺,位于古安定城共国遗址,现存山门、地皮、古柏等遗产。数代碑文和元八思巴文碑今存,咏其古诗文现存颇多,史志中多有记载,是名贯古今的著名佛寺。)宝宁寺、大兴国寺、大云寺、太阳寺、崇山寺、山寺等佛教寺院。
    3.乡(镇)原有飞云东高寺、西高寺、丰白马寺、合道白马寺、赵家寺、红河哈家寺(龙凤寺),张老寺农场所在地的张老寺,荔堡问城原大圣殿(白衣寺),泾明兴隆山寺(佛道共奉),高平铁佛寺、任家寺等。
    4.荔堡金钟寺(古称南佐寺,建于明洪武初年,因古钟而名。)
    5.家庭佛堂原有泾明蒜李坪口家佛堂,荔堡高沟圈毛家、梧桐白家佛堂,问城杜家二佛堂、高公佛堂,丰台焦家、赵家、盖郭家佛堂。
    6.佛教居所。①百里石窟长廊中有400多僧房窟,佛寺规模可以想见;②僧房窟还分布在城关东庵、袁家庵、 合 廾 ]山、水泉寺、瑶池,曾驻大量和尚尼姑。③清乾隆《泾州志》载:县境内“大修寺庙,泾河川,寺庙林立”。
    (四)佛像遗存
  1.石窟遗存石雕佛像35窟436尊;
    2.鎏金铜佛20多尊(玉都出土西秦归义侯窖藏、罗汉洞王家沟等处出土窖藏及明代造像);
    3.铜佛、铁佛、石刻佛180多尊;
    4.泥塑彩绘高浮雕像34身。
    5.壁刻浮雕像若干;
    6.民间收藏各类铜、铁等佛像颇多。
    (五) 历代碑刻
    1.北魏南石窟寺之碑(现存王母宫三碑室,841字,碑高2.25米,宽1.3米。碑头现存北京大学考古系文物陈列室,为罕见的魏书碑刻);
    2.元八思巴文镇海寺之碑(高1.85米,宽0.81米。正面用八思巴文刊刻元世祖忽必烈给泾州华严海寺、海印寺和过往使臣的圣旨。圣旨叙述了当时宗教政策,强调各教平等、共存,教徒团结,纪年为“牛儿年”(至元十四年,1277),背面为汉文楷书题记。现存王母宫三碑室);
    3.重修石窟之碑(现存南石窟);
    4.隋李阿昌造像碑(隋开皇年间(581─600)李阿昌为其母所造,高1.5米,宽0.80米,正面上端刻一小龛,内饰一佛二菩萨,龛下为楷书题记,背面饰佛界人物及佛教故事,为佛教艺术珍品,“碑云:今蒙皇德开兴二教”“象教再兴一史料也”。现存省博物馆);
    5.北魏“敕赐嵩显禅寺碑记”(存拓片,462字,《缘督庐日记》评价:“书法精整雄劲,饶有华贵之气,魏碑能品孙渊如云”。《陇右金石录》收录);
    6.高峰寺诗碑(《陇右金石录》收录);
    7.隋安定县造像碑(《陇右金石录》收录);
    8.隋泾州兴宋国寺碑(《陇右金石录》收录);
    9.唐水泉寺碑(明《陕西通志》载:唐水泉寺碑在泾州北五里,唐时建寺,有碑记。)
    10.宋解脱禅院碑记(《陇右金石录》收录);
    11.宋水泉寺诗碑(《陇右金石录》收录);
    12.明水泉寺诗碑(明弘治十年明宗室明德子所撰刻明诗。《陇右金石录》收录);
    13.明水泉寺碑(《陇右金石录》收录);
    14.明重修水泉上寺碑(《陇右金石录》收录);
    15.华严海印寺碑(《陇右金石录》载:“元元贞元年,在泾川,今存”);
    16.唐宣宗敕建高公佛堂碣(清宣统《甘肃新通志》载:“大唐新修高公佛堂碣,边刻唐草,朝仪郎前议太子通事舍人上柱国郑弘裕撰全文”。《陇右金石录》收录);
    17.华严海印水泉禅寺记碑(现存王母宫石窟碑楼);
    18.准时补修佛殿碑记(清道光29年修上寺,贾保业撰,碑文存);
    19.重修泾川王母宫大佛洞碑记(邑恩贡生萧肯堂撰,1937年立,碑文存。)
   (六)题墨
   1.清霄洞光绪二十年壁题匾;
    2.王母宫石窟木刻匾;
    3.王母宫石窟悬楼三联木刻;
    4.南石窟6、7号二天王龛外石柱联石刻;
    5.清霄洞壁题词、诗10方。
    6.馆藏清代麦杆字工艺品微型屏风题诗4副。
   (七)壁画、浮雕、彩绘
  1.清霄洞295─314号残存百余m2;
    2.泾明兴隆山上殿《西游记》壁画50m2;
    3.清霄洞彩绘泥塑高浮雕10余m2;
   (八)佛塔
  1.大云寺佛塔(已毁,地宫存);
    2.宝宁寺佛塔(已毁,遗址存);
    3.荔堡南关佛塔(已毁,遗址存);
    4.丰白马寺佛塔(已毁,遗址存);
    5.南石窟1号窟顶北魏浮雕塔(现存);
    6.罗汉洞窟壁浮雕塔(现存);
7.王母宫石窟内4白象驮4塔(现存3座);
(九)有十位古泾州籍大姓如皇甫、梁、席姓之后出家,成为载入《高僧传》之高僧:汉代释慧虔,俗姓皇甫;十六国释僧恝,俗姓付氏;晋释慧义,俗姓梁;前凉释道温,俗姓皇甫;南齐释僧慧,俗姓皇甫;隋释法安,俗姓彭;隋释洪满,俗姓梁;隋释智首,俗姓皇甫;唐释玄会,俗姓席;南朝尼净秀,俗姓梁。
    (十)已知的游泾州知名僧人(34位)
    1.竺佛念(西域人,十六国时驻穈宾与泾州);
    2.中道温(西域人,十六国时驻穈泾州,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弟子);
    3.僧契(肇)(西域人,十六国时驻穈泾州,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弟子);
    4.悟空,原名车朝奉(回长安后,成年时为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悟空入竺记》载;
    5.德祥、惠有、崇镐(三僧均为金大安时泾州僧正,金大安铁钟铭文载);
    6.通玄(金大安时泾州僧判,金大安铁钟铭文载);
    7.觉怀(金大安时泾州会道院主僧,金大安铁钟铭文载);
    8.禅寿、子镜、子朗、德  (4僧均为金大安时库主僧,金大安铁钟铭文载);
    9.崇善(金大安时为泾州弘益大师,金大安铁钟铭文载);
    10.觉勉、觉近、觉济(三僧均为金大安泾州讲经论,金大安铁钟铭文载);
    11.薛许僧、王许僧、何五僧等(均为金大安时泾州童僧,金大安铁钟铭文载);
    12.四川峨眉高僧李士璋(驻泾川,有《嵩显禅寺碑》、《南石窟寺碑》、《重修回山王母宫碑》、《石塔倒悬》、《龙桥竞渡》诗,诗存);
    13.赵清治、高志和(民国32年组建泾川佛教筹备会);
    14.李得生(民国35年选为中国佛教会甘肃省泾川支会理事长);
    15.李洞山(民国35年选为中国佛教会甘肃省泾川支会常务理事);
    16.胡涛麟,周昌岐(民国35 年选为中国佛教会甘肃省泾川支会理事);
    17.王昌通、赵彦昌(民国35 年选为中国佛教会甘肃省泾川支会候补理事);
    18.袁守中、戴廷玉(民国35 年选为中国佛教会甘肃省泾川支会监事);
    19.盖坤富(民国35年选为中国佛教会甘肃省泾川支会候补监事);
    20.巨昌竞、赵兴泰、王通海,知名老师、居士。民国时,全县乡间有6处分堂,私人佛堂100多个,信徒 1250人。其中盖郭家佛堂最有名,佛堂40多处,教徒5 00多人。
   (十一)金大安铁钟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悬泾川回山巅钟亭,铸于金大安3年,高1.9米,厚10mc,重万余斤。其上圆周互为90度铸“黄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四言吉语和八大菩
萨法号。其次,铸文载明捐款村社及捐款人姓名,以及泾州僧正、僧判、主僧、会道院主僧、库主僧、弘益大师、讲经论和沙门僧众主要轨制及僧官法名或法号。
   (十二)鼎、炉、磬
   1.馆藏大明弘治四年端阳节铸直径1米大铁鼎和铸有莲花图案的大铁炉各1个。
    2.丰台乡盖郭村七龙山佛道观存清代铸铁磬1只。
</DIV>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