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历史遗存>出土文物 >> 正文内容

商代“亚”徽青铜鬲

2014年07月28日 来源:甘肃日报 点击数:

  鬲是最早的一种炊煮器。陶鬲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消失在战国时代。安特生曾提出早期的鬲都是分裆鬲,由一个圆底器下面加三个尖底瓶式袋足而成。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具体论证了这一说法。由于鬲腹与硕大的袋足联通,既增大了器身容量,又扩大了底部受火面积,从而提高了炊煮功效。这种造型颇具特色的陶具,只存在于中国,是我们祖先一项了不起的发明。鬲的结构科学,又便于实用,故在我国古代曾普遍流行,历时久远。不同文化类型的陶鬲有不同特点,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形制又必然会发生演变。所以,在文化考古学领域,陶鬲常用来作为说明古文化类型纵向发展与横向交流的实物标本,被称作“中华古文化代表化石”。后来的陶鬲有分裆、联裆、高裆、平裆之别,足端有锥脚、铲脚、柱脚之分,颈沿处或无耳、或立耳、或附耳,但三袋足必中空而通腹。鬲是后世许多炊煮器的母体,如、等器形都由鬲演化而来,故字皆从鬲。苏秉琦先生还注意到汉语中这一现象:反映人际关系(其实也包括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融”与“隔”,都以鬲为偏旁。这确实是个绝妙的发现,尤其令人深思的是这还是一对反义词。对此可以有各种解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至少反映出鬲这一器物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曾经是多么密切。最初的青铜鬲无疑是对陶鬲的仿制,商代早期即已出现,西周时期也一直流行。其发展的总趋势是鬲体逐渐变矮,裆部升高,袋足慢慢退化。西周铜鬲往往通体饰有精美的花纹,显然已不再是用来架火烧煮,而成为宴飨或祭祀摆陈的盛食器了。特别是西周中期以后,鬲常成组出现,多以偶数与鼎相配使用。但在盛食物的分工上,鬲通常只用以置放粥、羹之类液态食品,还保留着本为炊煮器的性能遗韵。

  如图所示乃出土于甘肃省泾川县泾阳的一件商代青铜鬲,平凉地区博物馆藏品,国家一级文物。鬲高15.2厘米、口径12厘米,侈口,窄沿,双立耳略外撇,束颈,三袋足,钝锥脚。颈腹间一周饰三组由对首夔龙组成的兽面纹,鼻棱微突起。袋足呈乳状,形体厚重,尚能明显看出与陶鬲的源流关系。器内沿下铸有“亚”字形图案,亚内有族徽,亚下为“母”字。商代青铜鬲存世不多,制作也比较粗糙,和那些典雅华贵的爵、觚、尊、壶等器物形成鲜明对比。殷人重酒器而轻食器的风气,由此可见一斑。此鬲工艺在商鬲中尚属水平较高者。考古资料表明,即使在殷商最强盛的时代,其势力也仅达到关中东部,关中西部和甘肃东部至今未发现过典型的商文化遗址。但今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却有许多小方国,长期与殷商保持交往。其中有些方国与商王朝的关系还相当亲密,如泾水中游的密须,西汉水中上游的嬴秦。所以这些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商文化的影响,后世出土过包括此鬲在内的不少殷商青铜礼器和兵器,便是明证。商代青铜器中铭署“亚”字形图徽者甚多,此徽形的含义诸家异说。最早作出解释的是北宋宣和年间编撰的《博古图》,其卷一介绍“商亚虎父丁鼎”曰:“铭四字,亚形内著虎象。凡如此者皆为亚室,而亚室者,庙室也。庙之有室,如左氏所谓宗,而杜预以谓宗庙中藏主石室是也。”但近代以来,人们多不从其说。较多的学者以族徽释之,说它标志一个权位很高的家族;也有学者认为是侯爵的标识,或为一种官职名号。近几十年来,由于考古学提供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殷商“亚”字形大墓以及周代“明堂”和“亚”形结构,引起人们较多的关注,因而《博古图》的宗庙说又被重新提起。如果“亚”形确为宗庙象征,则铸有此图徽的青铜器物,即应为宗庙中所陈置的祭器。此鬲亚下有母字,说明系祭祀某位女性先祖所作器。

  潘方尔:西周铜鬲出于甘肃泾川县,亚形中象獸形。手执刀形,意为以刀割獸。下则皿盛之图形,以识其皿之用也。今偶见铭文拓片,欣喜而入印刻之。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