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天价彩礼”让泾川的青年人真头疼

2014年03月22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这几天,记者跑了一趟甘肃平凉、庆阳地区。所到之处,人勤春早备耕忙,一派春意盎然之象。然后,采访之余,听闻当地令人咂舌的“天价彩礼”现象,令人震惊的同时,更引发人的深思。

  在庆阳、平凉农村,娶媳妇彩礼动辄十万多元,而以平凉泾川县北塬乡村尤胜,个别竟高达二三十万元。有位当地的朋友统计了平凉各县区的彩礼状况:经济基础和条件较好的泾川县北塬乡村彩礼最高,玉都、党原等乡村的彩礼为十三四万元;庄浪、静宁县乡村十万元左右;灵台、崇信县乡村八至十万元;华亭县、崆峒区六至八万元,个别乡村已接近十万元左右。

  这位朋友还说,上涨的不光是彩礼。不仅农村彩礼从上个世纪的400多元上涨至十万元上下,结婚所需要置办的嫁妆也由上世纪80年代的“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变为如今的“三金一冒烟”(金戒指、金耳环、金镯子、摩托车)外加彩电、洗衣机。农村青年的结婚成本,一路攀升!

  数据显示,2012年平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10元。这意味着一个青年农民,不吃不喝需要23年才能够攒够昂贵的彩礼钱。

  “天价彩礼”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面子问题,而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很多农村青年因结婚而借贷,因离婚而致贫。另一方面,不少农村青年结婚无望,年复一年的打光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光棍村。此外,因昂贵彩礼引发的极端恶性法治案件不时见诸报端。

  流动是人类的基本命运。随着迁徙成本的降低以及因外出务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原本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本地姑娘嫁往条件更好的地区,而本地男子很难吸引到外地女子下嫁当地。适婚农村青年男女的比例由此严重失调,致使甘肃岷县等地甚至出现了“抢婚”现象——即尚不满结婚年龄的男女,早在十五六岁便早早由父母包办成婚。

  是什么原因推高了西部个别地区的婚姻成本?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农村生育率的下降,农村嫁女儿养老的念头在抬升。正所谓狠“宰”男方一笔彩礼钱,以备养老之需。另外,彩礼问题,关乎面子问题。农村盛行的攀比之风,也让农村结婚彩礼水涨船高。记者甚至听说,如果某家的姑娘彩礼钱低了,会被邻里误认为这位姑娘是不是“问题少女”?

  此外,“职业媒婆”的出现,成为重要的幕后推手。过去,说媒被认为是“积德行善”的事,说媒成功只需象征性地给媒人送双皮鞋以为答谢。而如今,不少“职业媒人”以此为业,媒人拉纤保媒要提成。

  每年的春节期间,往往是这些“职业媒人”最活跃的时候。很多外出打工青年平时没有时间,这几天就会被媒人安排密集相亲。这些“职业媒人”们手中掌握着四里八乡适龄未婚男女的“大数据”,颇为吃香。某村一个“专业媒婆”,春节期间开着小车四处为人说媒,一个多月就收入三四万元。据说,一桩婚事说成,媒人将从彩礼中提成10%作为“谢媒钱”,如果一对媒保成,彩礼是12万元,媒人就可以提成1.2万元。

  这在当地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听说媒人不仅要抽取费用,说媒期间产生的电话费、交通费都要求实报实销。“职业媒人”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殊不知如此速配婚姻也为日后的婚姻埋下隐患。

  不仅仅是农村,“天价彩礼”之风也同样蔓延至县城。一位刚结婚不久的当地青年自嘲地写道:“一年年不断上涨的彩礼,成为我们这里有男娃的人家最惆怅的事。一次拿出十多万的彩礼,已足以让很多家庭负债累累,更不用说办完整个婚礼了。既然现在的婚姻商品化了,不如让银行和有女孩的人家协商,让想娶媳妇,而又一次性付不起彩礼的男孩,去银行按揭,分期付彩礼,这样就可以娶得起媳妇了。”

  “天价彩礼”无疑是在挑战公序良俗。我国《婚姻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破除这些陋习需要勇气,更需要社会的倡导。蚍蜉撼大树,何其易也!和当地的青年人交流,大家最困惑的也是个体微小的力量难以撼动沉重的社会现实。

  当前,“八项规定”禁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婚礼之风,已初步收到成效。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鼓励有觉悟的年轻人勇敢站起来,向包括“天价彩礼”在内的奢侈婚风说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