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东西沟村120余户村民用上电
一个只有100余户的贫困村,长期以来电价由村干部核定,电费高,村民负担重,末端电压低,电视有声无图像、灯泡有电不见亮……
长期困扰泾川县城关镇土窝子村东西沟自然村120余户村民的用电问题,终于在“双联”帮扶单位泾川县供电公司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
电网“自治”村民负担重
东西沟自然村属泾川县城关镇土窝子村的一个回汉杂居贫困小山村,两个合作社、124户群众生活困难,村里领取低保的村民达42户。在国家实施农网改造的10多年间,由于这里大部分村民和干部思想观念落后不愿网改,成为农网改造的“死角”。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个自然村供电线路年久失修,电力设施陈旧老化,线径细末端电压低,大部分村民还使用早被国家明令淘汰的DD-28型高耗能电度表。而电费则由村干部核定,抄表收费、线路运行维护由村电工一个人包揽,居民生活用电每度0.65元,比国标电价高出0.14元,每户每月还要缴纳村电工一块钱的“跑路费”。
村民期盼用电接管好
由于村里的电压不稳,收费高,村民意见很大,大家都盼望着供电部门能尽快接管。“每月抄表收费,村电工说多少就多少,从不给发票,电费高不算,一刮大风就断电!”土窝子村东沟合作社61岁的王东叶老人说。在东沟社回民马瑞的家里,马瑞的妻子马存芳正在用搓板洗衣服,
身后的卧室内一台
洗衣机落满了灰尘。马瑞说:“电费高用不起洗衣机,冬天有时用一下,大部分时间当摆设。希望供电所接管后,能彻底改变我们现在的用电情况。”
电价高,没有10千伏主线路,村民用电难,有电用不起,给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东沟社41岁的村民孙福堂建办的面粉加工坊由于电价高、电压不稳1998年就关停了,两个社上百户人家磨面要绕到十几里路外的甘家沟村。
接管到户银线送光明
泾川县供电公司是城关镇土窝子村的“双联”行动帮扶单位,公司了解到东西沟自然村这一情况后,决定为村上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今年8月,公司想方设法自筹资金12万元,购材料、出劳力、帮技术,将导线变粗,两线换成三相四线,为土窝子村东沟和西沟社架设平行集束导线0.873公里,完成“一表一户”改造127户,电表实行集中装箱,共安装四位和两位电表箱49台。8月26日,公司与土窝子村举行了电力资产移交仪式,这个曾经电网“自治”的自然村实现了“同网同价”,每年可为村民减轻经济负担近万元。泾川县供电公司党支部书记景宝平介绍:公司还将为这个村实施亮化工程,计划为东西沟社安装路灯19盏。
农网改造,用电接管,给群众送去了光明、送去了方便,让群众的心里亮堂了。东沟社胡大娘高兴地说:“接管到户好得很,电线拾掇了,电灯变亮了,娃娃念书条件也变好了!”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