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双联”行动惠及6000多户群众

2012年07月19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泾川县汭丰乡郑家沟村60座特大蔬菜拱棚里的辣椒让农民鼓起了腰包,党原乡坷老村的肉鸡养殖小区现代化鸡棚正在崛起,高平镇新建的苹果幼园里果树挂上了黄色的粘虫板……7月16日,记者在泾川县采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时看到,各个帮扶村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特色产业发展,所到之处、目之所及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泾川县把目标锁定在摸准贫困脉、开出致富方、实施大项目上。结合省、市帮扶领导、部门的帮扶调研活动,全县开展了帮扶干部登门入户“访贫摸脉”活动,真正摸清底子,便于开出方子。

  汭丰乡郑家沟村是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和省委宣传部的联系点,省委宣传部先后9次组织帮扶干部深入帮扶村、户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为这个乡制定了产业帮扶规划。在省委宣传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该县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在汭丰乡郑家沟村新建了60座特大蔬菜拱棚,在三十梁村新建了1个养牛小区。

  摸清贫困户致贫、致困的原因后,要帮扶就要有抓手。泾川县把“双联”行动中依靠产业和项目支撑作为有力的抓手,使“双联”行动有了推进落实的“支点”。县上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思路大力发展产业;按照“水、电、路、气、房”配套抓项目建设。一件件事关百姓生活的好事、实事遍地开花。党原乡西联村产业发展滞后,大部分群众仍然处在温饱线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帮扶这个村的县政府办帮他们村新建了110亩果园,还把产业路也砂化了;王村镇朱家涧村位于半山腰,全村300多口人祖祖辈辈靠驴驮人担在离村子2公里外的沟里挑水吃,帮扶他们村的中石油西北销售公司投资10万元,解决了全村人吃水问题。

  干部真帮实扶,群众得实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省、市、县、乡四级帮扶干部共走访群众6800多户,召开各类座谈会500多次,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6408户;帮助群众新建果园3500多亩,新建养殖小区21个,发展林下养殖点6个;为63个帮扶村解决安全饮水问题,为16个帮扶村每村硬化了通村主干道路;同时,梳理出群众关心的饮水、行路、就医等问题8大类,针对这些问题共谋划帮扶项目86个,项目预计总投资3600万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