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泾川文艺 >> 正文内容

苜蓿芽

2011年03月18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下班回家,突然发现街道有卖苜蓿芽的了,望着篮筐里那鹅黄色的嫩芽,淡绿的小圆叶片,我感到分外亲切,不由得就回想起儿时掐苜蓿芽的情景。

  记得上小学时,我每天放学后主要的任务就是掐苜蓿芽。那时,家里缺粮,每天吃的饭离不开大量的野菜,比如要在粗粮里掺和了野菜吃,要是哪天野菜少了,妈妈就会愁眉苦脸。我不会忘记,我们家吃的是掺着一半野菜的黑面饼子,喝的汤里也多是野菜,吃面条是极为奢侈的享受,只有乡上干部来家里吃派饭时才做一点,一般情况下家里小孩只能喝点汤,妈妈会给我们碗里捞三五根面条。在不同的季节,妈妈劳动之余总要去挖野菜,有灰灰菜、苜蓿芽、荠荠菜,有时还会带回一些萝卜叶,加上家里自留地里种的白菜、韭菜、洋芋,每顿饭能见白面的机会很少,基本上都是山野菜唱“主角”。

  放学之后,我们呼朋引伴,提着大小不一的篮筐,拿上自制的小刀,一边玩一边找个向阳的地方,小心地挖苜蓿芽。每年二三月青黄不接,家里最缺粮,所以所有的孩子都在土里刨食。大一点的孩子有时会欺负小的,偷抓他篮筐里的苜蓿芽,小一点的孩子如果讨要不回来,便会哇哇大哭。晚归时,大家又说又笑,比谁挖的苜蓿芽多,苜蓿芽胖。 

  到远离村子的地里挖苜蓿芽,也是很危险的。那时,狼很多,经常来村子里寻食。有一次,一个小伙伴为了找好一点的苜蓿芽,独自走了很远的地方,结果被狼叼走了,幸亏一村民发现得早,一边追狼一边喊人,由于那只瘦弱的狼叼着小孩跑不快,也没来得及换口,经人一惊吓,就松口撇下小孩逃走了。小孩的命保住了,但他的脸上从此就留下了伤疤,“狼剩儿”的外号便背了一辈子。现在的他已快五十岁了吧,终生没有找下老婆,日子过得很艰难。

  每当我和女儿说起这些事,她会一脸羡慕地说:“妈妈,你们的童年真有趣。”其实,孩子不会理解那段日子。没有饿过肚子的人,无法理解那种贫困的快乐。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