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民俗风情 >> 正文内容

活在皮影戏里的老人

2016年02月06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吴招学老人在家里的窗户上摆弄皮影

  半个月前,病了多半年的吴招学老人听说临近的玉都镇在演戏,他不顾老伴和儿子地阻拦,怀里揣上药、硬是拄着拐杖到玉都过了一把戏瘾。

  今年78岁的吴招学老人是泾川县党原镇高崖村出了名的皮影艺人。他二十来岁开始学演皮影戏,大半个世纪都痴迷于皮影艺术。

  “听了几天戏,我这病居然好了,几天不看秦腔戏,心里就像猫抓一样。”吴招学老人说,他这一生,唱戏为生,唱戏让他心情舒畅愉悦,远离烦恼。

  吴招学老人一生所执著的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也是在泾川农村曾经广为流传的艺术。每逢乡村人家的祈神祭祀、社日庙会,以及结婚添丁、酬神还愿等民俗活动都离不开皮影戏助兴。农村老一辈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不看影戏,不知礼义。”

  70年前,吴招学老人第一次看到了皮影戏。

  几根竹竿撑起一块白布,幽暗的空间点起几盏油灯,随着锣鼓、唢呐、梆子等乐器的响起,传统皮影戏便开场了。炮制过的牛皮经过刻刀雕刻成形,涂上红、黄、青、绿、黑等透明的颜料,再用竹棍挑起来,就有了鲜活的生命。腾云驾雾的织女、黑脸的张飞、抓耳挠腮的悟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便展现在白色的幕布上。皮影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皮影翻转、跳跃,一边用曲调唱述着生动的故事。

  那时的吴招学老人被这种神秘风趣的艺术深深吸引了。

  白幕布上的各路神仙腾云驾雾,上天入地,哪怕看了无数次,吴招学仍旧兴致勃勃。“我在台前看一会,跑到台后再看艺人如何表演。皮影戏演完后,还要跟在老艺人身后看人家收拾那些五颜六色的皮影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吴招学对皮影戏更加痴迷了。无论是在吃饭还是在干活,皮影戏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都在吴招学老人的脑子里翻转。老人的一个堂哥在皮影戏班里演戏,吴招学找到堂哥要求学戏,堂哥让他从担箱子做起。

  从此,吴招学一边在戏班里干活,一边拜师学皮影戏。乐器、说唱、表演……吴招学一步步掌握了演皮影戏的技巧。

  “一张皮能文能武,三根筋从古到今。”吴招学老人介绍说,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皮影艺人一边唱,一边双手操纵几根细细的竹棍控制皮影人物的动作。“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那时的皮影戏台很简陋,在空地上用木头捆扎摆设成台,悬挂上一白色幕布,再在白幕后边安放好灯,皮影挂戏台里面的绳子上,敲锣的、打鼓的、吹奏的、表演艺人都坐在里面。除了敲锣打鼓吹唢呐的乐手,站在白幕后双手操纵皮影舞动的演员边舞边唱,不但要具备说唱能力,还要熟悉人与动物的姿态,每个地方的人点得戏不同,剧目都要烂熟于心。

  演了十几年皮影戏,上世纪60年代末,吴招学老人东拼西凑借了640元,置办起了自己的戏箱。他领着人为周边的群众表演,“组建之初,我们演《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样板戏,后来增加了《三世风》、《桃园三结义》等老剧目。”皮影戏收费不多,农村群众一家一户就可请一台皮影戏唱两三天,他们的小戏班在平凉、庆阳、固原一带很受欢迎。

  改革开放后,新鲜事物的大量涌入,给皮影这类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皮影戏逐渐淡出群众的视野。吴招学老人的演出一年比一年少,看戏的人不来了,演戏的人也走了。老人每次出门时给口袋里装满糖果,哄着村里的娃娃来学戏,娃娃们围上来拿上糖果一溜烟就跑了。老人回到家给门前的大树上架起一个高音喇叭,一个人坐在屋里唱。

  2013年,吴招学老人所在的高崖村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特意建起了一座皮影戏社,购置皮影道具和乐器。看着气派的戏社,时年76岁的吴招学老人重新焕发起精神,他说服本村的几位民间艺人加入戏班,又开始了一生所钟爱的皮影戏表演。

  台下的观众透过白幕看故事,台后的老人透过白幕演生活。通过皮影戏,新一代观众在好奇中走进传统文化的历史时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