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瑶池同叙血脉情 两岸共筑中国梦--海峡两岸交流记

2025年09月12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九月的泾川,秋阳正好,回山之上的王母宫古柏葱郁,云烟缭绕。一场联结两岸血脉、共话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盛会——“两岸一家亲 共筑中国梦”第八届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交流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来自海峡两岸的400余名嘉宾齐聚这片西王母文化发祥地,以信仰为纽共叙亲情,以文化为桥对话交流,以合作为基共谋发展,让“两岸一家亲”的深情厚谊在黄土高原上愈发浓厚。

鼓乐鸣两岸 信仰连同心

9月9日上午10时,34通雄浑的鼓声震荡黄土高原,象征着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中华儿女共赴盛会;9响清越的钟鸣穿越海峡,传递着对华夏母亲西王母的无限敬仰。来自海峡两岸的嘉宾们在庄严肃穆的谒礼仪式上共同敬献花篮,行参拜礼,瞻仰西王母圣像。

“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这里,看着两岸同胞一起行礼,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太强烈了。”台湾“90后”小伙吴宗达望着西王母圣像,眼中满是激动。

在台湾,西王母被亲切地称为“母娘”,台北松山慈惠堂代表洪家淩坦言:“每次来泾川,都像回到母亲身边,这种文化信仰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

作为西王母的降生地和西王母文化发祥地,泾川王母宫早在2015年就成为全省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如今,这里已举办7届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交流活动,迎来130多个台湾社会团体、320多批次约1.3万人次台胞参访交流。西王母信俗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成为联结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文化为桥,可通心灵;信仰为舟,能渡沧海。当两岸同胞的目光共同聚焦于西王母圣像,千年文化积淀的力量,正让“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在每个人心中悄然生长。

笔墨书同源 文脉延薪火

泾川县文化馆内,墨香与乡愁交织。“两岸一家亲 共筑中国梦”主题书画展上,150幅海峡两岸艺术家的精品力作静静陈列,诉说着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

台湾书画家笔下的《共圆中国梦》,以淋漓笔墨勾勒出两岸同胞携手奋进的图景;省政协书画家专题创作的《瑶池望九州》,则用鸿篇巨制展现了西王母文化的史诗气魄。篆隶楷行诠释着古老传说,水墨丹青描绘着瑶池仙境,“历代诗人咏泾川”板块里,全国书法名家以笔墨再现了泾川的千年文脉;“魅力泾川·和美乡村”展区中,书画家们用色彩定格了新时代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这些作品不只是艺术,更是两岸文化对话的语言。”泾川县文化馆馆长刘小龙指着一幅融合两岸画风的蟠桃图介绍,“你看这线条里透着大陆的笔墨功底,配色中又藏着台湾文创的灵动,就像两岸同胞的情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同期举行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研究交流会上,专家学者们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角度深挖文化内涵。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邢莉的话引发共鸣:“西王母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第一页,它的久远性、传承性、活态性,让我们在这儿找到了文化根脉。”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王兴芬则强调:“两岸学者共同研究,就是在守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笔一划,写不尽同文同种;一论一述,道不完血脉相连。当艺术与学术碰撞出火花,西王母文化这颗千年明珠,在两岸同胞的共同擦拭下愈发璀璨。

商机牵两岸 合作谱新篇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平凉市港澳台招商推介会上,一份份签约文件的落笔声,奏响了两岸合作共赢的新乐章。本次活动共签约项目47项,总投资额达126.81亿元,涵盖特色产业、资源开发、绿色建材、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泾川的水土好,人文环境更好,我们打算把食品全产业链项目落在这儿。”香港祥裕集团平凉项目负责人陈团结算起了“发展账”。

“前三年种原料,接下来建厂深加工,政府的‘保姆式服务’让我们特别安心。”安徽盛喜集团董事长阮海燕则看中了泾川的优质矿泉水资源:“这里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效率很高,我们的矿泉水开发和白酒生产线项目,希望能早日落地。”

兰州台商协会会长丁启民深耕大陆三十年,走过昆山、南京、重庆,最终把目光投向甘肃:“平凉是块后发优势明显的沃土,农业、文旅都有潜力。这次活动让更多台商看到了机会,我们不仅要文化交流,更要经济互补。”

正如丁启民所说,作为陕甘宁三省通衢要地,平凉既有煤炭、石油等资源禀赋,又有“平凉红牛”“静宁苹果”等特色农业品牌,更有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成为台商投资的新选择。

从食品加工到能源开发,从文旅项目到智能制造,签约项目清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是两岸同胞携手发展的见证。泾川县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用“尊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让海峡两岸的商机在这里生根发芽。

以文化聚共识,以合作促发展。当商机与情谊在泾川交汇,两岸同胞共筑中国梦的实践,正从文化认同走向经济共赢。

同心向未来 共筑中国梦

活动期间,泾川大云寺里的参观交流、民俗展演中的欢声笑语、重大项目考察时的热烈讨论,让这座小城处处洋溢着“两岸一家亲”的温情。

从1990年台湾西王母寻根团首次来泾,到如今逾万人次台胞踏足这片土地,西王母文化交流活动早已超越了祭祀本身,成为两岸同胞情感交融、事业共兴的重要平台。

正如专家所言,西王母文化中“母爱众生、和平交融”的精神,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高度契合。当台北松山慈惠堂接过下一届西王母文化研究交流会的会旗,当台商们拿着项目图纸实地考察,当两岸青年在书画展前共同临摹一幅《瑶池仙境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活动的圆满落幕,更是两岸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缩影。

瑶池千载,文脉永续;两岸同心,其利断金。第八届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交流活动虽已结束,但它播下的文化认同种子、种下的合作发展幼苗,必将在泾川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结出“共筑中国梦”的丰硕果实。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