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共池的前世今生
泾川共池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当时泾水流域存在多个氏族小国,其中包括共国(今泾川)和阮国(今泾川)。共池位于大云寺以西,是共国的国都,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共池不仅是共国的地理标志,也是泾州八景之一,名为“共池涌碧”。这个池塘在1981年被填平,但在此之前,它的存在可以追溯到至少三千年前的古代。
“共池”遗址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以前泾川县城的城关中学篮球场的地下,便是昔日的“共池”遗址所在地。当时的泾水流域出现过好几个氏族小国,其中有共国(今泾川)、皋陶的后裔所建的阮国(今泾川)、彭国(今庆阳)、密须国(今灵台)等。以密须国最强,修建了密须城(故城在今灵台县百里镇)。
民国《泾川县志·地舆志》载:“共邑,在州北五里,诗大雅密人不恭侵阮徂共。郑氏曰:共,阮国地名,今共池是也,武王时为畿内诸侯居泾之阳,以上见《通志》”。“共池,诗侵阮徂共。郑氏曰,阮国名,今共池是也”。证明了,如今的共池,是阮姓、共姓的起源地,中华阮氏家族与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
史料记载,阮姓源于商周诸侯国之阮国,疆域大致在今泾川县东北,后阮国归于周王朝,国人便以阮为姓继续生活在当地。后来西戎东进,阮氏族人被迫离乡,迁至今河南省尉氏县陈留,魏晋时阮姓成为望族,涌现出阮瑀、阮籍等文学大家。“五胡乱华”时期,阮氏族人被迫南下。直至今日,除中国外,阮氏族人已广布于今越南、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人口约百万,是全球家姓排位前5位,越南有3-4千万的阮姓。
有阮氏宗亲用一首诗回顾了阮姓的来龙去脉,可谓意味深长:
得姓皋陶始称阮,国已沧桑成云烟。
泾土泽陂裔苗盛,不堪回首祖陵殚。
十多年来,先后有多地阮氏同胞来泾川寻根谒祖,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积极推介宣传,使古阮国历史文化研究、传承持续升温。
2025年1月13日泾川县举行了“泾川古阮国历史文化展馆”项目签约仪式。
泾川古阮国文化研究会筹委会会长阮灿华表示,阮姓源于商周诸侯国之阮国,发源于甘肃泾川,历史上曾有阮陵书院、阮陵乡、阮陵渠等阮氏文化遗存,泾川是阮氏的家乡永远不会改变,阮氏商会的企业家对泾川这块祖先曾经繁衍生息的土地始终抱有深深的情怀,希望通过投资建设泾川古阮国历史文化展馆,搭建阮氏族人的情感纽带,推动泾川文旅融合发展。
据了解,泾川拟建成古阮国文史展馆、文化廊亭、接待服务中心及绿化、亮化等相关配套设施。这一项目的实施必将对深入研究古阮国历史,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增进文化认同、推动文旅融合、赋能县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