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出土的五重舍利宝函在法国展出

2024年11月22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展览,11月18日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与法国文化部指导,展出来自中国10个省区市32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套)精美文物。甘肃省博物馆十大镇馆宝物之一,泾川县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金棺、银椁、铜匣、舍利、石函)亮相这次展览。

1964年12月,在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唐代大云寺塔基地宫中出土的一套舍利容器,1971年9月郭沫若鉴定为国宝级文物。舍利宝函共5件,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玻璃舍利瓶组成,大小套置在一起。最外层为石函,高42.5厘米,长50.5厘米,宽49.5厘米,由质地坚硬的灰色大理石制成。第二层为铜匣,高12.7厘米,长12.3厘米,宽12.3厘米。第三层为银椁,高9.3厘米,长7.5厘米,宽5.4厘米。第四层为金棺,高6厘米,长7.5厘米,宽6厘米。金棺内置一玻璃瓶,高2.6厘米,长颈、圆腹、平底、白色透明。内装舍利14粒,形如米粒,质似珍珠,最大者径不足0.5厘米,中间有人工所穿的小孔,瓶上盖古铜色丝质小帕。

泾川大云寺舍利宝函精巧华丽,光彩夺目,反映了盛唐时期金银细工的最高技艺,是佛教文化史上一组十分重要的实物见证。此外,石函上刻文字记录了建寺造塔瘗埋舍利的始末和相关职官、僧众姓名,是探究这一历史事件及泾州在唐代军政设置等方面的珍贵文字资料,具有重要和特殊的历史、艺术和文物价值。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