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泾川文艺 >> 正文内容

【泾川诗文遗珍】《罗汉洞》

2023年09月26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罗汉洞

[清] 李植元

佛阁高浮碧水崖②,氛浓③团殿④散晴霞。

登峰放眼藤萝洞⑤,千顷⑥琉璃十丈花⑦。

背景】李植元,清代,生卒事迹不详,泾州(今甘肃泾川)人,州庠。

注释

①罗汉洞:即罗汉洞石窟,在今甘肃泾川县罗汉洞乡东2公里。始凿于北魏,唐宋以后各代有修葺,毁于WG,现存洞窟20余处,毁坏严重。

②碧水崖:碧水之上的山崖。

③氛浓:气氛浓厚。此谓屋顶琉璃瓦色泽之浓厚。

④团殿:尤言圆顶佛殿。

⑤藤萝洞:喻罗汉洞石窟悬在峭壁间,仿佛结在藤萝上似的。

⑥千顷:喻倾放在佛殿顶上的千万片琉璃瓦。“顷”通“倾”,倾斜,以瓦之姿态代指瓦。千,概数,言极多。

⑦十丈花:喻层层琉璃瓦就像开在藤萝间的巨大花朵。十丈,极言花形之大。

旅游看点

◆百里石窟长廊是指泾川西起泾汭河交汇处的王母宫石窟,东至泾明乡太山寺石窟之间,在泾河两岸及其山沟中的石质沙岩上开凿的众多佛教石窟群,因累计长度约有100余里,故统称“百里石窟长廊”。据2000年泾川县组织专人对境内石窟进行普查资料可知,全县现存窟龛600多个。而这之前,正如泾川民谚“听说有个吊吊塔,就是不知在哪达”所言,除了一些大的石窟外,其他很多小窟都基本无人知晓。百里石窟长廊大部分洞窟已成空窟,其初创年代尚不明确,但从王母宫石窟、南石窟、罗汉洞石窟等一些著名石窟的造像判断,至少在北魏时这条长廊的规模已基本成型。据统计:目前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寺、罗汉洞石窟寺、丈八寺、太山寺等5处石窟群,现有造像的窟龛35个,较为完整的造像436尊。其中以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规模较大、保存较好。

◆罗汉洞石窟位于罗汉洞乡政府东约2公里,在长910米,高约90米的岩面上分布着大小石窟20余处。西边入口处尚存的大像,系北魏造,后世修复。其中10号窟最大,深9.1米,宽10.1米,窟内有四根正方体立柱,四面各有一尊天王彩绘浮雕像,东、西、北三壁残存较大面积彩绘浮雕佛传故事,具有鲜明的北宋石窟风格。该窟正下方开有两处小窟,一窟佛像已毁,另一窟为北魏开凿的释迦多宝窟。可惜清末至民国年间因地震、兵燹等多种原因毁坏殆尽。

◆王母宫石窟位于泾川县城西的王母宫山脚下,因早期造像较多而又称千佛洞,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母宫石窟是一座中心塔柱式石窟,石窟坐西面东,高11米,宽12.6米,深13米,中心柱宽7米,深7.6米。窟外现存清末依壁建造的四层凌云飞阁。窟内高及穹顶的中心塔柱四面和西、南、北三壁2米以上岩体,均分三层开龛造像,塔柱四角分别雕有一尊白象驮塔的造型,唐、宋、明、清各代都有修复。1920年因海原大地震影响,石窟坍塌较为严重。1924年美国霍勒斯H•F杰恩一行前往敦煌途经泾川时,从塌毁的废墟中精选了七颗佛头带走,至今,仍珍藏在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经过历次劫难,王母宫石窟目前还保存佛像200余尊。关于其开创年代,有关专家根据造像风格推论:要比附近的南、北石窟略早,大体上和云岗第6窟近似,约创建于北魏太和末或景明初年(公元477至504年)。

◆南石窟寺位于泾川县城东7.5公里处的泾河北岸,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洞窟五个,以1号窟和4号窟保存较好。据北魏《南石窟寺之碑》记载:规模较大的1号窟由时任泾州刺史的奚康生于永平三年(公元510年)主持开凿。1号窟高13米,深17米,宽14米,呈长方形,窟内东、北、西三面雕立佛7尊,高约7米,配胁侍菩萨14身,高约3米。窟顶呈覆斗形,由于风化严重,原有浮雕佛传故事除部分保存较好外,大多脱落。南壁开有窟门,两旁内雕两尊倚坐菩萨,窟外雕两身天王像。4号小窟为唐窟,面积约5平方米。北壁泥塑观音、普贤、文殊菩萨,旁立两身弟子像;东、西两壁分上下两层分别雕有十六罗汉、八大菩萨、六名力士,均为石胎泥塑;南壁开有窟门,外雕两身天王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