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抢抓“牛机遇” 奔向“牛日子”
近年来,泾川县把牛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按照“企业带动、农户扩繁、保种增量、延链提质”的思路,抓住打造“平凉红牛”全产业链核心区机遇,坚持典型引领与整体推进并举,注重机制创新,突出科技支撑,加大政策扶持,推动肉牛产业提速高效发展,走出肉牛产业致富路。
记者走进鼎康高端肉牛育肥场,耳边传来了悠扬、舒缓的轻音乐,一栋栋现代化的圈舍里,毛色微红、体型健硕的“平凉红牛”有的悠闲“散步”,有的卧在向阳地里晒太阳,有的正低头啃食秸秆,有的在全自动牛体按摩刷上“按摩”,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通过抢抓农村“三变”改革机遇,采取财政配股、异地入股等多种方式,吸纳740户脱贫户和52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或后续产业发展资金入股,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的2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入股资金1120万元。采取固定分红模式,每万元每年分红600-855元,每个合作社每年获得协调管理分红3000元,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45个,年薪酬2万元以上,有效发挥了助农增收作用。”泾川旭康集团董事长程强告诉记者。
红河乡姚哈村属于偏远山村,立地条件差,交通不便,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作为姚哈村曾经党支部书记的陈永宏很着急,虽然不再担任村干部了,但是他还是放心不下群众,如何让群众富起来,成了他的心头难题。后来,他通过外出学习,他发现本村最适合发展养殖业,于是在他的带动下,村上原来只有3户17头牛发展成为17户69头牛。 “过去养牛的条件比较差,饲草都跟不上,一家能养两三头牛,就算多了。”泾川县红河乡陈永宏告诉记者,“现在养殖条件好了,给牛吃的是青贮饲料,也用上大型机械,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我现在养着20多头牛,一年下来就能收入十万元左右,养牛还是好着呢。”
产业兴,百姓富。近年来, 泾川县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构建起农企连接紧密、辐射带动明显的利益联结机制,运用“投牛还犊、保价回收”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养牛500多头以上,收购周边群众秸秆2000多吨,无偿推广科学养牛新技术,充分调动群众种养积极性,间接带动就业400余人,人均增收800多元。”把肉牛产业打造成为该县一大特色优势产业,使产业升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升温“牛经济”,让村民过上了“牛”日子。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