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名胜景点>其它名胜景点 >> 正文内容

古迹探秘:平凉十大宫观寺庙

2020年12月27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平凉穿越千年,目睹了襁褓中的中华文明,从蹒跚学步到风华正茂。汉与匈奴,唐与吐蕃,宋与西夏……平凉见过了太多的碰撞与回应。它虽然没有西安、敦煌那么的显著昭彰,却在无数的“小景观”里藏着上下五千年的大文化、大历史。行走在这片黄土高原上,你可以遇见人,也可以遇见神……

上述文字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对平凉人文历史的一段感性描述。

古往今来,宫观寺庙既是人们信仰的皈依之地,又是历史文化的汇聚之所,也是反映一个地方悠久人文传承的象征。

先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宫观与寺庙的区别。宫观,即道观,是各类道教建筑的总称。寺,原是古代官署名,如大理寺,后专指佛教、伊教寺院。庙,供奉神佛或历史名人的场所,如城隍庙、土地庙、文庙等。

本文为大家推荐介绍的平凉十大宫观寺庙,包括崆峒山道观群、泾川回山王母宫、崇信武康王庙等,推荐依据为该宫观寺庙的始建年代、地方志书记载、古建筑现有残存、人文历史遗迹等。

1、崆峒山道观群

崆峒山,道教名山,位于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因传说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登临崆峒向广成子问道而著称于世。

崆峒山古建筑群初建于唐宋时期,现存主要建筑为宋代和明代的建筑遗存,清代、民国曾不同程度予以修葺。崆峒山古建群由皇城建筑群、雷声峰建筑群和凌空塔组成,现存16处文物点,总建筑面积4636.57平方米。

崆峒山上,庙观甚多。山麓问道宫,始建于唐代以前。明嘉靖年间,平凉韩藩王将马鬃山巅辟建为隍城,在隍城内重建真武殿,顶覆铁瓦,远望如金台玉阙。在雷声峰修建了雷祖殿、玉皇楼、圣父圣母楼、三官殿。从中台至隍城创建了三天门,并在二天门建三教洞。期间又重修问道宫,并在院内增修全真阁。清康熙年间,崆峒山辟为道教十方丛林。民国期间,南台、中台、凤凰岭、腊烛峰、棋盘岭修建了诸多道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数道士离开宫观,建筑物废弃。八十年代仅剩隍城建筑群和紫霄宫、雷祖殿残存,其余均成废墟或瓦砾场。1982年,群众集资重修了雷声峰建筑群,补修翻新了隍城部分建筑物。1989年,重建问道宫、王母宫,修建天仙宫、太清宫、三皇楼、三圣殿、子孙宫、轩辕楼等。

崆峒山古建筑群是道教和佛教文化相处共存的珍贵历史见证,其营造布局因地制宜,匠心独运,层次丰富,做法考究。单体建筑、寺庙院落与山峰融为一体,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具有较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

2013年3月,崆峒山道观古建群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泾川回山王母宫

王母宫景区位于泾川城西回山上,景区背靠天池,东望高峰寺、夸父峰,左依泾水,右绕汭河,环抱瑶池,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和西王母祖庙所在地。

古籍载,“回”者,西王母俗名,如是,回山者,乃西王母之山。周穆王来回山拜谒西王母时,手植古槐一棵,名“降真树”,并题“西王母之山”。

回山王母宫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宋初、明嘉靖年间曾大规模重修,清同治三年毁于兵燹。经过多年的重修,王母宫已基本恢复原貌。现有西王母大殿、东王公大殿、三皇殿、五帝殿、瑶池金母殿、祭坛、地宫名人书画馆、瑶池夜月亭、瑶池子孙宫、王母宫石窟、泾川珍藏三碑石、碑墙等景观20多处。北魏时期开凿的王母宫石窟,距今1500多年,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屋内“回中降西王母处”石崖壁画描绘《山海经》记载的西王母原始形象:“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兽啸,蓬发戴胜”,有青鸟侍卫,左有周穆王乘八骏拜谒,右有王母驾临汉宫赐武帝蟠桃等画面。

传说,西王母姓杨名回,乃远古时期华夏族西部的一个氏族国首领,后世尊她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女神、美神、华夏母亲。泾川是西王母的出生地,又是发祥地,更是中国最早的西王母祖庙所在地。

3、庄浪云崖寺

云崖寺位于庄浪县东部,陇山山脉西麓,关山深处,距县城28公里。云崖寺始凿于北魏晚期,由竹林寺、大寺、西寺、朝阳寺、金瓦寺、佛沟寺、红崖寺等组成,现存窟龛19座,石造像18尊,泥塑55尊,壁画14平方米,明碑2通,是中国石窟史上大规模开窟造像之风的最后止息地,也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集大成者,对研究我国晚期石窟与佛教艺术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庄浪的石窟寺开凿于西秦,发展于北魏,唐朝时达到鼎盛。历史上曾与崆峒山、麦积山、仙人崖等胜地齐名,是一座雄居奇峰秀岭中的历史悠久的石窟群,北魏以来就是僧道隐士向往之所。

云崖寺以山崖悬空如云而得名,以北魏石窟群而闻名。众山环拱,悬岩如厦、绝壁如堵,寺覆岩下,雨不能及。以主山白云洞为主的云崖寺周围有四台,东台观音山,似仙妹擎天,上有湘子洞;南台龙山,如青龙横卧、葱郁蜿蜒,又名“试斧山”;西台罗汉崖,又称“仙人头”,怪石垒垒,似罗汉排坐;北台棋盘岭,四台之外,还有麦垛山、狮子岭、罗汉洞、秋千架、笔架山、竹枝峰、姊妹峰、三仙崖、余洪鞭、响铃洞、行军峰、狐仙洞、石垛子等奇峰异岭。

云崖石窟塑像造型生动、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红崖寺洞大佛多,其中千佛洞以其阵容庞大,造型优美而著称。云崖寺景在下,山在上,山水、石窟、佛像之间相互依存,每座山每尊佛每一座石窟的背后,都值得去欣赏拜谒解读。  2006年6月,云崖寺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泾川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位于泾川县城东泾河北岸,建于北魏时期,与庆阳北石窟寺并称“陇东石窟双明珠”。

南石窟寺俗称东方洞,窟龛开凿在泾河北岸红砂岩上,现存5窟,1号东大窟和2号西小窟保存较为完整。东大窟为南石窟寺的主窟,结构独特,造型宏伟,入窟后迎面三壁围立高达2米多的7尊佛像,两旁有13座胁侍菩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为北魏风格。窟顶布满浮雕,诸如舍身饲虎、宫中游戏之类的佛经故事。雕刻简练概括,线条生动流畅。

其余4窟皆小,剥落处露出早期壁画,其风格与北石窟寺极为相似,故称姊妹窟。窟外崖壁上有小龛10余个,均系北魏、中晚唐开凿。佛传故事一个情节一组画面,主题突出,人物造型优美。其雕刻手法概括简练,纯熟自然,毫无生硬或造作之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窟内原有《南石窟寺之碑》(现存县文化馆),碑文650余字,详细记载了南、北两个石窟的开凿时间和主造者。此碑不仅是考证石窟创建年代的原始依据,而且也是研究地方志、职官的实物资料。碑阴所题58人的职官名录,可纠正《魏书》之误。此外,碑刻书法艺术也为后人所称道,被多种金石书籍收录其中。

1988年,南石窟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崆峒山下龙隐寺

龙隐寺位于平凉城西龙尾山侧,依山傍水,占地约300亩。据《平凉市志》载,寺原名兴教寺,建于汉代。“安史之乱”唐太子李亨西上平凉,夜宿寺中,翌年称帝于灵武,寺亦改名龙隐。

龙隐寺是崆峒山佛寺的下院,明代韩襄陵王“奉为香火,置田为庙产”,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有马氏妇募捐增修,前翰林院庶吉士张岗为之撰写了碑文。自古以来,龙隐寺是各地赴崆峒山游览、拜谒、进香信士往来歇脚之地。

龙隐寺所在的龙尾山,林木葱茏,面临泾水,寺建在悬崖上,山的中下部有四眼泉,寒暑不变其形,旱涝不改其盈。有一泉水从石缝间喷涌而出,遇到悬崖后旋转激散,形似以筛筛珠,水珠纷纷滴落潭中,形成平凉一景“龙泉滴珠”。

龙隐寺有龙泉滴珠、龙隐石窟、九龙戏水、白塔晚照、龙山峰火、龙泾堤苑、霞岭红叶等景点,信士、游客四时不绝。

6、闹市中的歇马殿

在平凉中心城区崆峒大道中段北侧的高楼大厦中,隐藏着一座不起眼的庙宇,名曰歇马殿,既是寺庙,也是道观。寺庙院内有明代国槐两棵,依然枝叶繁茂。

民间传说,歇马殿是唐僧西天取经归来遇大雨在此歇马而得名。历史的真相是,东汉永平八年(公元65年),汉明帝派遣郎中蔡歆、博士秦景等人赴天竺迎佛取经。两年后,汉使梵僧用八匹白马驮载着佛经、佛像,跋山涉水回洛阳,途经安定郡乌氏县(今平凉)时,因阴雨连绵行进困难,就在路旁一处宽敞的店坊里歇马休整。一月后,马队离开平凉向洛阳进发。因白马驮经有功,汉明帝就将洛阳新建的佛寺命名为白马寺,将驻过驮经马队的安定乌氏店坊扩建为佛寺,起名歇马殿。也就是说,先有平凉歇马殿,后有洛阳白马寺。

魏晋以后,歇马殿建筑初具规模,殿宇廊庑自成院落,僧房配殿错落有致,松柏花木郁郁苍苍,成为著名的古刹禅寺。唐宋时期,歇马殿建筑规模蔚为壮观,香火鼎盛。

历史上歇马殿几兴几毁,目前仅有明代部分残存建筑。史载,宋、元以后歇马殿一度曾为驿站,规模较大,唐“安史之乱”时,太子李亨从马嵬坡行驰平凉,驻于歇马殿,后移住兴教寺(改名龙隐寺)。清乾隆八年至民国二十二年,信众筹资两次修复歇马殿。民国初年,乡贤高溥明在殿院内办学。上世纪60年代,寺庙配殿厢房用于乡村小学教学,即今天的柳湖学校前身。

2004年,歇马殿开始大规模复建。如今,歇马殿与隍庙、宝塔、东湖、柳湖共同形成中心城区人文历史景观。

7、崇信武康王庙

武康王庙,又名李元谅寝宫,俗称城隍庙,位于祟信县城东街。

李元谅(732—793年),本姓安,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祖籍安息(今伊朗),粟特族,唐朝中期名将。李元谅年少从军,战功卓著。“平凉劫盟”时,救出副元帅浑瑊,迁右金吾卫上将军,赐名李元谅。贞元四年(788年),兼任陇右节度使。贞元五年(789年),李元谅新筑崇信城,取名“尊崇信任”之意,置崇信军,以防御吐蕃。贞元九年(793年),李元谅在任上病逝,时年六十二岁,获赠司空,谥号“庄威”。

据县志记载,祟信人民因李元谅“开拓疆土,修筑镇城,德彼民生,感恩王功”,于唐贞元十三年在县城东门外为其建祠塑像,春秋祭祀。

宋绍圣四年(1097年),崇信知县王需重新修缮庙宇。明洪武三年(1370年),庙宇迁建城内。天顺七年(1633年),崇信知县吉泰将原址四根宋、元时期携刻石柱移入,建亭于殿前。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崇信知县将大殿改为寝宫,另建正殿于前。崇祯六年(1633年)殿亭毁于战火,仅剩寝宫。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崇信知县陈兆康修缮大殿,并重修献殿、钟鼓楼、戏楼、山门、东西牌楼等,文革期间毁损。  2001年6月,武康王庙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平凉延恩寺塔

延恩寺塔,俗称“大明宝塔”,位于平凉市区东宝塔梁上。延恩寺塔所在地原为延恩寺,曾发现明初延恩寺断碑。

《平凉府志》记载,延恩寺塔是当时笃信佛教的韩昭王朱旭櫏的夫人温氏,为纪念已故丈夫,耗工十载建成。宝塔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正德十年(1515年)、天启七年(1627年)及1985年重修。塔体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石质塔基,通高33.5米。第一层朝南开券门,门楣上方嵌有楷书“大明”匾额。从第二层起,四面开门龛,仿木窗棂、围栏、斗拱。琉璃瓦盖顶为覆盆式,顶端立小铁塔一座,形体与主塔相仿。

民国时期,冯玉祥在此创办军事学校,培养抗日将士,附属建筑拆除殆尽。

20世纪五十年代平凉曾多次发生地震,宝塔六七层被震裂,塔刹被震倒。1985年,甘肃省文化厅拨专款10万元对宝塔进行了维修。

大明宝塔与崆峒山凌空塔遥相呼应,堪称平凉“古塔双璧”。2006年,延恩寺塔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静宁清真寺

静宁清真寺,位于静宁县城关镇站院巷内,是平凉境内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明代古建筑。

《静宁县志》记载,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6年),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翻修扩建,后又多次维修扩建。

清真寺是一座典型的中式风格建筑,现存建筑为院落式布局,坐西向东,中轴线上自西向东,依次有礼拜大殿、邦克楼、牌坊,南北两侧有厢房。礼拜大殿砖木结构,平面呈凸字形,由悬山卷棚勾连搭前殿、单檐歇山顶正殿、悬山顶后殿连接。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390平方米。中门上悬挂有民国十七年(1928年)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赠送的“见义勇为”匾。殿内有木雕图案20幅,砖雕花卉12幅,前卷棚内天花板镶嵌83幅花卉图案。正面明间装三道木槅扇门,门楣均木雕米格纹,梁枋施彩绘。古寺建筑全貌颇为考究,传说是聘请四川名匠仿效当年刘备金殿建造的,对研究明代建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003年,古寺列入甘肃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崇信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崇信县城北。元代此山就有寺庙,凤翥山上有泉,泉在磬石古柏之下,柏形如龙,文人雅士称“古柏龙蟠”,因龙伏于泉,故称龙泉寺。

据考证,龙泉寺起初是家庙。明万历年间,邑人梁大德任河南孟津知县卸任后,以铁盆盛五色鲤鱼载归故里,养鱼于山上。清初知县武全文,刻立石碑题名“化鱼沼”,修建了佛殿,并开设学堂教子弟读书,后经历代不断修葺,遂成为崇信名胜之地。

龙泉寺陡壁悬崖上原有三清、玉皇、药王、庄子、梁家祠堂等11洞,东西两台有公刘、土地、龙王、太白等6座庙宇,还有山门、戏楼、混元宫。西台为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生息繁衍遗址,距今约四五千年。

民国29年,崇信县政府在此建抗日阵亡将士忠烈祠。天下名山属僧道,龙泉寺释道两教并存,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为庙会,商贾云集,十分热闹。

龙泉寺以山闻名,以泉著称。一年四季泉水长流不涸,水质清甜爽口。寺周围水流淙淙,树木葱郁,鸟鸣婉转,曲径通幽,俨然一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