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荐书堂>《泾州儒家遗产史》 >> 正文内容

明朝泾州书院:明分守关西道右参政胡松撰《仰止书院记》碑

2020年05月22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明朝泾州书院:明分守关西道右参政胡松撰《仰止书院记》碑

明赵时春《平凉府志》学校观条下载、清乾隆《泾州志》艺文志、1996年版《泾川县志》艺文志散文条下载:

仰止书院记

明·分守关西道右参政  胡松

先是参政迟公凤翔于城南之麓建麓城书院,参政胡公加完饰焉,锡嘉名曰仰止。

泾汉安定郡始城在泾北水浒,数被水害,故徙今治,迩于南高峰。麓城半在麓而麓又甚高,俯视城下寺观居民,历历在足下。前分守迟公筑堂三楹,庑六楹,以便诸生讲习,匾曰:“麓城书院”。然堂建而未垩,无周堵,道蓬弗不治。余继公来莅斯,登麓仰顾高峰,俯瞩泾汭回中,映带左右,而又鲜喧(言华)湫洳之逼,信学子讲道游艺之所也。余为甏道筑墉,涂饰整漫,翼以栏槛,暇日登临,称胜概焉。取诗语“高山仰止”易今名称,将使学者俯而学,仰而思焉。夫山以高为尊,行以景为大,古之所谓景行云者,盖不可胜数矣。学者之所习闻,少小之所诵法,旦夕出入于其宫墙门屏者,不有先师孔子七十二子之徒耶?然概称七十子泛而寡要,径师孔子大而难入,无已,则学颜之学乎?颜之学在于不贰过,不迁怒,视、听、言、动之无非礼耳。善乎董生之言,事在勉强为之而已矣。是以百川学海而至海,百川学山而不至山,故在学者反思而自得焉。诗曰:“其谁知之,盖以勿思。”故当思其本矣。夫惟君子思焉,而察见本原之地,以先立乎其大者,养而勿失,用为揆物宰事之权,弗使昏昧放逸,由勉而贯以企几仲尼之堂,是余与迟公所为厚望于泾人也欤!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