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涇川:先富幫后富攜手奔小康

2016年10月31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今年國慶節期間,涇川縣高崖村的鄉村游吸引了不少城裡人。新農村、新生活,不僅讓高崖人過上了幸福生活,也讓城裡人羨慕不已。

雙聯行動實施前,高崖村是涇川縣北部山區的一個貧困村,全村有584戶、2556人,其中貧困人口就有216戶、972人,佔全村總人口的37%。省委宣傳部把這個村作為聯系點后,領導和干部多次深入村社搞調研,入戶了解民情,幫助村民理清脫貧致富的思路,立足現狀解難題,辦實事,加快了高崖村的發展步伐。如今,高崖村人均有一畝挂果園,新建了千頭肉牛養殖小區,農戶新增肉牛314頭,增收63多萬元。村裡修建小康屋138戶,建成了高崖村文化大院,成為“綠樹掩映、文化傳承”的鄉村游好去處。

高崖村在雙聯行動中發生的變化,是涇川縣探索開展“先富幫后富、共同奔小康”活動的一個縮影。全縣深入開展了以“一個黨員致富戶幫扶一批困難黨員、一個產業帶頭人扶持一批貧困農戶、一個產業協會引領一項增收產業、一個民營企業家幫扶一批特困農戶”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幫扶活動,引導全縣1962名“先富人員”、331名在外成功人士與2756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進行“點對點”幫扶,有效擴大了雙聯行動覆蓋面和扶貧攻堅精准度。通過產業融合理念,堅持把培育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作為開展雙聯行動、實施精准扶貧的核心任務,通過項目扶持、協會引領、大戶帶動等措施,引導扶持干旱山區以核桃為主發展雜果產業,川區以日光溫室、鋼架大棚為重點發展蔬菜產業,在具備養殖條件的貧困鄉村發展畜牧養殖,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通過市場運作理念,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群眾主體、企業帶動”發展模式,緊盯終端市場需求,引導龍頭企業、中介組織、產業協會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發展訂單生產,全面提升產業發展的市場化程度。通過本土創業理念,充分挖掘全縣10萬勞動力資源潛力,吸引本地勞動力轉變觀念,廣泛參與產業開發,真正把勞動力資源連接在了產業鏈上,實現了勞動力就地轉移,解決了產業發展中勞力不足的問題。

涇川縣還鼓勵和引導非公經濟人士在雙聯行動中建功立業。先后有隴原紅果品公司、南北購銷公司等95戶企業與貧困村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為貧困群眾提供融資擔保、就業崗位和產銷服務,形成了政府扶貧、企業盈利、群眾脫貧的共贏模式。

同時,縣裡持續擴大了“雙聯惠農貸款”規模,緊盯貧困群眾產業開發方面的現實需求,為2316戶貧困群眾協調發放貸款1.09億元,扶持新植果園,發展設施蔬菜,建辦養殖小區,有效解決了聯戶干部沒抓手、群眾脫貧缺資金的問題。持續擴大林權抵押貸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規模,大力支持信用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組建農村扶貧資金互助合作社,協調發放涉農信貸資金4.86億元,有效破解了貧困群眾發展資金不足的難題。全縣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証試點為契機,引導農村土地向家庭農場、經營承包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效流轉。如今,全縣累計流轉農村土地9.6萬畝,新建千畝果品園區28個、蔬菜園區12個,貧困群眾在特色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中實現了脫貧增收。縣裡通過推行“企業+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扶持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88個、家庭農場5個、產業化龍頭企業8個、中小型冷藏庫42個,建成隴東果品物流園區。支持正大飼料等龍頭企業領辦產業基地,帶動1560戶貧困群眾通過參股、投勞等方式參與經營,有效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能力。

在雙聯行動中,涇川縣還大力實施了“文化引領”行動,在新農村建設中融入了產業、生態、文化、旅游等元素。目前,全縣新建鄉村舞台158個、農家書屋215個,建成隴東特色文化大院10處。通過廣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千台大戲進農村”等群眾文化活動,讓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奔小康的路上同步提升。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