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举行第四届海峡两岸共祭西王母大典

2016年08月20日 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中国人对于“王母娘娘”这个名字,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却鲜少有人知道,“王母娘娘”文化的诞生之地,是在甘肃泾川。

  8月20日上午,西王母文化故里——泾川县王母宫内肃穆庄严,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同胞。第四届共祭华夏母亲·西王母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海峡两岸人士携手共祭西王母,虔诚祈福中华统一繁荣昌盛。

  上午10时,共祭大典正式开始。仪式由平凉市政协主席、统战部部长毛文平主持。

  随着祭乐奏起,全场肃立;击鼓34通、鸣钟9响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最高礼数。各界人士面向西王母大殿肃穆伫立,共同缅怀华夏母亲西王母,表达着对华夏母亲的无限崇敬之情。

  随后,平凉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奋彦恭读祭文,歌颂华夏母亲西王母功德,祈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文祭既成,武祭遂起。在雄浑庄严的音乐声中,以天、地、人为主题的乐舞告祭开始。天为始祖,演员身着兽皮,手持骨棒弓箭,描述先民狩猎归来祭祀苍天,寓意对祖先敬畏之情;地为生母,场内狮鼓隆隆,疏密有致,寓意大地搏动,万物生发;人为和合,演员捧寿桃荷花,着荷花衣饰,寓意西王母高贵圣洁。

  乐舞告祭后,参祭人员依次敬献花篮,行祭拜礼,表达对华夏母亲西王母的无限敬仰和感恩之情。

  本次共祭活动,由甘肃省台办、甘肃省妇联、平凉市人民政府、市政协主办,平凉市台办、市妇联、泾川县人民政府、泾川县政协承办。参加活动的中央及甘肃省领导同志有: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张景辉,国台办联络局副局长李勇,全国妇联联络部副部长宋文艳,甘肃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赵祥明,甘肃省台办主任王锋、妇联副主席董晓玲等;

  参加共祭活动的台湾同胞有: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政则,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委员会编审朱佑仁,台湾妇女会理事长黄巧匀,台利康集团董事长王龄娇,嘉义市妇女会理事长李淑娟,台湾政治大学教授、作家方俊吉,台北松山慈惠堂委员郭正荣,高雄市茄定区社区理事长联合会会长郑志成,台北市文教交流发展协会顾问、台北市文化大学史学教授周建,屏东县育平小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欧东林及台湾企业界、宗教界、文学艺术界、基层社团等嘉宾代表;

  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副主席高建群,甘肃省作协副主席牛庆国、马青山,《当代》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孔令燕,《人民文学》杂志编审杨海蒂,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原西安易俗社社长冀福记等大陆文化界人士一同参加了共祭典礼;

  中共平凉市委书记郑亚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雪峰,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王奋彦,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复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乔英,市政府副市长王学书,市政协副主席李应学及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嘉宾;青海省湟源县有关领导,泾川县全体县级领导、县级离退休干部,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驻泾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县直有关部门干部职工代表,街道社区居民代表、非公经济人士代表、道教界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共计1200多人参加了共祭大典。

  据介绍,共祭华夏母亲西王母活动始于2013年,已成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盛会。泾川县是西王母降生地和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的泾川王母宫是国内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被誉为“天下王母第一宫”。始于北宋开宝元年的西王母庙会,截至2016年已举行1048届,千年流传的西王母祭祀仪式、王母蟠桃会、采圣水仪式等成为泾川独特民俗文化象征,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9年,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正式确立泾川是西王母降生地和西王母文化发祥地的地位,授予王母宫“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称号,授予泾川县“中国西王母文化名城”。2013年,泾川县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命名为“国际西王母文化研究基地”。2015年,被中央台办、国台办联合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以西王母文化为纽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泾川县成为全省对台工作重点县。在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开展学术研讨,创新工作载体,拓宽交流渠道,引入项目资金,有效发挥了西王母文化在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作用,形成了具有泾川地域文化特色的对台文化交流机制。1999年至今,泾川及台湾中华道教联合会等团体在泾台两地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研讨会及大型西王母文化交流活动,成功组织了“迎请西王母、东王公、瑶池金母金身赴台巡安”、海峡两岸陇东佛道文化暨大云寺舍利文化学术研讨会、“王母故里·和谐之夏”音乐会等大型交流活动。2013年成功举办了第五届海峡两岸西王母(华夏母亲)女性文化研讨会,两岸高层及著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首次提出了“华夏母亲西王母”,确立了泾川是华夏女性文化传承保护地,农历七月十八作为华夏母亲节等学术成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