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经济建设 >> 正文内容

泾川全县1-10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1年11月18日 来源:泾川网 点击数:

  今年以来,全县经济运行呈现出平稳开局、扎实推进、协调发展、质量速度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预计到年底,可全部完成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

  一、主要特点

  (一)发展速度稳步加快,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粮食生产连获丰收,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产量预计实现15.81万吨,同比增长6.1%,其中夏粮产量完成6.15万吨,比上年增加1052吨,增长1.7%,亩产达到182.7公斤;全年蔬菜产量预计达到18.13万吨,同比增长1.3%;全年果品产量预计达到25万吨,同比增长16.6%,优果率和商品率分别达到70%和96%。截止10月底,全县牛、猪存栏达到10.49万头和12.7万头,同比增长5.3 %和9.2%,牛、猪出栏4.98万头、9.91万头,同比增长1.8%和11.3%。鸡存栏92万只,同比增长1.7%;鸡出栏32.5只,同比增长8.3%;禽蛋产量3020吨,同比增长10.2%。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重点企业运转良好。全县初步形成以食品饮料、轻纺化工、饲料加工、机械修造、新型建材五大行业为支撑,浓缩果汁、啤酒饮料、原煤、酒精、棉纱、肉制品、陶瓷制品等240多种产品为主导的地方工业体系。1-10月份,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1.4%;完成工业增加值7.56亿元,同比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3亿元,同比增长40%;完成工业增加值1.09亿元,同比增长9.3%;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79.3%;实现利税4198万元,同比增长33.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12.7%;完成工业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9.2 %;实现利税2445.4万元,同比增长9.0%。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10月份,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69亿元,同比增长28.4%。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5.87亿元,同比增长24.4%,农村投资完成3.82亿元,同比增长64.06%。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零售总额较快增长。止三季度末,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8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31亿元,同比增长19.5%;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37亿元,同比增长24.8 %。

  旅游开发持续加快,旅游收入不断提升。止三季度末,全县旅游接待人数73.33万人,同比增长18.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94.6万元。

  财政收入运转良好,惠农支农持续推进。1—10月份,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6026.7万元,同比增长27.7%。争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4.1亿元,发放22项惠农支农资金1.03亿元,同比增长14%,发放家电下乡补贴309.7万元,发放农机具补贴330万元,同比增长3.1%,受益农户986户。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截止目前,全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23万人,同比增长6.35%。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7.2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607人。1—10月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4048.4元,同比增长31.9%;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763.87元,同比增长8.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459.5元,同比增长23.8%。发放城镇居民医保补贴210万元,同比增长61.5%。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29.7万人,疾病预防接种率均达到96%以上,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7632人、糖尿病患者1430人,规范管理率均达到100%。新农合参加人数30.6万人,参合率达到98.2%。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基础建设进展顺利。止三季度末,全县共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6项,总投资6.53亿元,落实到位资金3.96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3项,总投资5.13亿元,落实到位资金3.56亿元。全县农村危旧房改造开工建设1900户,通过验收1028户,拨付补助资金412万元;累计发放廉租补贴652户70万元。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780万元,建成大口井6眼、500立方米蓄水池2座、800立方米蓄水池2座,埋设各类管道132公里。“一池三改” 项目开工31个村1720户,建成1635户,累计发放太阳灶9660台。党原、红河等四乡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衔接争取扶贫资金1087万元,砂化道路6条7.7公里,配套暖棚牛舍371座,栽植苹果苗木14万株,实施“五改三建”140户。建成通村硬化路11条39.1公里,建成行政村停靠点7个,蒋家大桥改造完成投资350万元。农电网改造完成91.1公里,新建农网21.29公里。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播种面积同比增加,养殖规模逐步扩大。2011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9.41万亩,比上年增长4.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77万亩,比上年增长4.4%;油料播种面积10.41万亩,比上年增长2.6%。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3.64万亩,比上年增长2.5%,新建果园5万亩,今年新增挂果面积1万亩。全县建成养殖小区12个,大型养殖户12户,饲料加工厂4个,肉鸡孵化场1个,养殖生产链条不断完善。

  民营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增速较快。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工业企业164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户,集体企业8户,民营企业达到154户,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93.9%。1-10月份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25.96%;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3亿元,同比增长23.4%。重工业总产值增速快于轻工业2.56百分点。

  一、二产业投资增长较快,重大项目拉动明显。1-10月,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设施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一产累计完成投资3.26亿元,同比增长2.36倍;第二产业仍占投资主体地位,保障性住房、工业园区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至目前,二产累计完成投资16.8亿元,同比增长37.9%。至10月底,全县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完成投资15.02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量49.37%,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累计完成投资10.13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34.1%。重大项目的开工实施成为今年投资增长的主力军。

  商贸体系不断完善,消费拉动持续增强。随着我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县域商业圈建设初具规模,农村流通体系逐步完善,商贸集聚区的辐射力、集聚力不断增强。止9月底,全县实现销售和营业额16亿元,同比增长29.7%。

  二、存在问题

  (一)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1、一、二、三次产业比例尚不合理。

  止三季度末,全县一、二、三次产业比为33.2:26:40.8:,一产所占比例依然较高,达到33.2%;二产仅占26%,距降低一产比例,提高二、三产业比例的合理目标仍有差距。

  2、工业经济总量偏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过少。

  目前,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7户,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872.1万元,仅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14.4%,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过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链不完整,致使工业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优势不明显,在周边县市中的竞争力不强。全县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也只有164户,个体工业在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

  (二)产业发展不够均衡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均衡。

  城镇工业投资增速相对减缓。与去年同期相比,1-10月,城镇工业投资完成7.17万元,同比减少23.2%,呈负增长态势。旅游产业和公共设施管理、文体基地建设项目投资相对滞后。止10月底,全县人文和生态旅游环境建设累计投资6000万元,仅完成全年计划总投资的30.1%。

  2、批零住餐行业间发展不均衡。

  目前,全县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共5家,主要分布在图书、农资、百货、粮油购销和住宿餐饮行业,涉及行业面较窄,对全县消费市场带动作用不明显。行业之间发展不均衡,零售行业仍是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力,批发、住宿和餐饮行业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依然较低。

  三、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优化产业布局,不断提高科技含量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紧紧围绕“三二一一”发展战略,着力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开发,调整农业产业布局,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深化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升级落后企业,扩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推动龙头企业建设。

  加强商业网点合理布设,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在我县现有商业网点基础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继续加强乡镇商业圈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流通体系,着力加快农村边远地区网点布设,调整商品结构,提升商品层次,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二)继续改善服务环境,不断加强基础建设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严格执行粮食等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和保护价政策,确保农产品价格处于合理水平。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做好城乡一体推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强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项目监管工作。大力做好资金、技术、项目的引进工作,加大引进项目的管理和评价分析,做到重点、效益、速度、质量的有效监控;加强招商引资与本地企业及主导产业的对口衔接,把主导产业链纵向做长,横向做大,整体做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大项目成为大产业,发展成大基地,促进招商引资实现预期目标。

  优化环境,鼓励和扶持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促进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三二一一”发展战略,着力加快工业项目基地建设,积极创造加快工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一、二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对第三产业的持续需求。

  (三)继续强化市场监管,防止物价再度反弹

  加强市场价格监测监管工作,防止物价再度过快上涨。一是要防止权重大的食品类价格上涨;二是要防止生产价格上涨向消费价格传导。做好困难群体救助和困难企业帮扶工作,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关注困难企业,积极帮助因资金、原料等因素影响开工不足的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