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泾川文艺 >> 正文内容

在历史走过处

2011年09月23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因为做项目的关系看了些民族学方面的东西,于是乎憋一篇研究报告憋不出来的我,倒憋出点别的什么.

  首先关注的自然是满族的先祖女真人.说起这个自然眼前是血肉模糊、战马驰骋的战场景象,不过镜头拉到金末元初,就成了残兵败将抬着战死的皇帝完颜承麟一路丢盔弃甲,仓皇奔泾州而来的颓丧样儿。当时景象必然凄惨无比,金国大势已去,两千人马狼狈不堪的投奔芮王守墓军队。男人形销骨立,女人衣不蔽体。

  放下这一段皇族败落史不说,就转回今天的泾川。完颜世族历八百年兴衰而认祖归宗,现在的完颜村已是融入中国广大农村的一部分。田里种玉米、麦子,院子里坐着女人跑着狗,村头转悠着刚打工归来的染了黄毛、穿着紧身裤的小青年。

  纵观他们的历史让我遭受的心理震撼很大。我坐在图书馆随意翻看一段《金史》,那历史像在手中握不住的白沙,站在完颜村的祠堂前,却看见了村里平静的潮湿的空气。一静一动,雷霆震怒,江海清波。

  看不见皇族泱泱大气,看不见战火硝烟仇深似海,看不见颓唐,看不见你曾以为的那些历史,只有一条黄狗慢慢扫过墙根。

  在我就要以为历史是个屁的时候,却又忽然看见了“目前泾川县具有完颜血统的人已逾二十万人”。时间是什么?历史是什么?什么研究什么学派统统只是历史的走狗,八百年光阴就躺在我的血里。

  其次关注的是羌族。这个古老到关于他们的记载只有寥寥几万字的民族,他们在哪里?那个不断犯边、不断迁徙,最后消失在广漠的草原中的民族。

  自然我们现在羌族是很年轻的,她与那个从汉民族未曾兴起就驰骋在北方大地上的古羌族隔着千山万水、千年时光。从《后汉书·西羌传》中能看到烧何羌在汉顺帝元年迁到安定郡,后来“其种人三千人”又迁到今庆阳西北一带,而散布在广大渭河北岸的罕开羌,却是以“井”为姓,村以姓名。至今在渭河北岸依旧有些村庄的地名中含有”罕开”二字.西夏王族史中,有一股嫡系羌人“左惟窑族居荔原堡”。我斗胆妄加猜测,“荔原堡”是不是就是现在的荔堡原。那么泾川荔堡的民族成分风俗习惯可能就能找到古羌族的蛛丝马迹。那现在荔堡原上的口姓族人或许就获得了对自己熊猫姓氏的解释。

  我曾经以为的古老的、腐朽的、飘渺虚假的历史,她哪里也没去就在那消失的地方生根发芽,开出了时光的答案。

  又想起了自己最喜欢的海子的几句诗: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谁见过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你我都站在历史中,只是当时已惘然,待到重回日,已是山花荼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