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随笔记事 >> 正文内容

泾川中街小学回忆录

2010年09月04日 来源:平凉新闻网 点击数:

  回老家一次,得到一本《泾川县中街小学校史》,2009年的新版,主编为王保有,是该校第42任校长,该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是本好资料。

  泾川县中街小学是县城创办最早,地处县城中心,设施又比较完善的小学校,因我家兄弟姊妹大多都在这个学校发蒙上学,所以感到特别亲切,鉴于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我只选择其中我所关注的内容作点介绍和回忆。

  《校史》中有历年毕业生中学有所成者的“荣誉榜”,其中有我的小弟郭万武,他在澳大利亚从事教育工作己有20多年时日,但《校史》该篇介绍中并没有提及这一能为学校增色的成就;《校史》中还列有历届毕业生的名单表,占了全书很大篇幅,如1972年就有我的妹妹郭万霞,73年有郭万武。但也有缺失,像我毕业的60年和三弟毕业的62年,就都没有相关资料。

  《校史》中有幅“解放初期中街小学布局图”,注明是“根据老校后王金回忆绘制”。王金生是和我前后的老校友,图中所示正是我在此上学时(1956-1960)的面貌,回忆是准确的。其中校舍区和操场之间有2-3米的落差,操场要低很多,到那里要下几个陡坡或台阶,图中是用色彩等高表示的。

  校舍区和操场衔接处有棵树的图示,那是一棵百年树龄的大槐树,华盖虬劲,58年被砍伐炼了钢铁。

  一条小路(中兰色所示)从中山街开始,向西拐了个90度的弯,穿过三排教室(深兰色所示)直到大礼堂前的小广场,这条石子小路还是我们勤工俭学参与铺成的。小路和第一排教室相交处是校大门(此处图示不太准确,大门和两边的教室是联成一片的,门厅是个过道。校门顶部外观为三角形装饰,应为解放前的建筑样式。进校门后要下1米多高的斜坡,也就是说图中“浅兰色”所示区域,地形要比校舍区高一米多,和操场形成三级阶梯,但三处各自都很平整)。

  和第二、三排教室相交处是另外两个过道,第二个过道北的小广场上几棵树的图示,是文庙原有的大柏树,现实中是紧挨第三排教室的,没有图示那么远,其中西边的柏树下有口大铁鼎,1米多高,撞击铁鼎就是上下课的铃声。大约在58年后,此处又建了两栋新教室,东西各自独立,没有过道,图示也未载。

1958年大炼钢铁时的合影照

  合影照的地点是在上面(布局图)说的第一个过道处,墙面上的标语应是“政治挂帅”之类,这是当时的流行口号,只不知怎样排列?过道内的标语是过渡时期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都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

  58年的大炼钢铁我们都参与了,在操场的南面挖个坑,上面泥个炉子,把学生上缴的各种铁锅、铁铲等铁器丢在炉内用火烧,直至溶化成一大块就算成了。照片大概是总结表彰会后照的,勉强看得出中间一位老师是刘冬福先生,他后来一直在学校主持教务工作。

1969年的运动会

  这是69年运动会的照片,我所关注的是操场后面的城墙,和我上学时没有任何变化,破败而荒凉,它是县城西城墙的一部分,其修建历史可以追朔到明清时期,城外面有护城河,因为没有水只是条干沟,泾川县城的老城墙现在大概都已没有了,此照就很珍贵。

  这是60届毕业生甲班的毕业照,也是我毕业的那一届,当时有甲、乙、丙三个班,我在丙班,没有单独照像,但我保留有一张三个班在一起的合影(见下图,背景是大礼堂小广场西侧的学生舒舍前)。我也为此写过一篇文章,祥细介绍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浏览

  这里着重要介绍的是照片的背景——大礼堂,最早是文庙的大成殿,始建于明代。民国24年(1935年)泾川县立第一完全小学由后来的南关小学(今合志沟回民小学校址)迁至文庙,第二年更名为泾川县文庙小学,既是现在的中街小学,我上学时老百姓仍然称它为“文庙小学”,搬迁时文庙大概作过较大的补充和调整,如:据说毁于“文革”的城隍庙木构牌仿即是其时由文庙移出的,(58年后,隍庙为县城的露天影院,戏台拆了盖了间放影室,木牌仿就用来挂银幕)。

  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教室就曾设在大礼堂里,所以比较熟悉,殿堂十分高大宏伟,有四个粗大的柱子,西侧有丹樨,是供奉孔圣人的地方,大殿外有个三角形舞台,应该是建校时添建的,当时学校开大会或文艺演出就在那里,顶部外观是传统的大屋顶式建筑。照片左侧的那间小屋是当时学校的图书室。

  这么好的古迹早早就被破坏了,拆掉盖了楼房,所以,这张照片就尤显珍贵,仅管它并不完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