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古今之缘 >> 正文内容

泾川的两顿大灶饭

2010年03月22日 来源:平凉信息网 点击数:

  我吃得第二顿大灶饭是在60年的8月间。那时我刚小学毕业被平凉艺校录取,正愁没有路费,父亲意外的为我接到了一个勤工俭学的活。原来,父亲在县手工业联社时兼顾为建筑物安装玻璃,59年底调入县文化馆后就不允许再干这类活了。当时新集公社新修了几排房子,为安玻璃找到了父亲,父亲便让我去锻炼锻炼,顺便挣点上学的费用。

  新集是灵台县最南端的一个小镇,紧邻陕西的陇县、千阳,由一条著名的“千阳岭”阻隔着。因58年泾川、灵台、崇信“三县合一”,都归泾川管辖,新集公社也就成了泾川最南端的一个公社,距离县城有一百多里路。去时,在新集公社一位干部(他的一条腿有点瘸)的带领下,整整走了两天,晚间住在朝那公社,饭也是在公社干部食堂吃的。

  新集紧靠万宝川,是个很有名的农场。60年的农村经济已到了一厥不振的地步,主要是没吃的,人人饿肚子,于是民间有:“万宝川有万宝,想吃啥就有啥”的传闻,许多人外流就都逃到了那里,于是万宝川名声大振。但我在那里呆了一周多时间,感觉和外界没多大差别。

  镇子很小,紧靠千阳岭,的大山脚下,蔽塞偏僻,冷清寂莫,几间商铺几乎没什么商品可卖,唯一不同的是万宝川有大量的梨树,但梨子的质量很差,渣多肉粗水份少,农场便把它煮熟了后运到商店里出售,每天有那么几筐,由于居民少,也没有人抡购,这和泾川县城有很大区别。每天下午,我总要买一斤,坐在镇中间的一棵大树下消受。

  一周多时间挣了30多元的劳务费,这是一个不小的收获,要知道那时人民币最大的面值是伍元钱。回程时,公社领导特意为我找了一位同路,并嘱路上好好照顾。同路姓李,是父亲在手工业联社时的同事,作铁皮工,当过兵,年轻力壮,一百多里路一天就赶到了泾川,一路上我几乎都是小跑着才能跟上。

  中饭时份,我们赶到了上梁公社地界(现属灵台),“同路李”便说要找家食堂吃饭。那时农村还在吃大灶,因为“吃饭不要钱”,集镇都没有经营的饭馆,所以,很有经验的“同路李”连公社所在地都没进去,通过打问,直接就到了一家农村大食堂,开始吃我的第二顿大灶饭。

  吃饭的村子很大,但很冷清,难得见到人影,可以用“死寂”来形容。食堂所在地也是一家“三合院”的明庄,和我家老宅相似,只是我家老宅大门向东开,进门是个横向院子。而这家院落的大门朝南开,进门是个纵向院子。门内的第一间房子就是厨房,后面许多间房屋大概以前也是供社员吃饭的攴厅,这时都锁着门。厨房里两个中年男子是炊事员,脸上毫无表情,此时开饭时辰已过,“同路李”向他们说明吃饭的来意,他两人抬开笼递,捡了两个当地叫“金裹银”的馍(用白面包上玉米面蒸成的扁状馒头),两碗清汤和一碟萝卜菜,我们俩人便蹲在地上吃起来。中间有一两家人来打饭,领到的都是纯玉米面的发糕和一罐清汤,连萝卜菜也没有,令人滞息的是所有人几乎都没有语言,一切都在沉默中按步就般的进行。原来,因粮食耗尽,食堂难以为继,社员们早已不在一起就攴了,开饭时每家都来领点馍回去,自已添点野菜度日,“金裹银”还是专门为过路客人准备的——我真钦佩农民兄弟的憨厚。

  庆祝吃饭不要钱

  根据《泾川县志》记载:

  1960年冬农村食堂停办

  1958至1961年,由于天灾人祸,生活困难,人口连年下降,4年共减少1,1627万人,年均减少2906人。(不知是否包括灵台和崇信?)

  1960年因连续两年口粮安徘过低,农民生活困难,出现人口浮肿、干瘦和外流,发生非正常死亡,全县人口比1959年减少8697人。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