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杜赟清:从现存遗迹再论甘肃泾川县南石窟寺的分布范围

2023年12月07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摘要】甘肃泾川县南石窟寺,目前普遍认为其仅有1-5号窟,1号窟为北魏奚康生主持开凿,4号窟为唐窟,其余3窟皆为空窟。而泾川南石窟寺文管所也是以这5窟为南石窟寺的保护范围,这就使得社会各界认为南石窟寺的分布范围就是以上这5窟。然而,在这5窟东西两侧,还并列分布着82个大小不等的石窟(现称为“蒋家坪石窟群”)。从这些现存的石窟遗址来看,其年代从北魏到唐、宋不一,有些石窟更是存有早期造像及唐代壁画。同时,有些石窟及窟前的建筑痕迹,更是与南石窟寺联系紧密。

【关键词】泾川南石窟寺;蒋家坪石窟群;石窟遗迹;分布范围

北魏永平二年(509)庆阳北石窟寺建成,次年(510)泾川南石窟寺建成,两所石窟寺皆为“泾州刺史、安武县开国男奚康生造”[1],南北直线距离不足40公里。相同的开凿者,近似的开凿背景、相像的主窟型制,让南、北石窟寺成为陇东地区早期石窟的典型代表;同时,也因相同的“七佛”题材造像,让这两所石窟成为研究国内北魏时期“七佛信仰”的重要代表石窟。

目前,对于这两所石窟寺的研究,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南、北石窟寺,以南石窟发现最早。早在1925年, 第二次福格中国考察队就在泾川泾河以北发现了南石窟寺,并据《南石窟寺之碑》推断了“北石窟寺”存在的可能[2];1983年10月,甘肃省博物馆张宝玺完成《甘肃泾川南石窟调查报告》。而北石窟的发现,则到了解放后的1960年,由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陈贤儒、赵之祥等在陇东地区调查文物时发现,随之开始调查研究,并于1985年1月正式出版《庆阳北石窟寺》调查报告[3]。1987 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和庆阳北石窟文物保管所编著的《陇东石窟》出版,比较全面的介绍了陇东地区以南、北石窟寺为代表的石窟寺情况[4]。之后,相继有《北石窟寺》《北石窟寺论文集》《近五十年来北石窟寺考古研究综述》《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北石窟寺历代题记辑录》等众多研究成果出版、发表。对于北石窟寺的研究,成果颇丰。

而关于南石窟寺的研究,目前却仍显得相对薄弱。这其实与南石窟的石窟内容比较单一和匮乏有关。目前意义上的南石窟寺,仅限于1-5号这5个洞窟。除去1号窟(也称“东大窟” “七佛窟”)和4号窟(也称“罗汉洞”)存有造像、浮雕外,其余3窟皆为风化严重的空窟或僧房窟。目前的研究也主要以南石窟的开凿,以及1号窟和《南石窟寺碑》的研究为主,以杜斗城、宋文玉二先生的《南北石窟寺与奚康生》[5],魏文斌先生的《七佛、七佛窟与七佛信仰》[6],董华锋、宁宇的《南、北石窟寺七佛造像空间布局之渊源》[7],党燕妮的《<南石窟寺碑>校录研究》[8]为代表,而对南石窟寺历史发展及其分布范围演变方向的研究,则鲜有问及。本文基于目前意义上的南石窟1-5号窟范围,同时结合南石窟现存东、西两侧其余石窟及附着遗址,着重探讨历史时期南石窟寺的分布范围。

一、南石窟寺及周边石窟群

图1  南石窟寺及周边石窟群地形图(西-东)

南石窟寺位于泾川县城关镇蒋家村的王家山山脚位置。石窟地处泾河北岸,王家山南麓,开凿在距地面4-5米的红砂岩崖壁之上。目前意义上的南石窟寺,从东往西,共编有5窟,其中以与北石窟165窟风格及造像题材类同的1号窟保存最为完整。南石窟寺1号窟即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的七佛题材洞窟,平面呈方形,盝顶,宽18米,进深13.2米,高11米;南壁开有方形窟门,宽3.8米,高3.84米;窟门上有方形明窗,高1.5米,宽1米。窟内正壁(北壁)雕三佛四胁侍菩萨,东、西两壁各雕二佛三胁侍菩萨,窟门东西两侧各雕有一交脚弥勒菩萨和二胁侍菩萨。窟内共计佛像七身、胁侍菩萨十四身、交脚弥勒二身。另,窟内壁面与窟顶的连接处,浮雕有树下诞生、阿私陀仙人占相、逾城出家等佛传故事。2、3号窟为方形僧房窟,风化严重,无造像。4号窟为晚唐时期风格,平面呈方形,平顶,宽3米,深4.65米,高2.9米。窟内北壁存石胎泥塑菩萨三身,施有彩绘,但头部均残缺;东、西两壁可分上、下两层,上层各有4拱形龛,内同雕菩萨4身,高0.5米;龛间雕力士3身,高约0.3米;下层为1长方形龛,内各雕罗汉8身,像高0.5米。5号窟为空窟。

以上为目前南石窟寺5个洞窟的基本情况,也是目前最为学界所熟知的南石窟寺的分布范围。

在南石窟寺的东西两侧,是与南石窟寺所在的王家山绵延相连的一组东西走向的山体,在这组山体的崖面上,也是存有80余个大小不一的石窟,即蒋家坪石窟群。这一石窟群从西至东,长达1.5公里,南石窟寺正位于这一石窟群的中间位置,将这一石窟群分为了东、西两段。

图2  蒋家坪石窟群位置示意图

蒋家坪石窟群,现存石窟82个,13个窟有造像,造像共计53身。由于风蚀严重,窟内造像只存石胎轮廓;其中,以14号窟残存的唐代壁画、31号窟中心塔柱、45号窟的七佛造像痕迹、56号窟保存的一身菩萨头像最具代表性。

图3  图4  蒋家坪石窟群14号窟残存壁画(西南-东北)

图5  蒋家坪石窟群31号窟中心塔柱(南-北)

图6  蒋家坪石窟群45号窟残存七佛造像痕迹(南-北)

图7   蒋家坪石窟群56号窟残存菩萨头像(西南-东北)

14号窟位于南石窟1号窟以西约450米,现仅残存东北西三壁,南壁坍塌风化无存,东、北二壁残存有彩绘壁画及造像残存痕迹。其中,东壁存3小块壁画。东壁前侧(靠近窟口位置)壁画上部内容已不可辨,下部残存的壁画中可见2供养人形象:一人束高髻,插有发簪,着交领红衫,面部模糊不清,仅存腿部以上形象;一人梳抛家髻,插发簪,着白袍,面部模糊不清,仅存胸部以上形象。依发髻及服饰来看,以上两人都应为女性形象。东壁后侧底部残存壁画可见3供养人形象,均只见腿足部:两人着白色袍衫,一人着红色袍衫,3人均穿乌皮靴。依袍衫及着靴特点来看,这3人应为男子形象。壁画西侧存有一造像痕迹,可见腿足部,佛衣下摆外撇张开,具有北朝造像特点。西壁残存壁画内容不可辨,壁画下部残存一造像痕迹,同东壁残存造像痕迹风格一致。

31号窟位于南石窟寺1号窟以西约300米,窟宽3.7米,深3.16米,高2.74米。中心柱高2.74米,中心柱北侧中部残存一不规则长方形龛,高0.74米,宽0.4米,深0.3米,中心柱上部周长2.4米,中部周长2.9米,下部周长2.6米。东壁有通道与32号窟相通,通道高1.14米,宽0.53米,长0.97米。西壁有通道与30号窟相通。北壁东侧开有一小窟,进深1.54米,高1.8米,宽1.64米。

45号窟位于南石窟寺1号窟以西约200米,残存造像石胎15个,另有小龛内坐佛像9个。平面呈方形。距地表8.5米。窟口宽1.73米,高2.42米;窟宽3.79米,进深3.69米,高3.25米。从残存造像石胎来看,正壁(北壁)为三佛间以四胁侍菩萨形象,东、西两壁各为二佛间以二胁侍菩萨形象。这种“七佛八胁侍菩萨”的造像内容,很明显是受到了南石窟寺1号窟“七佛”题材 的影响。

56号窟现残存一被毁菩萨头像。平面略成方形。窟宽5.5米,进深1.9米,高2.33米。窟前部塌毁,仅存窟后少部分,北壁残存一菩萨头像,高1.3米,最宽0.9米,头像仅残存四叶冠,面部残,五官无,仅存头部后半部。

此外,在蒋家坪石窟群第13、43、44、66号窟内,也存在部分残存的造像石胎痕迹及题记。

13号窟残存造像石胎9个,分别位于北壁、西壁和窟门西侧小龛。平面呈方形。窟口高1.17米,宽0.89米;窟宽2.02米,进深2.14米,高2.17米。正壁(北壁)残存坐像石胎一个,高1.2米,最宽0.9米;东壁未见造像,仅可见佛座痕迹;西壁残存坐像石胎,高1.15米,仅可见腿部及佛座痕迹;南壁中部开方形窟门,窟门西侧处有一浅龛,高0.4米,宽0.36米,进深0.6米,内有造像石胎三个(疑为供养人),造像均高0.37米,最宽0.11米,龛西侧残存模糊壁画,高1.25米,宽1米;窟门东侧残存一龛,宽0.5米,残高0.25米,内残存造像4个,仅存胸部及头部痕迹;窟口外西侧0.3米处,距地表0.9米处有小龛,龛顶为弧形,高0.31米,宽0.36米,进深0.16米,龛内无像。

43号窟窟口外存天王像石胎2个。平面呈方形。窟口宽1米,高2.1米;窟宽2.4米,深3.1米,高2.5米。东壁有通道与44号窟相通,通道高1.3米,宽0.62米,长1.52米。窟口西侧有一烟道(后期开凿),窟口外东西两侧各有一龛,内各存天王像1个,像高1米,宽0.4米。

44号窟残存造像石胎2个。平面呈方形。距地表10米,窟前有台阶可上至窟内。窟宽1.05米,进深1.2米,高1.8米。东西壁各有一龛,龛内各有一身造像,造像均高0.8米,最宽0.26米,东壁龛高0.88米,宽0.78米,西壁龛高0.96米,宽0.63米。北壁背光宽0.65米,高0.6米,北壁开有通道与43号窟相通。

66号窟无造像残存。平面呈长方形,距地表高约10米,与65号窟相通。窟宽2.18米,东西深5.68米,高2.47米,北壁中部上侧开一龛,高0.34米,宽0.25米,深0.08米。西壁中部为65号窟窟门,门南侧下部为65号窟烟道口。东壁北侧开一残龛高1.44米,宽0.81米,深0.1米,南侧开一深龛,高2.09米,宽1.06米,深0.9米。南壁东西两侧各开有一口。东侧口为窟窗,呈椭圆形,宽1.14米,高1.56米,深0.31米;西侧口为窟门,高1.77米,宽1.32米。南壁中部有纵刻题记:西侧刻“同治二年三月”,东侧刻“宣统三年十月十六日”。窟门内地面有一竖井,圆形,井深5.37米,直径0.8米,竖井有踏窝供人上下攀爬,竖井中部2.93米处塌一开口,位于44号窟口斜上方。窟口外西侧崖面下残存栈道柱眼,呈“一”字排列。

而在南石窟寺东侧的蒋家坪石窟69号窟-75号窟,为一串联窟,距地表高约8米,通过外侧崖面上的踏步及残存台阶可进入。这一区域的石窟(第69窟—第82窟),通过窟型及残存使用痕迹来看,应该为僧房窟区。

69号窟无造像残存。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1.82米,宽2.61米,高2.36米。西壁呈方形,平面,无像;北壁东西呈长方形,平面,无像,壁面上部有一排16个不规则柱眼,东侧开有一方形龛(宽0.85米,高1.25米,深0.45米),内无造像;南壁东西呈长方形,壁面开有四个略呈方形的窟窗,上部有12个小方形柱眼(灯台)。东口与71窟相通。

70号窟无造像残存。平面呈方形。东西长0.91米,南北宽2.07米,高2.53米。位于69号窟东北侧,窟口与71号窟相通。

71号窟无造像残存。平面呈方形。窟宽2.57米,进深5.97米,高2.43米。东壁有一通道与72号窟相通,通道宽0.75米,高1米,长5.25米;北壁东西呈方形,无像;南壁有一方形龛,东西宽1.68米,高2.56米,深0.84米,龛南壁上部有一方形窟窗,宽0.49米,高0.62米,下部(地平上有一方形通道,与外部通,通道高0.65米,宽0.67米,深0.138米),龛西壁有一口,高1.03米,宽0.58米;西壁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壁面南侧开口与69号窟相通,开口宽1.5米,高2.56米,北侧与北壁交处开70号窟门(宽0.95米,高2.06米)。

72号窟无造像残存。平面呈方形。南北长9.12米,东西宽2.68米,高2.39米。西壁中部开一通道与71窟相通;南壁上部有窟窗,宽0.6米,高0.8米;东壁南侧有一方形龛,长1.7米,宽1.32米,深0.3米,龛正壁(东壁)南侧有一拱形小龛,高0.5米,宽0.4米,深0.2米;东壁上部一字排列柱眼6个,与北壁交接处开口宽2.7米,高5.15米,以此窟口与73窟相通。

73号窟无造像残存。平面呈方形。南北长7米,东西宽2.97米,高2.4米。西壁中部开方形口与72号窟相通;南壁东南侧开一窟口宽0.9米,高1.6米,通往外侧崖面踏步,窟口内西侧开一烟道,口上有一烟道口与外通(不规则),高0.58米,宽0.68米;东壁南侧有一通口与75号窟通,高1.7米,宽0.9米;东壁与北壁交接处开一窟口,通74号窟。

74号窟无造像残存。平面呈方形。窟宽1.65米,深2.45米,高1.28米。

75号窟无造像残存。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2.1米,深4.38米,高1.6米。东壁中部开有长方形龛,高1.3米,宽0.65米,深0.28米;西壁南侧开有窟口与73号窟相通;南壁开有三口,东侧开口高1.4米,宽0.72米,中部开口呈圆形,高0.56米,宽0.48米,西侧底部开口圆形向下,开口直径0.26米。

从蒋家坪石窟群目前发现的造像、壁画及清代题记来看,该石窟群是一处始凿于北朝时期,唐代仍有开凿,一直使用到清代晚期的石窟群遗址。其中,1-63号窟分布在南石窟寺西侧,64-82号窟分布在南石窟寺东侧。目前共在其中的13个洞窟中发现53身造像,其规模,仅次于泾川罗汉洞石窟。

二、南石窟寺周边现存其他遗迹

自南石窟寺发现以来,学术界的关注重点就多集中在南石窟1号窟和4号窟,而对其周边保存的其他遗址则关注较少。这些遗迹,包括留存在崖壁上的建筑遗迹、洞窟窟口附着建筑遗迹及石窟周边通往山上的古道踏步遗迹等。

在南石窟寺东侧围墙外,紧挨着围墙的崖壁上,现存有一处明显的人字坡屋顶及脊柱洞遗迹。这处遗迹,当为历史时期的一座木构建筑所遗留下来,也是南石窟1号窟附近唯一可见的一处建筑遗迹,应为南石窟寺寺院建筑的一部分。

图8  南石窟寺东侧围墙边的“人字坡屋顶及脊柱洞遗迹”(南-北)

在此处建筑遗迹的东侧,另有3处洞窟,为蒋家坪石窟群的第64、65、66号窟。其中,在65号窟的窟口外壁西侧,存有一排明显的柱洞遗迹,当为历史时期所建的通往64号窟的木质栈道所遗留下来的柱洞。

图9  洞窟窟口附着建筑痕迹(南-北)

在南石窟寺以东约1公里处,即蒋家坪石窟群第77-78号窟之间的狮子湾,存有一条自山底通往山上(山上为泾川县丰台镇)的古道遗迹,古道之上,可见部分台阶及踏窝,现已废弃。

图10  南石窟寺东侧古道遗址(东南-西北)

从现存的这些南石窟寺周边的遗迹来看,南石窟寺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纵向来说,可通过东侧古道,向北通往庆阳北石窟;横向来说,受其影响,后世历代围绕南石窟寺1号窟,在其东西两侧连绵的山崖间开凿了80余个洞窟(即“蒋家坪石窟群”),这些石窟或通过栈道相勾连,或通过其他窟前建筑相通。研究并理清南石窟寺与蒋家坪石窟群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认识南石窟寺的规模及分析泾川县石窟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再论南石窟寺的分布范围

南石窟寺之名,最早当源自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开凿此石窟寺之始,这从存世的《南石窟寺之碑》可知。后来北石窟的发现,也证明了这点。南、北石窟寺的命名,源自这两所石窟的相对位置,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但可惜的是,在此后历代的文献记载中,均再无关于南石窟寺的记载[ 清乾隆十八年《泾州志·寺观》中记载的“在永宁里,至治十五里”的“石窟寺”,按其位置所指,应为南石窟寺。据此可知,清代时就已不用“南石窟寺”之名。],直至1925年3月23日,第二次福格中国考察队陈万里一行在泾川当地向导的指引下,来到了南石窟寺1号窟,并据《南石窟寺之碑》证实此窟即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所主持开凿的南石窟寺[2]。此后, “南石窟寺”这一名称便又开始出现在了世人面前。而在这期间的1400多年间,“南石窟寺”这一名称如何变化,已不可考。

1963年,南石窟寺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后的1988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所有的公布资料中, 南石窟寺的范围都是1-5号窟这5个洞窟。与此同时,在1981-1989年进行的全国第二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南石窟寺两侧的石窟群被命名为“蒋家坪石窟群”。至此,南石窟寺与其两侧的石窟群便成为了两处不同的石窟群遗址。

但从南石窟寺周边现存的各类遗迹来看,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时期内,南石窟寺的分布范围应该远不止现在的1-5号窟。其与东西两侧的蒋家坪石窟群,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第一,所处位置联系紧密。南石窟寺与蒋家坪石窟群同处泾川县泾河以北一组并列的山体崖面,在这组由洼头上、石咀子、马家山、宋家沟、王家山、狮子湾和银河家等山体崖面组成的石窟带上,以南石窟寺为中心,蒋家坪石窟群分列两侧,只是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人为修建的南石窟寺围墙将两者分开。之后,又将南石窟寺两侧的80余个石窟命名“蒋家坪石窟群”。这就人为的将南石窟寺与蒋家坪石窟群的联系断裂了。

第二,开窟风格联系紧密。除南石窟寺1号窟(东大窟)外,其余2-5号窟的形制和大小,在蒋家坪石窟群中都有类似洞窟。而受南石窟寺1号窟的“七佛”题材的影响,在蒋家坪石窟群45号窟中,也出现了“七佛”形象,可惜风化严重,加之认为损毁,现只可见石胎轮廓。此外,在南石窟西侧围墙以西不足100米处的崖面上,开有上中下三层共计5个洞窟,其中在最上层的56号窟内,尚存有1未完工的北朝菩萨头像,仅就残存的头像来估测,这身菩萨像的尺寸应该比南石窟寺1号窟内的七佛造像略小而已,如此大型的造像,虽未完工,但必是受南石窟寺1号窟内造像所影响。

第三,开窟逻辑关系紧密。南石窟寺1号窟和蒋家坪石窟群所在山体崖面较为矮短,并不像北石窟寺、麦积山石窟等众多石窟寺所在的山体崖面那样高阔,后世历代可以在同一崖面进行集中开窟凿龛。相反,南石窟寺1号窟和蒋家坪石窟群所在山体崖面的分布却是和云冈石窟所在山体极为相似,都是由一众连绵的山体崖面组成。这样的山体崖面组成方式,决定了南石窟1号窟开凿后,后世历代的开窟者并没有条件围绕其在同一崖面进行大规模的开窟凿龛。虽然不能集中于同一崖面开窟,但因其东西两侧都是一众连绵的山体,后世历代的开窟者最好的选择就是围绕这些横向的连绵山体进行东、西向进行开窟扩建,这便形成了现在的蒋家坪石窟群。从这一开窟逻辑关系来讲,蒋家坪石窟群无疑是历史时期南石窟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现存各类遗迹联系紧密。在南石窟寺东西两侧的蒋家坪石窟群范围内,存在多处建筑遗迹、洞窟窟口附着建筑遗迹及石窟周边通往山上的古道遗迹。尤其是紧挨南石窟寺东侧围墙的人字坡屋顶及脊柱洞遗迹,以及蒋家坪石窟群64号窟(距南石窟东侧围墙约60米)的木质栈道所遗留下来的一排柱洞遗迹,是距离南石窟寺最近的两处建筑遗迹,虽其毁弃时间不知,但通过这些遗迹,仍旧可以看出历史时期南石窟寺周边的建筑规模及风格。此外,因这一带的石窟均系开凿在泾河岸边崖体较低的位置,泾河水涨,很容易出现石窟被淹的现象,为便于避水患及上下交通,历史上修建了多处从山底一直盘迂至山腰或山顶的台阶及古道遗址。而在这些古道中,尤以蒋家坪石窟群第77-78号窟之间的一条古道规模最大,最宽处可达2米多。这条古道从沟底一直通往塬上,上塬后即为泾川县丰台镇,丰台镇向西经玉都、党原可达镇原县城,向北经红河可达庆阳市镇原县上肖镇,通往北石窟寺古道[10]。这些遗迹作为石窟寺的一部分,呈点状分布在南石窟寺和蒋家坪石窟间。

从现存的这些遗迹来看,历史时期的南石窟寺范围,应是不限于目前的1-5号窟这5个洞窟的。其范围应是以南石窟1号窟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延伸,包括了蒋家坪石窟群82个洞窟在内的一个经历代修建并一直延续到清末时期的石窟群落。这些洞窟大多开凿于北周至唐宋期间,虽洞窟规模无法与南石窟1号窟相抵,但其开凿位置、洞窟形制及附着遗迹都深受南石窟1号窟的影响。

结语:

南石窟寺的开凿,是继北石窟寺后,奚康生在陇东地区开凿的又一重要的以“七佛”为题材的佛教石窟[11]。目前对“南石窟寺”这一石窟寺范围的界定,仅是以围墙之内的1-5号窟为准,这就无形之中割断了南石窟寺在整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发展序列和其真正的历史价值。通过之前的调查了解和更为详尽的2020年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历史时期南石窟寺的分布范围就变得比较清晰了:在北魏奚康生主持开凿并修建南石窟寺1号窟后,后期便以1号窟为中心,从北魏、北周一直到唐代,在1号窟东、西两侧开凿了众多的中、小窟龛,这些石窟间,或以木质栈道、或以崖面台阶等相通,而通往塬顶的古道,又打通了僧侣及民众北向的交通。只是泾州历来战乱众多,受战乱影响和破坏,加之长久的风化侵蚀,现在的这些洞窟多遭破坏,造像和壁画残存无几,这就使得对历史时期南石窟寺分布范围的研判更加困难。以致在1981年至1989年进行的全国“第二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将南石窟1-5号窟东西两侧当时还没有归属及称谓的82个洞窟按所在地的小地名命名为了“蒋家坪石窟群”。可以说,这种出于保护石窟文物的做法是正确的,但却在无意之中影响了对于南石窟寺分布范围的研究工作。从前文所述的南石窟寺1-5号窟两侧现存遗迹来看,南石窟寺的分布范围无疑是应该包含其东、西两侧的众多现属“蒋家坪石窟群”的洞窟的。界定清楚历史时期南石窟寺的分布范围,对于南石窟寺的研究和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泾川南石窟调查报告[J].考古,1983(10):23.

[2] 陈万里.西行日记[M].甘肃:甘肃省人民出版社,2002:42.

[3]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寺文管所.庆阳北石窟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

[4]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文物保管所.陇东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11:1-2.

[5] 杜斗城、宋文玉. 南北石窟寺与奚康生[J].丝绸之路.2004(2):34-41.

[6] 魏文斌. 七佛、七佛窟与七佛信仰[J].丝绸之路.1997(3):36-37.

[7] 董华锋、宁宇.南、北石窟寺七佛造像空间布局之渊源[J].敦煌学辑刊,2010(1):99-109.

[8] 党燕妮.<南石窟寺碑>校录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5(2):221-228.

[9] 吴正科.庆阳北石窟寺区域历史文化遗存概述[J].敦煌学辑刊,2015(4):103.

[10]魏文斌.20世纪早中期甘肃石窟的考察与研究综述[J].敦煌学辑刊,2005(3):77-78.

来源:《丝绸之路》2023年第3期

【作者简介】杜赟清:1987年出生,研究生学历,民盟盟员,政协平凉市第五届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员,泾川县博物馆馆员,从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