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人文信息 >> 正文内容

走出泾川大山的张金林:与荒漠植物的不解之缘

2023年10月11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张金林教授在民勤调查梭梭生长状况

张金林,男,1975年生,甘肃省泾川县人。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博士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先后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飞天学者”讲座教授、甘肃省“领军人才”、全国“林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兰州大学 “萃英学者”等人才项目或称号。现担任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Plant and Soil、《应用生态学报》、《草业科学》和《草学》等学术期刊编委,两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副主席。

勤俭乐学,专攻植物生理

2010年,张金林在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做博士后

说到与植物的缘分,张金林说:“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植物,特别是每年春天各种花草树木发芽的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喜欢收集各种花和树叶,把它们夹在厚厚的书中,后来这些花和叶子成了我的标本。”

出身于泾川县农村的张金林,父亲是村子里的一位种植能手,经常在自家地里或帮助左邻右舍嫁接果树,而且自己还会蔬菜育苗。每逢种植季,张金林总是跟在父亲的后面帮忙育苗、移栽,他还曾尝试将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上。儿时对植物的兴趣使张金林后来选择了农业大学,并将农业科研和教学作为职业生涯。

1996年7月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考虑到家庭收入微薄,张金林只好在师范和农林院校挑选自己能上的大学,因为这两类院校收费很低,还有生活补助,再加上自己对植物和农业科学的浓厚兴趣,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甘肃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当年9月,他考进了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现农学院),开始学习他喜欢的农学专业。在大学里,张金林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图书馆是他复习功课、查阅资料经常去的地方,室外的林荫下、黄河岸边是他朗读的好去处,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中断学习。由于他的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列。学习之余还曾经帮助学校周边的菜农种菜,一是为了将所学农学知识付诸于实践,二是为了赚点零花钱以补充开支。

在学好各门课程的同时,张金林把很多精力花在了英语学习上面。他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把英语学好,要学以致用,达到能与外宾交流的目的。

1998年4月,甘肃农业大学英语协会成立,他有幸成为唯一担任该协会副主席的本科生(主席为博士研究生)。担任英语协会副主席期间,他有机会接触很多研究生,感受到了研究生非常浓厚的科研和学习氛围,还有很多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中英文口才表达水平都使他羡慕不已。这也让他下定决心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成为研究生。

张金林教授在葡萄牙参加国际会议并作报告

2000年,张金林大学毕业,他以农学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曹孜义教授的研究生。张金林说:“是曹老师把我带上了科研之路。”在导师的指导下,张金林硕士期间专攻葡萄砧木抗旱机制和组织培养,曾为此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论文3篇。1995年开始,曹孜义教授受聘于兰州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利用这一关系,曹老师经常会带领他在甘肃农大的研究生到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期刊阅览室查阅外文文献。兰州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深深地感染了张金林。

攻读博士,与荒漠植物结缘

2002年8月,曹孜义教授派张金林赴张掖参加甘肃省植物学会年会,会议间隙他有幸认识了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副院长王锁民教授。王教授当时正筹建实验室和研究团队,需要年轻人才加入。2003年7月,张金林毕业后入职王锁民教授团队,与王锁民教授结下师生情谊,也与王教授研究的荒漠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5年,张金林开始攻读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师从任继周院士和王锁民教授,期间王锁民教授又推荐他到英国苏塞克斯大学Tim Flowers教授实验室做博士论文实验研究。任继周先生从精神层面给予了他很多的鼓励和教诲,鼓励他坚定一个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王锁民教授在他博士论文文献回顾、实验方案设计、实施、结果整理讨论等环节倾注了大量心血,让他受益匪浅。现在他依然用王教授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学生。Flowers教授作为国际上著名的植物抗盐生理学家,亲自带他做盐离子同位素示踪实验,指导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文献管理,还帮助他提升英语功底,最终他用英文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

张金林感恩地说:“正是因为这三位杰出导师对我的悉心培养与指导,才使我走上了学术的道路,并且影响了我的成长和个人发展,我由衷地感谢他们!”

张金林教授指导研究生撰写研究论文

参加工作17年来,张金林一直和导师王锁民教授一起专攻荒漠盐生旱生植物(牧草)逆境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件。近年来,在王锁民教授的鼓励下,他又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荒漠植物根际促生菌挖掘和利用。他发现很多来自于荒漠植物(如梭梭、花棒等)根际的促生菌,可以有效帮助栽培作物和牧草适应不良环境。目前他正在联合省内相关有机肥企业研发不同功能的复合菌肥,力求为农作物和牧草抗逆栽培、退化草地恢复和荒漠植物繁育贡献力量。

立德树人,育才路上获殊荣

在做好科研的同时,张金林将很多精力都投入到他同样热爱的人才培养当中。除了上好本科生《植物生理学》和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以外,他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他指导的研究生有3位获得中国草学会“王栋奖学金”、4位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位获得甘肃省“优秀研究生论文”。指导的本科生先后获得“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特等奖。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以外,他还经常激发学生对农业科学的热爱与责任, 鼓励他们成为知农爱农的新型草地农业科技人才,将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教育;同时鼓励学生学好英语,学以致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兰州大学曾经授予他“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隆基教学新秀奖”等荣誉称号。

学术交流,中国故事获认同

张金林教授在普渡大学访问

张金林教授曾经两次赴英国做访问学者,赴美国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各一次,先后赴韩国、澳大利亚、德国、葡萄牙、西班牙、卡塔尔、巴基斯坦和加拿大等国,参加国际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接待来访外宾100余人次。多次邀请知名专家到两所母校访问交流。

张金林教授出国期间在研究工作与学术交流之余,广交各国友人,向外国友人讲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是近现代历史,使他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成立了新中国,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富裕;同时宣传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与中国政府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广大外国朋友的高度认同。

他还给出国交流学习的学生专门建立微信群,经常与他们交流出国的感受,并告诫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国家形象,鼓励学生多交外国友人,讲中国故事,传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张金林教授(右3)邀请美国德州理工大学Paul Pare教授赴甘肃绿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

张金林说:“我们大西北自然条件虽然恶劣,但也有很多其他地方没有的优势和资源,如广袤荒漠戈壁上矗立的各种植物就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不光要研究这些植物适应逆境的机理,还要学习他们这种饱受饥渴面迎风沙而不倒的精神!”

这就是张金林,一位热忱、活泼、勤奋、爱岗、敬业的陇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