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宏学经:亲眼看见的出土时的泾州大云寺唐朝地宫

2023年03月29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1964年发现泾州大云寺国宝级文物至今,记述发现过程、发现文物和泾州大云寺历史已有无数文章以纸质和网络出版、发表,唯被忽略或一笔带过的是地宫。

我在泾川一中求学时,对文科偏爱,学的轻松,也很扎实,这主要得益于师教,父亲是教书先生,特别是张映文在泾川一中教历史,是我的老师,后调文化馆管理文物。还有一中历史老师李发香、西北民族学院下放一中郑令之教授和泾川县委干部宋钟鹏先生的教诲,使我终身受益。由于这个基础,让我无意间参与了大云寺的发现过程。

2017年7月2日早上,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郝兰芳邀请泾川一中的老同学十多人参观大云寺。武汉吕小平及先生凌岳山,成都张晓珍,平凉市张桂珍及先生薛生贵,我和夫人吕素洁从北京赶回。陶晓良主任安排参观次序。来到地宫原地,触景生情,我怦然心动,50多年前我赶到发现现场情景、亲眼看见的唐朝大云寺地宫记忆被唤醒,回去后,于2018年11月写成了《再谒大云寺》一文,始在泾川传播,后收入《心路回声》一书出版。2023年2月,我和张怀群以微信相识,他看到了《再谒大云寺》一文,说亲见大云寺地宫者写地宫,我写得最详尽。当年没有留下地宫照片和绘图,现在,当年发现者可能唯我或者两人健在,有些关键细节还应再追忆。十几天里,我俩交流了90多篇(条)微信信息。他和著名考古学家刘玉林先生2005年发现了大云寺地宫壁画碎片,和我看到的吻合。我又请刘玉林先生审定,他以微信和我交流了一些关键细节。我们三人反复互问,我订正了十几遍,形成了如下纪实文字。

1964年夏天,我高中毕业后住在泾川县文化馆,馆址在古时州衙的“马号”处。姐姐宏芳锦管理图书,她是时任泾川县委书记白宗辉夫人,我自小跟她长大。

当年12月中旬的一天,馆内接到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生产队驻队干部报告,社员们平田整地时发现一座古墓,请速派人处理。当时张映文老师在馆内,他立刻赶往贾家庄生产队。晚上,我们都听说发现了宝贝。

第二天,我姐喊我给张老师帮忙去!我求之不得。我对文科、考古情有独钟,难逢机会真让我偷着乐。我怀着好奇、神秘心,拿上竹筛子等考古工具,跟上张映文、肖逢民老师前去贾家庄墓地。

唐朝大云寺旧址在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生产队,后依山岭,前临泾水。耕种农田里高出一个土冢,方圆有30多平方米,土冢上面杂草丛生,顶部大小瓦砾小石堆积。

我们到达时,土冢下的甬道塌陷,地宫门显露在外,石门已开。张映文老师叫我钻进地宫再寻宝物、丈量尺寸。

我第一眼看见,一座唐朝的地宫基本上是完好的,我亲眼看清了地宫的结构造型及内置。

土冢下是地宫,坐北向南,离地平面约7米,一条甬道南北走向,宽约1.5米,长约3米,深约4米。

斜坡已经被挖开,直通地宫门,甬道两侧砖砌面,原有彩色绘画,经过千年风化侵蚀,剥落殆尽,有各种颜色混杂的绘画碎屑掉在甬道角落。甬道南有上下台阶数层,通地面,下地宫。

地宫门由四块大理石组合,门顶半圆形,约1米,门楣精雕飞天,门两侧立二柱石,约1.5米高,二柱正面雕大力士、花枝陪衬等。门坎石条是长形,阴刻缠枝西番莲花纹,地宫门前以一块大石板封口,石板约宽1米,高约1.6米,人工加工过,面有不平小凿痕迹。

当时大石板已经被搬在旁边,我弯腰钻进了地宫,我身高1.8米,在地宫里能伸直腰。

舍利石函置放在进门正中三层供台最上,供台一层比一层小,台顶和石函大小一致,供台是用青砖平砌起来的。

地宫造型美观,质地坚固,为正方形,地宫内部拱顶高约2.1米,长宽各约1.8米。墙面灰砖平砌,用砖考究,砖砖精磨,砌工精湛,白灰缝隙,严丝合缝。砖块上下右左排列组合,错落间隙匀细有序,手摸墙面光滑无堵。我按照张映文老师嘱咐,用铁钩抠遍了砖缝,寻找深藏的宝物,砖缝深处有白渣露出。  地宫是拱顶,草帽型,“帽顶”凸起,形似太阳的小方圆,拱顶砖工精美。我刚进入地宫,从拱顶吊下絮絮连连植物根系,如蜘蛛网布满,刷着我脸及脖子,似毛毛虫在我身上爬行掻痒。或悬浮空中,有雾气缠绕,感觉进入仙景。

地宫地面铺方灰砖,盖土半寸厚,平坦似抺,土上覆盖一层黑红色“薄毯”,松软,轻巧,有弹性。捏土松软轻柔,如捏到糌粑,绵软细腻,贴手又像绸缎光滑。鼻闻没气味,舌舔绵土,带有极小微粒,土舔湿未显颜色。

我又用笤帚齐刷整个宫内墙壁及四角,用心留神,再用竹签铁签把墙上较大隙缝齐齐抠过。积堆在地下细土,我用圆竹筛子一筛一筛过筛,发现几枚开元通宝及半个金钗。晚上7时多返回,饿得难受,口干舌燥,幸好我带梨解渴,心中却很惬意。

地宫文物运回文化馆,张映文老师交代我认真无误把石函、宫门4块石的尺寸量准确交他。这之后,有关大云寺出土的文章所用石器数据是我一手取得。张映文、肖逢民和我查阅大量史料有一月之久。

近60年过去了,我不由自主的阶段性思考,我进入地宫时,地宫打开已经快一个昼夜了,为什么还有雾气缠绕?应该与地宫绵土以及覆盖的那层黑红“地毯”是取老红酸枝或柏木粉末有关?又问过多位专家教授,说:地宫绵土是人工蒸熟加化学物质,防虫防潮防水防植物生根侵蚀石函。可惜,这些粉末状物质本身的重大秘密,唐朝的生物技术大数据,与我们擦肩而过。

我用“庹,拃”取得尺寸,不太准确。整个记忆的细节也不敢说全部准确。

门口的石板哪儿去了?当时认为它不重要。地宫的白灰壁画碎屑、绵土、黑红土应该全部拿回去。发现宝物后,县内外群众听说出了金棺材,以为和木棺材一样大,成群结队来地宫现场参观,几天有20多万人。以后,地宫被拆掉,青砖被生产队运回去。遗憾的是,如果把地宫重新埋起来,保存到现在,多好啊!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