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历史遗存>出土文物 >> 正文内容

文物故事——金代“泾州之印”

2020年04月30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泾州之印”,1976年出土于泾川县城关镇。黄铜质,印面为方形7.1cm*7.1cm,通高5.3cm,重1065g。印面侧部阴刻楷书“泾州之印”,印面背部刻“承安三年十一月”、“礼部造”。印面九叠篆书文“泾州之印”。国家一级文物,现藏泾川县博物馆,是研究金代泾州建置的重要印件资料。

泾川县,在北魏之前属雍州安定郡辖;北魏太武帝时期,始设泾州,领6郡17县。安定郡领安定(今泾川南部)、临泾(今泾川北部)、朝那(今镇原西南,包括泾川党原)、乌氏(今泾川东北)、石堂(疑为今灵台百里)5县;陇东郡领泾阳、祖居、抚夷3县;新平郡领白土(今陕西彬县)、爰得(今泾川、长武交界)、三水(今陕西旬邑)、高平(今泾川、长武交界)4县;赵平郡领鹑觚(今灵台邵寨)、东槃(今长武东南)2县;平凉郡领鹑阴、阴密(今灵台)2县;平原郡领阴槃(今崆峒)。当时,泾州、安定郡、安定县三级治所均在泾州古城(今泾川县城北)内。金人攻占泾州后,于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州治保定县为泾川县,仍为泾州治所。之后历代虽行政建制不一,但泾州一称却始终沿用。直到民国初年,改泾州为泾川县后,“泾州”一称便退出历史舞台。从北魏始设到民国改置,“泾州”这一行政区划名称共计使用长达近1500年之久。

泾川县博物馆馆藏的此枚“泾州之印”正是金人占领并统治泾州后的官方行政印信。1976年,在原城关公社天池大队吕家塬修建水利工程时发现,随即由参与发掘的张拉银(已病逝)等上交给县文化馆,后移交县博物馆收藏。当时的出土现场情况已不得而知,我们也无从考究此枚官印的埋藏原因。但据印面背部刻“承安三年十一月”的纪年,我们或许可以做以下推断:“承安三年”,即1198年,是金章宗的第二个年号。这一时期,也是金代由盛转衰的开始。随着蒙古的兴起,西夏、金和南宋政权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在这种背景下,泾州一带几番易主,直到金哀宗时最终被蒙元政权占领。而泾川县博物馆馆藏的此枚“泾州之印”,应该是在泾州被蒙元攻陷时,由金代泾州一带的地方官员所藏埋的。在他藏埋的时候,或许他还想着有朝一日,朝廷还能重新收复泾州,就像之前被宋、西夏攻陷之后又重回到了金政权一样……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岂知“泾州之印”的再次现世,已经是700多年之后了。如今的“泾州之印”也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功用,静静地于展柜内向每一位来到它身前的游客展示着它往日的容貌,聆听着它自己的故事。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