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旅游文化 >> 正文内容

泾州境内的百里石窟长廊--丝绸之路上佛教文化传播的活化石

2019年04月04日 来源:泾川县博物馆 点击数:

核心提示: 泾州境内的百里石窟长廊 --丝绸之路上佛教文化传播的活化石 泾川县博物馆 郭珍 泾川古称泾州,自古以来就是丝路要冲、长安门户,前秦、后秦时置雍州,北魏为泾州,隋唐时将泾州、安定郡交替更置,历来是省、市、县三级行政建制或省、县二级行政建制的治所所在地,是古丝绸之路上长安至凉州之间最大的一个集政治、军...

泾州境内的百里石窟长廊--丝绸之路上佛教文化传播的活化石 

泾川古称泾州,自古以来就是丝路要冲、长安门户,前秦、后秦时置雍州,北魏为泾州,隋唐时将泾州、安定郡交替更置,历来是省、市、县三级行政建制或省、县二级行政建制的治所所在地,是古丝绸之路上长安至凉州之间最大的一个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为一体的中心城市。尤其在北魏,泾州领6郡17县,行政管辖区域覆盖了今天的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和陕西西部地区。在北魏时,由于统治高层尊崇佛教,开凿了大量石窟,著名的如龙门、云冈石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西北重镇的泾川也在官方的主持下,开凿了著名的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寺,它们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罗汉洞石窟、丈八寺石窟等一批石窟群在泾川大地上相继开凿,星罗棋布,如今存留的大小洞窟有800多个。由于它们沿泾河两岸的崖壁上分布,累计长度在100里以上,所以统称泾川的石窟群为“百里石窟长廊”。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西起王母宫石窟,东至泾明乡太山寺石窟之间,共开凿了600多个佛教石窟群,主要包括王母宫石窟群(3个)、南石窟寺石窟群(269个)、罗汉洞石窟群(263个)、丈八寺石窟群(21个)、凤凰沟石窟群(5个)和南石崖石窟群(106个)等,在这些石窟群中,除了主窟都是有佛造像或者浮雕壁画之外,其它大部分洞窟并没有任何造型及浮雕壁画,属于空窟。这些空窟就是当时供僧众修禅用的禅窟、起居用的僧房窟、储存粮食和水的仓库窟及闭关修行的闭关窟。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会疑问,为什么千年前的古人,会在这里开凿如此数量众多的石窟呢?虽然,现在的泾川看起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但在古代时却是交通要道上的门户重镇,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泾川就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佛教传播中心之一,东来中原和西去域外的大批中外僧侣聚集在泾川,调养生息、熟悉民俗风情,学习双方语言,为翻译佛教经典著作和给皇帝撰写奏章而打好基础。所以直到今天,泾川还有东庵村、和尚沟等以僧尼称谓命名的村庄,这就充分说明了当时僧侣数量之多及与当地百姓之间的和谐相处。这许许多多沿泾河两岸开凿的大量石窟,就是当年为了解决数以万计僧侣们住宿和修行需要所开凿。百里石窟长廊的存在,充分的证明了泾州是我国古代一个佛教文化重地,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地标和活化石。

一、泾州地区最早的石窟--王母宫石窟

王母宫石窟地处于泾川县城以西,泾汭两河交汇处的王母宫山脚下。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北魏时,泾州人抱嶷曾经是朝廷里的大官,后来他被任命为泾州刺史,上任之初,他就开凿了这座石窟。这座石窟也是整个陇东地区有明确记载且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开凿之初,石窟里面就有大大小小的佛像两千多尊,因此这个石窟也被称作“千佛洞”,但是经过1500多年的自然风化和毁坏,剩下的佛像仅有200余尊,最大的4.4米,最小的还不到30公分。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文物遗存,2006年该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石窟外,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外楼内窟的形式,也就是说从外面看起来是一座楼阁,只有走进去才能发现其实它是一座石窟。石窟外楼是三层禅洞,从第二层的禅洞起架起三层飞檐楼阁,与石窟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巧夺天工,整个建筑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楼阁上所遗留下来的三幅楹联为我们描述了泾川的地理风貌,介绍了泾川的历史文化,颂扬了劳动人民的历史功德。这三幅楹联分别是:

“回中显王母灵气千转百绕恋泾汭,

安定赖布衣俗手万紫千红掩阮共。”

“望大海祥迎夸父峰头彤彤日,

愿昆仑瑞绕王母宫顶皑皑雪。”

“日转星移蟠桃让与野桃红,

冬尽春始瑶草变成芳草绿。”

通过这三幅楹联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古泾州人的淳朴与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王母宫石窟为中心塔柱式结构,窟内中心塔柱与西、北、南三面墙壁形成回字形诵经道,以便僧众、信徒绕着塔柱周围礼赞供养,也叫绕佛。

走近石窟,迎面看到的是一尊释迦牟尼佛坐像,北魏石胎,从他丰满的体态可以判断出在唐代时是有过修复的。佛祖身后两旁还可以看到一排排的飞天和供养人,他们是北魏的原作,没有经过任何修复。这尊佛像经过时代变迁也有部分毁坏,右手指现已脱落,但通过手势还是可以判断出是施无畏手印。左手结降魔印。

进入石窟内部,首先看到的是中心塔柱,像这种中心塔柱形式的石窟和山西云岗石窟第六窟非常相似,前面说到建造这座石窟的人叫抱嶷,他曾经在朝廷里担任大长秋卿一职。在当时,正好是几任大长秋卿主持开凿的龙门和云冈石窟,因而泾川的这座石窟为什么和云冈石窟相似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主持建造的极有可能是同一人,所用的工匠团队也可能是同一支团队。原本这个塔柱是有三层的,但是现在只能清楚的看到第一层,第二层还可以看到一部分,第三层因为石窟坍塌佛像已经很少了。第一层大的佛龛中有两尊佛,稍显饱满一点的是多宝佛,略显消瘦的是释迦牟尼佛,他们也都是北魏的石胎,在明代时有过修复,这种一龛二佛的造型一般都属于早期佛像。

往前走,抬头可以看见一尊白象驼塔的造型,这也是北魏时期建塔的一种风格,原本在塔柱的四角各有一尊白象驼塔,但是在1920年海原大地震中这座石窟受到波及有所坍塌,当地的老百姓便捐资修建了进入石窟时经过的甬道来支撑整个石窟,所以塔柱东边的两只白象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在塔柱的下方现在还能看到一些很世俗化的形象,他们其实是在开凿这个石窟时捐资最多、地位最为尊贵的一些人,作为供养人雕刻在这里的。在中心塔柱的四角,还能看到一些姿态各异的浮雕形象,它们都是一些经典的佛传故事。有 “诸商奉食”、“婆罗门占梦”、“砍伐多罗树” “掷象入坑”等。

在石窟背面还有一尊观音菩萨的雕像。她的形象和我们现在常见的观音菩萨外形截然不同,脸部看起来很清秀,是一个女性的面容,而身体却很强健,是一个男性。因为这尊菩萨是处于塔柱的背面,受到的风化也不是很严重,所以我们还能有幸看到宋代绘制上去的颜色。

在石窟出口处还有一尊大佛,虽然风化的很严重,但却是整个石窟中最有价值的一尊佛像。整尊佛像除了头上的发髻和下巴是明代时修复过,两边的柱子是70年代加固上去的,腿部有一层泥表是在2006年时敦煌研究院的人员进行过修复的以外,这尊佛像的主体没有经过任何修复,完全保留了北魏的风貌。原本在佛龛的两侧都有佛教经典故事,石窟的窟顶也都凿有飞天、菩提浮雕,但是因为毁坏,其他的都已看不到了。

二、果极精美、让人瞠目结舌的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地处于泾川县城东7公里处,泾河北岸温泉开发区下蒋家村境内。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北魏《南石窟寺之碑》记载,南石窟寺开凿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系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同期,奚康生还主持开凿了北石窟寺(公元509年),北石窟寺坐落于甘肃省的庆阳市,两座石窟寺南北呼应,并称为:“陇上石窟双明珠”。

南石窟寺开凿于侏罗纪沉积的红沙岩上。现存5个方形窟,保存有造像的两窟。在一号东大窟的门前,窟门两侧分别开有两个长方形佛龛于岩壁上,龛内雕有天王雕像。1925年,美国敦煌学家兰登·华尔纳一行人在北大陈万里先生的陪同下曾考察南石窟寺,陈万里在他后来出版的《西行日记》记载了在此见到这些造像时的心情,“石窟寺外之大力士,赫然在望,狂奔就之,果极精美。窟内三面均有巨石立像,余见之,惟有瞠目结舌而已”。

1号窟窟内高11米,宽18米,深13.2米。窟顶为覆斗形,在东、北、西三面沿窟高90公分的石阶上,雕有身高7米的7尊佛像。

大多数佛殿正堂都供着三佛,这里为什么是7佛呢?其实,这是为弘扬佛的历史悠久而创造出来的。佛祖本是释迦牟尼,但佛教却认为在释迦牟尼前已有6人成佛,与释迦牟尼形成过去娑婆世界的7佛,他们分别是拘那舍佛、毗舍浮佛、毗婆尸佛、释迦牟尼佛、尸弃佛、拘留逊佛、迦叶佛。每身佛像两旁是约有3.5米高的胁侍菩萨。按照佛教的说法,7佛圆寂之后,继而成佛主世的是弥勒菩萨,所以在7佛窟门内两侧还雕有两尊与7佛同等大小的弥勒菩萨,又称交脚菩萨,或交脚弥勒。这和著名的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第13窟雕塑有相似之处。不过云岗石窟交脚菩萨是主像,坐在正中,有13米高。在南石窟寺和距离我们不远的庆阳北石窟寺,都有这种7佛2菩萨布局的佛窟造像,这种布局的佛窟在国内石窟中很少见到。

7尊佛像都是右手平上举,左手指下垂,造型基本一致。在7佛两侧分别为两尊胁侍菩萨,共14尊。他们头戴宝冠,身着通肩大衣。有合手作揖的,有一手下垂一手横放贴身的,有系胸前缨络作结的,有挽飘带的。在东北角的一尊菩萨手中还提有手袋,它和现代女性提的手袋没有两样。他们的衣着都紧凑舒畅,有贴身裹体之感。其面容为女性模样,细眉秀目,婀娜多姿。与佛的庄重威严,形成显明的对照。

窟顶部分还保留少许的浮雕壁画,这些残存的浮雕,有树木、山陵、飞鸟、屋舍、宝塔、飞天等佛教艺术形象,组成了系统的佛教故事,分别是《树下诞生》、《夜半逾城》、 《宫中游戏》、《舍身饲虎》等。这些遗存是北魏石刻艺术的精品,它充分反映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艺术才能和劳动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在距石窟地面高8米处有个天窗,天窗高1.5米左右,宽2米左右,门高3.5米,宽4米,除天窗和门以外,窟的外墙实际是与山体连成一体的石墙,窟墙也是山体原石。开窟时,是先从最高处的天窗凿进一米左右高,宽18米,深13米的石缝,人蹲或躺在内,一次性雕成窟顶上的全部浮雕,着色,再一点一点向下取石从天窗运出。再向下凿出1米许,以面壁而跪的姿势,运用高超的雕像技艺、艺术构思和对佛的敬仰,一次性精雕细刻成佛的螺髻、面容,包括佛首背部的部分背光、浮雕着色。再依次向下取1米许石头,以同样的姿势和方法,雕成佛的胸、肩、手,着色。又依次向下。直到7佛2菩萨和全部浮雕创作完成。我们看到,7米高的7尊佛像如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比例谐调,工匠的雕功可谓巧夺天工,南石窟因此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石窟雕像的峰巅代表作之一。

接下来是西小窟,西小窟是唐代开凿的一个丈余见方的方形洞窟。正中供着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三大士,东西两侧壁上各分3层塑有18罗汉及8大菩萨、6力士像。此窟虽小,但呈现给人们的历史考古价值很高。从窟顶覆斗式的建筑风格,可以分辨的出是属于唐代开凿的石窟,从三大师的坐姿可以看出明显的带有西域色彩,是中西文化交融形成的作品,从18罗汉的出现说明该雕像是宋代作品,因为在唐代以前,一直是16罗汉。他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后来在16罗汉的基础上,发展成18罗汉。

在南石窟寺的西小窟,还留下了一段让人难以忘记的盗宝和护宝故事。1925年(民国14年),美国人兰登·华尔纳组织的所谓“考察队”来到中国,打算赴敦煌去考察。在西安古玩市场上,意外的看到泾川《南石窟寺之碑》的拓片,赞叹碑文书法的严谨,并打听到碑石所在地泾川就在西兰公路沿途。他们到达泾川后,并顺利的找到了南石窟寺,被这里雕造精美的佛像所震撼,于是他们动了歪念,谋划了一场盗宝活动,他们进入东大窟、西小窟,详细地作了摄影、绘画、测量和文字记录。在西小窟看到佛像彩塑,于是就尽力设法剥离泥塑表层,使佛像显露出本来面目,以判断其造像年代。他们持大斧将西小窟的造像泥表全部剥掉,仅留下石胎,又将大部分罗汉头也砍了下来。大斧砍击的哐哐声被在南石窟附近的放羊娃听到,赶到窟内,见一伙洋人破坏佛像,就赶紧敲响东大窟内的铁钟报警。正在地里劳动的村民们扛着铁锨攫把相继赶来,将他们围了起来,最后洋人妥协,赔付了60多大洋用来重新修复佛像,村民才放他们狼狈逃离。临走时,陈万里在东大窟堆积的砖头内找到一方精美的造像碑,见是北魏品,就捡起用毯子包住,悄悄装入马车内,始终没有被围攻的农民发现,造像碑被带到兰州寄存,后来带到北京,保存到当时北京大学考古系文物陈列室内。

泾川的南石窟寺是百里石窟长廊中最大的一个北魏佛教石窟,其精细的雕琢手法及别致的造像风格都充分展示出了它昔日的精美和宏大,是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三、壮美雄浑的罗汉洞石窟

罗汉洞石窟群位于泾川县罗汉洞乡的罗汉洞村。分布在东起韩家沟、西至霍家沟口的千佛嘴。该石窟群始凿于北魏时期,之后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也有过开凿和重修。现在保存下来的大小洞窟有263个,以大殿窟、释迦多宝窟、罗汉窟最为著名。罗汉洞石窟主窟区共有19个洞口,它的布局结构为东西分布,上下也有多层,它们之间一般都是相互连通的,通过甬道、竖井等可以彼此到达,这种形式就像我们今天的楼房结构,罗汉洞石窟就像一个隐藏在石崖内部的高层建筑。

在石窟口有尊大佛,是北魏石胎,唐宋的泥表,高达3米。佛祖神态宁静,身姿飘逸,高贵典雅。在大佛的顶部和两边有很多石窝,这些石窝都是当年的修建楼阁时遗留下来的。清代后期,木质楼阁在战火中焚毁,就只剩下了这些建筑痕迹。清代乾隆年间的李植元曾为这座气势恢宏的木质楼阁作诗一首:

佛阁高浮碧水涯,氛浓团殿散晴霞;

登峰放眼藤萝洞,千顷琉璃十丈花。

这首诗形象的记载了当时罗汉洞石窟的规模现状和宏大气势。看见这些实景,可想而知,在千百年前的窟外,曾经有着怎样宏大、精美的木质楼阁建筑群。虽然岁月无情的将窟外的建筑群、栈道全部吞没,但是遗址却为我们完整地记录了这段曾经非常辉煌的历史。

进入石窟群,有一条50多米长的石窟走廊直通东部,19个窟由窟内的走廊相贯通。这些石窟均是坐南向北。在石窟的侧壁背光彩绘之前,原来是有塑像的,中间部分是佛塑像,至少有3尊造像。在西面的窟壁上有“清霄洞”题记,上款:重修清霄宝洞诸神宫敬立;下款:时光绪二十年五月二十功竣。从这里可以了解到,罗汉洞石窟最后一次修复是在光绪二十五年间,距今115年。进入清代,尤其到清代末期,由于战乱和无人保护的原因,许多佛教建筑和石窟遭到严重破坏,佛教也逐渐没落,一些佛寺院逐渐的演变成了道观。公元1894年,道教在泾川兴盛于佛教之上。所以在东面的窟壁上,还留有清代光绪年间画上去的墨老虎,这些都是道教文化的痕迹了。

2号窟至中心窟(4号窟),东西两壁都有壁画或者对联,反映的是《封神演义》上的内容,从窟顶的壁画遗存来看,都属于道教和民间民俗信仰的内容。窟中心的方台上,还留有佛教造像底座的痕迹,都是一佛二菩萨或者四大天王等内容。这些洞窟的佛像在道教徒和民间起义军进入后,都被毁坏,用来做生活起居用。

众所周知,石窟艺术源于印度,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在山洞中修炼,最终得道成佛。后来就有一些印度的出家人仿效他,在山崖上开凿洞窟诵经、拜佛,逐渐就产生了石窟艺术。而在当时,印度的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和中国的雕塑、绘画等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石窟艺术。石窟艺术的产生也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随着岁月流逝,中心窟内的雕塑已经被破坏的非常严重,留下的就只有零散的“只言片语”给我们后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但幸运的是,罗汉洞石窟昔日的辉煌与兴盛,以及曾经完整的20多尊佛像雕塑、浮雕被一位叫做司马的摄影家完整地拍摄了下来,图片上一尊尊佛像安静祥和,在用眼神为我们诉说着一段历史,他们渴望能够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让这个古老的佛教艺术中心重新展现它的魅力和神奇。

4号中心窟是罗汉洞的主窟,整体属北宋的风格,石窟中心设有坛基,坛基四角的立柱直达窟顶,每根柱子的四面都浮雕塑有天王像,此洞窟的形式与陕北地区有纪年的北宋石窟形式是完全一致的,这也说明了自北魏开凿之后,罗汉洞石窟在历代都是一个佛教兴盛的地方,传承有序。在这个洞窟的南壁、东西壁局部的浮雕与历代泥皮全部被人为破坏。墙面上只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石窝,其实这些石窝就是当时的工匠们钉木橛的位置。泥塑这些壁画时,人们将当地野生的冰草根搓成绳,攀在这些木橛上结成网,再把黄土加长麦草和成泥巴,用力甩入网中,先抹平,再抹白灰泥,最后才进行彩绘。

西壁上有幸遗留下来的是宋代高浮雕《鹿野苑说法》图。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圣地之一,浮雕讲述的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年少时,从迦毗罗城的东南西北四门出游,意外看见了民间百姓们的生老病死四苦,他非常的心痛,深刻的感受到人生无常,决意出家来寻求摆脱这些痛苦的方法,于是他29岁时出家修行,35岁便修得正果。之后,他就开始在印度的鹿野苑讲经说法,随后佛教逐渐开始有了佛法僧三宝。曾在公元7世纪,唐朝高僧玄奘在这里学习佛学,并见证了当时鹿野苑的盛况。然而在12世纪后期,鹿野苑遭到土耳其穆斯林的劫掠,建筑等被严重破坏。之后的数百年间,英国人来到泾川进行考古时,发现了这个反应鹿野苑盛况的壁画,并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罗汉洞石窟才被更多的国际学者所关注。

5号洞窟的北壁上,留存有清朝末年的题记,上面写有“同治元年……又是天灾兵荒……余可怜人民饿死”,通过这些片段的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泾川地区已经是兵荒马乱,百姓民不聊生,起义的农民军盘踞在这个洞窟中,留下了这些痕迹。

在罗汉洞众多的石窟中,还有一个罗汉窟,这座石窟的命名正是以这座罗汉窟命名,洞窟两侧各有8个窟龛,加起来共是16个,即十六罗汉窟,是宋代以前的罗汉数,因而这座罗汉窟的形成是早期的。自宋代起,就成了十八罗汉。罗汉窟的正中,有佛像龛。拱形龛下有碑刻龛、佛龛、浮雕龛、供养人等龛。虽然造像已不复存在,但佛龛的历史真实依然让时光倒流的情愫油然而生,其永久魅力,当存永久。

站在罗汉洞石窟前,可以畅想当时丝绸之路的繁华。唐朝古都长安,是一派“九天阊,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诗句)的辉煌景象。想当年在长安至泾州以西的这条中西陆路交通的大道上,身着不同服饰,带着不同行装的中外使者和商人,骑着骏马和骆驼,披着陕甘高原的风尘,向河西、向葱岭、向里海而去,泾州成为贯通中原与西域的咽喉地带和黄金路段。在新世纪,罗汉洞石窟正在用它独有的魅力,为我们世人展现着中国佛教在丝绸之路千余年中的兴衰情景。

四、泾河流域的古刹名寺--丈八寺石窟

在距离泾川县城25公里的罗汉洞乡丈八寺村,有一座“丈八寺石窟”,因为主窟中供养的佛,身高一丈八尺,俗称“丈八佛”而得名。

丈八寺石窟共有21个窟,中心窟区7个,这7个窟甬道相互连通,内部的禅房、经房、仓储、东司(卫生间)等功能齐全。从1号窟到5号窟,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佛像了,只有石窟正壁及东西两侧残留的石台,这些石台的上面,最早是有佛造像的,但随着岁月流逝,已经全部毁坏。主窟是6号窟,供奉的丈八佛是北朝时期的,那时候的一尺大约是今天的23厘米,因此丈八大佛并不是今天计量的“一丈八尺”高,它的实际高度约为4.3米。在残存石胎上,立佛昂首挺腹,腰部以下袈裟外撇;右手微向上举,稍有残损,仔细看,似乎是施无畏手印,左手保存完整,施与愿印;在立佛两侧的墙壁上,各保存一身石胎泥塑立菩萨,左菩萨身躯修长,左手下垂,右手持莲蕾,举于胸前。丈八寺石窟群,距今已有近1500多年的历史,也是泾河流域的古刹名寺。

丈八佛石胎上面的泥塑毁于上世纪70年代,但幸运的是一位叫司马的摄影师拍下了丈八佛的相片。从图片上我们看到,丈八佛高肉髻,方脸型、大耳垂肩、面目慈祥,身穿通肩袈裟,比例适中、造型生动、衣文流畅,体现了北朝时期的雕塑风格。

在石窟外还可以看到存留一排排醒目的石窝,说明千年前窟外有精美的木质楼阁建筑群。从石窟内的窟壁上,可以看到一排排醒目的橛洞,说明这里和罗汉洞石窟一样,曾经用木橛绳网挂泥,涂白后,彩绘壁画。

丈八寺村在泾河北岸,和罗汉洞石窟遥遥相望,当地群众把“丈八佛”称为“丈八爷”,因而该村名丈八寺村。

五、追忆苦行僧生活场景的南石崖石窟群

在距离泾川县城约7公里处山崖上还有一处石窟群——南石崖石窟群,又名蒋家桥南石窟群。这个石窟总数106个,主要是用于僧人修行的禅窟。在佛教传入中原早期,洞窟内一般都是没有佛像的,僧人开凿石窟的目的,是用来修行的地方,他们在石窟内参佛、生活,过着与世隔绝的苦行僧生活。在历史上的禁佛时期,一些信念坚定的僧侣也在这些石窟中封闭洞门,白天参禅打坐,到了夜半凌晨,他们起来在附近挑水做饭,因而当时官府,也难以察觉他们的存在。今天我们深入到这些洞窟,还可以看到作用不同的布局结构,有佛像窟、禅修窟、讲法窟、寝窟(休息窟)、仓储窟、东司(卫生间),功能齐全,他们在里面修行生活,居窟不出,躲过灭佛的劫难,佛家三宝由此传承。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的全面考察论证,是对泾川佛教文化遗产的整合和再认识,也是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再认识,泾川这条绵延百里的石窟长廊是丝绸之路途经甘肃最东端的确切见证。它在长安至罗马的整个丝绸之路上的价值,不只是一条路的概念的惊现,而是百里"原生形态"的古文化遗产的存在。它是早期佛教文化的见证,它见证了佛教初传中国时,僧侣们是以怎样的艰难走向今天。而今天的中国,似乎又将成为全球佛教文化的中心。

参考文献:

1.《丝绸之路上的世界遗产·泾川文化遗产录》张怀群、赵晓春、魏海峰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

2.魏海峰《古泾州舍利文化传承》(《平凉日报》2013年)

3.《泾川旅游导游词选集》王安平、王贤、杜宗元、松万春、薛宝春著(2013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