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荐书堂>《泾州儒家遗产史》 >> 正文内容

左丘明墓、左公祠在泾川楸社庄

2019年03月09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清宣统元年《泾州采访志》祠祀条下载:左公祠,即先贤丘明庙,建于治南四十里之楸社庄。光绪九年,左文襄重修,遣官致祭。

民国《泾川县志》卷二十七祠祀志祠庙条下载:左公祠,即先贤左丘明庙,在县城南四十里楸射庄,光绪九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建,遣官致祭。

按,楸射乡在县属东南角,距城四十里,位于黑河下流,东邻长武,南接灵台,北靠黑河,相传为周时先贤归隐及殁葬处,其初至此地时,因未觅获相当居处,以前卜之箭,适射在一楸树上,遂于此树左右兴工建房,故以楸射名庄,今称为楸射乡,基于左公射中楸树而名也。

楸射乡在今天的泾川县高平镇(原梁河乡)与灵台县交界之处,在上世纪50年代,是泾川的一个乡、公社。

至清末,左宗棠平回乱长驻泾川,知其宗亲、先祖在楸射归隐之历史,在其归隐居处及殁葬处重建左公祠,敬其左氏祖先,也祭中华先贤。

左丘明约与孔子同时,是鲁国人,他的墓怎么在泾川呢!

左丘明姓氏、名字问题颇为复杂。一说复姓左丘,名明;又一说左氏,字丘,名明;一说原为姜姓,出自太公少子,初为丘氏,后改左氏。其中,复姓之说无据,难以成立;“丘”、“明”于义不相应,颇难合为名字;按新发现《左传精舍志》及近来学者研究,当以原为姜姓,出自太公少子,初为丘氏,后改左氏,名明近是。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后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国学的鼻祖之一。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陕西宝鸡为古雍州,雍州曾辖泾川。宝鸡有姜太公钓鱼台,在陈仓区磻溪河上,据记载,太公钓鱼台有3处,初钓河南新安城东,继钓陕西咸阳城西,后钓宝鸡县伐鱼河谷,而三处中又以磻溪钓鱼台最为有名。因为姜太公在此垂钓时遇到周文王的拜谒,辅佐朝政,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文武之治”盛世。而周文王请姜子牙之故事广传古今,周文王梦见飞熊入怀,次日差人访飞熊,在渭水河边访到钓鱼的姜子牙,姜子牙号飞熊。周文王听了当差禀报,亲自坐辇到渭水河边请姜子牙到朝里管理国家大事。

此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唐代诗人李白、许浑,宋代诗人苏轼都曾游览于此,并赋诗记胜。唐代的钓鱼台就此建庙塑像,历经3次重建,至今世人还可看到“太公庙”、“文王庙”、“望贤台”、“乞子崖”、“钓鱼台”等一些庙宇,祭钓堂、殿、廊、楼、台和一石驮五柏等壮观奇景。《吕氏春秋》《水经注》有“太公钓兹泉”的记叙,民间亦有“太公背泉垂钓”、“周文王纳谏邀贤”、“武吉代薪奉母”等传说。古往今来,钓鱼台就以其盛名招待游客,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游此地,留下“夜入磻溪如入峡,照山炬火落惊猿”的名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