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泾川文艺 >> 正文内容

乡愁·下坳

2017年03月24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蓝蓝的天空下,有一处绿树掩映的所在,树木葱茏;玉米、高粱、豆子包围着村子,渐次茁壮成长;一朵白云,静静地飘在上空,和一缕缕炊烟竞相媲美。再往进走看见的是一个巨大的涝坝,一群小孩子在里面戏水;一两个穿着花花绿绿的村姑和农妇,在水清处洗衣服;一两个老汉在树影下抽着老旱烟,幽幽的眼光望着远处或者打量着来人;一两只小花狗在树底下打架,见陌生人吠吠两声,就跑远了。再往前走,不用说,就是村子的全部。不太平坦的土石路上,有各种车子碾过的痕迹,安静的村子,开始有了猫狗的欢叫,有了人声,有了来来去去的走动,有了不一样的门楣,各种各样的土房子、土窑洞,有了炊烟的馨香。你的脚步不由得慢下来,这就是潜藏在记忆深处的陇东村庄,朦朦胧胧已经消失了的乡愁。

村子自然依地而建,因地制宜。没有人规划,但是建造出来还是颇有讲究。永远背靠南山,面南而居,春暖花开。阴阳和顺,四季平安。一代一代人就这样,在这里休养生息,春耕夏收,秋播冬藏,完成着一年一年的历史使命。

乡愁是你的生命脐带,永远在记忆深处掩埋,越老越觉得他的珍贵。可惜近年来一些农村建设,把记忆深处的一些符号破坏,让出门的游子找不到回家的路,乡愁成了缺憾的代名词。

现在这个缺憾终于得到解决,泾川县玉都镇下坳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注意把废旧庄基进行合理利用,使记忆中的乡愁又回归眼前,勾起人们回归家园的热情。

在距县城20多公里北塬的下坳村体验园,村道宽阔,园林式的布局,古色古香,红色的女儿墙内是建设中的孔子庙,雄伟壮观,肃穆神秘。我们沿着曲折的路径,在绿树的掩映下,次第进入,有孩子在秋千架上戏耍,有穿戴整齐的妇女在跳广场舞。一些老人们在树阴下抽烟下棋,星罗棋布的广场上分布着一些雕塑,像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雕塑,逼真诱人,传递着中华文化的正能量。在这些文化体验园里,细心的你会接受一次传统文化教育。排列整齐的小康屋,或四合院式的,或两层小洋楼,都是灰砖白墙,古朴素雅。

徜徉其间,最能让人勾起乡愁的地方,是路西北角的民俗文化园。这里有13孔窑洞,再现了陇东人昔日的居住状态。这是原来废弃的两处地坑窑洞,经过青砖罩面,白灰粉墙,一下子全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让我们来细细地打量这个民俗村。占地不大,有两亩左右,背北面南,临路而建,这里有土门楼子,在告诉人们曾经的院落。有丰收的粮囤,有烧茶的作坊,有碾米的碾台,有推磨的磨台,有土做的院墙,勾起了我们多少往事的记忆,虽然辛劳,那里蕴藏着中华文化的根啊!

窑洞冬暖夏凉,是因地制宜的产物,陇东黄天厚土,适宜建造窑洞,穴居是农耕文化的典型特征。现在废旧的这两处窑洞,是半明半暗的十余孔地坑窑洞,有可以上到崖头的壕道,有渗坑、鸡窝、贮藏室等,配套窑洞,院子不大,窑洞也不是很大,里面有不同的陈设,有的是厨窑,锅台连炕,烟囱朝上,用来给游客做细长面、涮酿皮子的,有专门做豆腐的,有可以坐席的客窑,可以住人的土炕,窗户雕花,贴着窗花,双开门楣上贴着红红的对联,写着祝福的话,我们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农村生活。

漫步这里,昔日的许多场景扑面而来。煤油灯下,或做针线,或做农活,或读书,或写字,或推磨子碾米,虽然贫穷,但是人待人的那个真诚,却是我们永远值得怀念的呢!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