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时事关注>历史探密 >> 正文内容

西北大刀如何从甘肃走向抗日前线

2012年04月14日 来源:兰州晨报 点击数:

周建睿表演迎架左砍式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抗日战争期间民众最喜欢的曲子之一,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军民的抗敌决心。

  1933年3月9日,日军两个旅团联合先遣队进犯喜峰口,驻遵化西北军二十九军宋哲元部一○九旅旅长赵登禹派王长海团急往救援,西北军官兵们组织了大刀队,夜袭日军,此战西北军大刀展现神威。由此西北军大刀队名扬全国。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著名音乐家麦新写下名扬全国的《大刀进行曲》,开头就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如今,时光虽然过去了70多年,但这首歌还在传唱,人们对大刀的喜爱之情依旧。而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也被尘封了70多年,曾经在抗日前线名扬全国的抗日大刀,就是从西北的甘肃走向全国,而参加长城抗战的宋哲元部队中有不少的甘肃人血战沙场,以身报国。

  4月5日,兰州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周建睿先生讲述了西北大刀如何从甘肃走向抗日前线的故事。

  宣侠父笔下的手枪队

  抗日战场的大刀队也就是西北军的手枪队,队员都是从西北军各个部队中抽调的精锐人员组成的。早在冯玉祥在北洋军阀第十六混成旅时,就已经有了手枪队的设置。手枪队的成员,既是骁勇善战、武功高强的勇士,又是忠心耿耿的壮士,平时负责司令部安全,关键时刻就是一支突击力量。

  说西北军大刀队,就不能不说宣侠父。宣侠父是著名的共产党人,他亲历了冯玉祥的国民军第二师刘郁芬部从张家口长途跋涉到兰州的远征,更是亲自到前线,目睹了刘郁芬部手枪团战士同围攻兰州的张兆钾、黄得贵等部的作战,他对西北军中的手枪队比较了解。

  1925年9月,刘郁芬部从驻地包头向甘肃进军,10月初进入宁夏,10月下旬进入兰州。不久,刘郁芬部就受到了甘肃一些地方军阀的围攻。首先发动进攻的陇东镇守使张兆钾,他的军队打着修路的旗号,翻过了六盘山,袭击定西,同驻守在此的国民军梁冠英旅展开激战。张兆钾实力比较强,国民军并没有击退张兆钾,相持不下,为解开僵局,刘郁芬将国民军第二师各部的手枪队都集中起来,组建了一个手枪团。

  宣侠父给我们详细记述了国民军手枪队队员的情形:手枪队战士除了匣子枪外,还有一支步枪、一把大刀、一杆长矛,再加上子弹、工作器具,整个人就是一个兵器架。出发时,刘郁芬曾经称过他们的装备,全部下来有64斤(当时的秤,一市斤为十六两)。

  手枪队队员不仅装备众多,而且善于长途奔袭。刘存简被任命为手枪团团长,他们从晚上十二点出发,第二天晚上十二点就到了定西县城。今天,兰州到定西的公路距离是99公里。在民国年间,路况不好,路程也比现在长,兰州到定西翻过车道岭的里程是120多公里。可见,手枪队不愧为精锐之旅。

  手枪团到达定西后,很快就将张兆钾一部包围了,准备在晚上发动袭击。这时,在阿干镇的黄得贵一部叛变,导致国民军在兰州外围的各部处于被分割的境地,而兰州城内则兵力空虚。刘郁芬不得不命令刘存简率手枪团撤退到榆中响水子。此时,驻守兰州的国民军以两旅人马对抗着两万人马的围攻。刘存简率手枪团充当了救火队,频繁奔波在东线和南线之间。

  以上所述是为数不多的对冯玉祥国民军手枪队的记述。有人说,或许是这次战斗中手枪队展现的惊人突击能力和远程奔袭能力,因此西北军才非常重视对手枪队的建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