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泾川论坛 http://www.0933.biz/bbs/

网行风是泾川县最大的综合性门户网站,集人民生活、服务于一体;是了解泾川、发现泾川、推荐泾川的源泉;是生活信息发布与查询、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泾城往事

1楼
毛毛虫 发表于:2006/7/24 11:12:22
         泾川县城 安定大街从中山街十字起东向的路段,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叫隍庙巷。巷子仅有一米多宽,容不下一辆大车,向东蜿蜒可抵东城根,西向仅止于中山街,街对面是商铺,形成“丁”字状。这样一个小巷,却是泾川城首屈一指的繁华地,这都是因了座落于巷子中段的城隍庙的缘故。
         泾川隍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其主殿建于明代,殿前有牌楼,东、西 两侧有配殿、钟鼓楼和戏台,庙门宏伟,门前有石狮坐镇,街对面有铁旗杆和一座高大的砖雕影壁,雕工精美……它们的创作时间都不会晚于清代。由于城隍是一城的守护神,所以香火特别旺盛,加之巷子窄小,如遇节时,人山人海,真可谓摩肩接踵,万头攒动,使人联想起《红楼梦》中仁清巷的“葫芦庙”。
         《泾川县志》(1996版,下同),“县城建设”篇称:泾川县城拆除开始于1974至1975年。其实是不准确的,县城第一次大规模拆除是从隍庙巷开始的,时间大约在1958到1960年前后。巷子北面,即有隍庙的一面基本没动,只是取直而己,而将南面拓宽了十几米——铁旗杆炼了钢铁,砖雕影壁从此也不存在了。那时借“大跃进”的东风 ,想要走的更远,如现在“县委招待所”的原地——左家埸埸,就被拆成了一片大空地 ,准备建座电影院。但随着三年灾难的来临,一切都停了下来。隍庙作了露天影院,观众的座位就是配殿、戏台拆下来的大木梁,牌楼毁于“文革”,其他建筑次第拆毁,只剩下大殿幸免于难作了博物馆。拓宽后的隍庙巷被命名为新建街,残破的原状几乎保持到70年代后期,这才打通了新街口对面的建筑,填平三元宫的部分洼地,整修路面,成为了现在的安定大街。
         《泾川县志》“人物志——胡维陛”篇载:1944年胡任泾川县长期间,“开辟西城区街道,使当时的中正街(现安定街)从东到西贯穿全城 ,修建西门,取名安定” 。这其中实有许多不确切之处。泾川老西门不在现安定街线上,而是在安定街向南三、四百米处,五十年代城门早已拆毁,只剩一个豁口,城外曾作过刑场,所以泾川有骂人俗谚云:你抡着上西门——意即找死。城内街道不长,路北是三元宫南向洼地,路南是中街小学后门和几栋民宅,东向仅止于中山街,街对面是商铺民宅,也是个“丁”字口。这条现己不存在的街道是否叫过“中正街”我不知道,但它决对不是现在的安定街,更不会“从东到西贯穿全城”。仅从“安定门”和“安定街”字面作联系岂不大谬。
         从一条泥泞的小巷——隍庙巷到新建街 ,再到泾川象征性大道——安定大街,这条路可谓风水宝地,灵光普照!
2楼
一江春水 发表于:2006/7/27 0:05:21
往事如烟,很多已无法弄清,也不必弄清。只知道现代人为了“繁华”,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踢到九霄云外去了。这座古城,让人看去还有那点韵味吗?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10 - 2012 0933.Biz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