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论坛网络天下谈天说地 → 青年记者须苦练五项基本功


  共有526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青年记者须苦练五项基本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我泽如春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722 积分:4836 威望:989 精华:0 注册:2007/1/7 6:31:46
青年记者须苦练五项基本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7 10:16:06 [只看该作者]

刚刚从事新闻事业的青年记者往往朝气有余,经验不足,他们经常有这样的苦恼:在学校里学了这么多东西,怎么一参加工作用上的这么少啊?社会上每天发生这么多事,到底哪些是新闻啊?一旦碰到新闻该从哪个角度切入?采访时遇到阻力怎么办?怎样才能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记者?……一个个问号整天在他们的脑子里打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诗告诉刚入道的青年记者,千万不要认为学会满肚子的理论,在新闻工作中就能如鱼得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投身新闻实践,踏踏实实俯下身子,在实践中学习并把握新闻规律。笔者根据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总结出青年记者必须练好的五项基本功,希望能对新记者们有所帮助。

  眼“明”

    新闻存在于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中,存在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这就要求写新闻报道要学会用“眼睛采访”,要眼观六路,有了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发现新闻,才能不让新闻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这是青年记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对于这个“见”字,笔者理解有三层意思:一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这种“见”只是浮于表面的走过场,粗枝大叶、不求甚解,这是记者采访的大忌。二是善于观察,做有心人,不管你是坐在车上,还是走在路上,只要你能看到的东西,就应该仔细观察,就有可能发现新闻。三是要独具慧眼,识得金镶玉,有真知灼见,采访现场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并形象地再现。“见”的最高境界是开“天眼”,一旦开了“天眼”,常人视而不见的事或物,到了你眼里也有可能找出新闻。

    2000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借此东风,青岛环保展览会于6月6日召开,“白色革命”的急先锋——一次性可降解餐饮用具理所当然地登台亮相。与采访本次展会的其他媒体记者将目光主要盯在各种所谓的先进环保产品上不同,半岛都市报的记者独具慧眼,敏锐地发现一种颇具讽刺意味又发人深省的现象:当年5月1日起在青岛已被明令禁用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却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展览会上。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会展人员吃饭用的快餐盒全是禁用的一次性发泡餐具,更令人可笑的是,有些到会推销展出环保产品——一次性可降解餐饮用具的工作人员也在买这种用环保禁品盛的饭。《环保展览会上演尴尬一幕:会展人员就餐竟用“禁品”》的消息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一举荣获当年的山东省新闻奖一等奖。这则新闻的发现,主要得益于眼“明”,记者没有跟风随大流、人云亦云。年轻记者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炼就对新闻的“火眼金睛”,这样才能不让新闻从眼皮底下溜走。

    嘴“甜”

    刚入行的青年记者多有这样的烦恼,采访过程中经常碰“钉子”。笔者以为,所谓“钉子”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硬钉子”,这种情形多半是曝光稿件,采访对象往往横眉冷对、态度生硬,更有甚者恶言相向、大打出手;另一种是“软钉子”,这类采访对象或者东躲西藏、百般推诿,或者顾左右而言他,说话不着边际。碰到上述情况就是考验记者嘴“功”的时候,这就要求记者采访讲究策略,要“会问”,要有一张“甜嘴”。新闻界老前辈邵飘萍曾说:“欲达多得事实之目的,必先能有效之质问。”只有多问善问,才能满载而归,否则很有可能两手空空,无功而返。

    新记者要练好嘴“甜”这门功夫,必须把自己当成大众的朋友,心中必须能装下五湖四海,无论是鸿儒还是白丁都要引以为友,绝不因对方是名人就觉得低人一等、唯唯诺诺,更不因对方是平民便端起架子、盛气凌人。做人就得不卑不亢。在采访中要善于在各种情况下与不同对象打交道,必须具备见面熟的交际本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但并不是满脸堆笑称兄道弟,用花言巧语去讨好被采访者,而是讲究技巧,举止大方,用记者独特的思想感情和品格修养去感染被采访者,使人觉得你可信。嘴“甜”实际上就是采访的艺术,只有运用好了这门艺术,才能从被采访者嘴里“掏”出你所需要的东西,达到采访的目的。

    一名同事告诉笔者,他曾经带过一名见习记者,一次去社区采访,为了锻炼这名新记者,同事让见习记者打头阵。因为事先并没有新闻线索,这名新记者一进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便“开门见山”地向居委会主任自报家门:“我是某某报社的记者,想来问问你们这儿有什么新鲜事没有?”居委会主任愣了一下,随后回答:“我们这小地方,哪有什么新闻啊!”双方的谈话顿时僵住了,气氛尴尬起来。同事连忙上前打圆场,从居委会的平日工作和生活开始谈起,与居委会主任拉起了家常。一段时间过后,居委会主任向同事倒起了苦水:因为待遇低、工作累等原因,现在的居委会要找个楼长、组长之类的非常困难,导致居委会的工作经常陷入被动。同事心中一动,这不就是新闻吗?随后,同事根据该居委会主任的说法,又走访了几家社区,果然采访到同样的情形。第二天,一篇《小巷总理组阁难》的文章在《半岛都市报》上发表,这则新闻在社区中引起很大反响,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

    腿“勤”

    腿“勤”实际上是一种工作态度,对年轻记者来说尤其重要。新闻界老前辈邓拓说,记者工作最忌机关化,上班下班,“公事公办”,这是老爷记者。记者的工作不只是8小时,有价值的新闻很多是在8小时以外碰到的。大众日报一位老报人曾说:“要当一个好记者,发奋还不够,要‘发疯’——要往生活基层‘疯跑’,往百姓心眼里‘疯钻’,为作品受大众欢迎‘疯写’。”

    脚板底下出新闻,出好新闻,已经是大多数新闻工作者的共识。当今世界,通讯手段越来越先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新闻采编的效率。正因为这样,不少刚入行的新记者喜欢电话采访,传真采访,热衷于跑会议,抱电脑,等电话,不愿意到群众中去。这样一来是方便了点,但没有亲身经历,一般写不出什么真情实感,也就写不出真正生动的新闻。近年来,现场短新闻、记者亲历式新闻在报纸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一些现场性强的新闻在受众中越来越受欢迎。作为新记者,一定要紧跟这一趋势,不怕吃苦,多到小、散、远的单位走走,多到群众中走走。只有敢于吃苦,至人所未至,才能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好作品。

    腿不“勤”是一种惰性,是青年记者工作中的大忌,不愿意跑或懒得跑,很难在新闻中做出成绩——更不要说出彩了。

    心“灵”

    “心有灵犀一点通”,拿到新闻上,“灵犀”是对新闻的一种感悟能力,对新闻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要善于发现新闻,还要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对新闻有一种立体的感觉。作为纸质媒体的记者,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对新闻能够达到“心有灵犀”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胸有丘壑、从容淡定的境界,是一种豁然开朗、随心所欲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经过艰苦的修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在新闻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个十年八年,是难以挖出“慧根”,修成“正果”的。何时才能会“悟”新闻?功到自然成,所谓“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现今的媒体日趋多样化,电视、网络、广播、手机报等,而报纸这一媒体与这些媒体比较起来,在“短平快”方面明显不占优势,因此纸质媒体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拿出自己的优势,而优势就是“深厚重”。这里的“深厚重”指的是写作新闻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事件本身,不能就事论事,应在事件的深度上下工夫,写出别人没有的东西,吸引读者的眼球。具体说就是要把握住新闻的事前事中事后,找出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将新闻写得更具立体性。这种功夫的锻炼不是一日之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却是新记者必须掌握的本领。

  手“巧”

    这里的手“巧”指的是新闻写作的技巧。大凡编辑记者恐怕都有这样的感觉,同样的事件在不同记者的手里写出的文章可能大不一样,有人写得让人耳目一新,有人却写得让人感觉味同嚼蜡,这就是写作技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集中体现在对语言的把握程度上。曾担任过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蜜蜂报》执行总编的法弗里,在对自己50年新闻工作进行总结的时候说:“记者应该是一群热爱语言,一直精益求精、心怀敬畏地使用语言的人。”在法弗里看来,语言是记者记录现实最基本的工具,需要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它。而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更应该让记者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新闻写作,最起码的要求是文从字顺,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干脆别当记者了。高明的医生常怀“妙手回春”的绝技,能够手到病除。出色的记者则要练就“妙笔生花”的本领,不仅眼要高手也要高,写作时要从容不迫、信手拈来,要出手成章、一气呵成。当然,要成为一名新闻写作的能手高手也并非易事。对于青年记者来说,新闻写作的技巧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坚持不懈地学习,随时随地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却不可一日而辍。只有这样,在写新闻的时候手才能越来越“巧”,才能写出文采飞扬、可读性强的新闻。

    上述五项基本功,记者尤其是青年记者需要苦练,不可一日偏废。


 回到顶部